阅读历史 |

穿成外室后我只想种田 第161节(2 / 2)

加入书签

「有的。」妇人点头,「孩子会吐唾沫泡泡出来,我起初不有些不放心问了婆母和几个婶子,都说是我家孩子聪明,还说旁人家的孩子都是半岁多才会玩唾沫,我家孩子一个多月便会了,往后肯定是个成大事的人!」

果然了,是小儿肺炎。

过小的婴孩不会咳嗽,只会吐泡泡,在寻常人的眼里,都觉得是孩子在玩唾沫罢了,并不会在意。

这般小的孩子得小儿肺炎,大约是因为这场洪灾,跟着大人躲水逃荒的缘故吧。

苏玉锦道,「这孩子肺部有些不妥,不过目前还不太严重,只要按时用药即可,但孩子小只怕喝不下去汤药,我开些膏药的方子,去城中寻一寻能抓药的药材行,让他们配了药材,研磨和好,分别贴前胸后背,两个脚掌心即可。」

「膏药连着贴上五日,差不多也就有了大起色,膏药中混了去热降温的药材,但药效不如喝药来的快,若是孩子烧的高了,不要只拿被子捂着,用温热的水给孩子额头,颈部,大腿根等处擦上一擦,喝一些略微烫一些的水,都能发汗去热。」

「切记,莫要只捂被发汗,孩子太小,身上不容易出汗,这般捂着孩子的热发不出来,反而容易聚集在五脏六腑,出了大事。」

「是,是,我记下了。」妇人见苏玉锦所言皆是寻常不曾听过的,便觉得他必定是个医术高明的大夫,尤其这医棚更在粥棚旁边,由衙差看守,越发信服,只等苏玉锦写好了大夫后,连声道了谢后,便拿着方子,抱着孩子急匆匆地往府城里头走。

现如今洪河水止住,天儿也不再接连下雨,露出了太阳,原本地上的水因为天气炎热的缘故逐渐蒸发,虽还有许多地方需要蹚水,但基本已是可以正常行走。

眼看妇人走远,苏玉锦揉了揉眉心。

小儿肺炎吐泡泡这个,是家中二宝小的时候出现的症状,医生当时是这么解释的~

第258章 蹚浑水

自到了洪郑府后,三殿下和贺严修忙着赈灾事宜,苏玉锦便自主地开始义诊。

一来是因为洪灾的缘故,伤员增多,大夫却不能正常看诊,以至于许多人求医无门,苏玉锦也想出一份力。

二来,如贺严修所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苏玉锦也想在这些事情上多发防范,趁义诊之时查看灾民之中是否有不妥症状,也趁此普及卫生防疫知识,防止洪灾之后连带的其他灾难。

几日下来,苏玉锦医棚的热闹程度不亚于旁边粥棚,她也是从早忙到晚,颇为劳累。

加上最近城中衙役、兵丁等都忙着分发赈灾粮食,昼夜忙碌,嘈杂的声响让苏玉锦晚上有些难以入眠,此时睡眠不足,满脸困意。

苏玉锦再次打了个哈欠。

「去歇一歇吧。」贺严修走了过来,顺手给了苏玉锦一个盒子,「我已经让兴安找寻到了能义诊的大夫,你歇上两日,倘若往后再想义诊的话,可以再来。」

「倒也无妨,今日的人比昨日少上一些,大约也是洪水渐退,有些人陆续能够归家的缘故,等看诊完这几个,今日早些收了摊位,累不到的。」

苏玉锦说话间打开了贺严修拿过来的盒子。

是青梅。

腌制过得,吃起来脆脆的,酸甜可口的青梅。

这梅子苏玉锦昨天的时候吃过,是义诊时看诊好的一个病人特地送来的谢礼。

那人家中原是开果脯铺子的,家中的货品尽数被泡,唯独这一小罐子的腌制青梅,是自己家吃的,当时放的高,不曾泡水,便拿了来送给苏玉锦尝尝鲜。

青梅数量不多,跟几个人分食一番后,苏玉锦自己没吃上几个。

但这腌制的青梅实在是酸甜脆爽的紧,苏玉锦有些意犹未尽。

今日看到贺严修寻了这么一大盒子的腌制青梅来,苏玉锦顿时喜出望外,先丢到口中尝了一个。

滋味与昨日所吃的一般无二。

「二爷从哪里寻来的这个?」苏玉锦咯吱咯吱地咬着口中的青梅,腮帮子鼓了起来,满脸都是满足。

「晨起在城内巡察洪水褪去状况时,看到一个铺子里碰巧有卖这个,便买了一些回来。」贺严修回答。

兴安,「……」

二爷对碰巧这个词大约是有误解的。

几乎跑遍整个府城,这种行为不叫碰巧,而是该叫特意才对。

苏玉锦又吞了一个青梅入口,「那我算是沾一沾二爷的光,跟着饱一饱口福了。」

「这光自然是沾得的。」贺严修弯了弯唇角。

粗粮到了第二批,苏文宣对这些粮食进行查验、交接,等忙活完后,便来城外粥棚这里寻贺严修,好汇报一二。

在看到贺严修正在医棚,且正在跟一个看起来个头不高,体型瘦弱的苏大夫说话时,略顿了顿脚步。

贺严修此时满脸温柔尽显。

虽然贺严修平日里也是一个待人温和之人,但他的温和不过是礼节上的,与此时显然发自内心的状态颇有不同。

苏文宣眉头拧了起来。

有关贺严修的坊间传闻,他是有听说过的。

怎么说呢,这种事情不算特别不常见,甚至每座城内,都有一些为满足一些人特定癖好而建立的南风馆,苏文宣自己也觉得见怪不怪。

但即便不惊诧,可在苏文宣看来,能让贺严修看上眼的,必定也是绝色美男,至少也该是模样周正之人,断然不该是像眼前这位苏大夫一般……

大约,是这苏大夫有什么过人之处,让贺严修对其十分痴迷?

咳,此事不适宜再深入想象……

苏文宣眨了眨眼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