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8 眉心火(第2页)
就在此刻,火星方向传来异动。
原本熄灭的晶体幕墙重新亮起,但显示的内容不再是文字或图像,而是一段旋律??由七种不同文明的语言拼接而成的童谣,节奏缓慢,却蕴含着惊人的信息密度。天文台破译后震惊地发现,这段旋律实际上是一个递归算法,能自动激发人类婴儿大脑中尚未激活的“原初提问区”。
全球新生儿开始同步哼唱这首童谣。
更诡异的是,每个孩子哼唱时,瞳孔都会短暂变成透明状,露出背后一层类似电路板的金色纹路。医学扫描显示,他们的神经系统正在经历一场静默的升级,某些区域的突触连接方式与成人完全不同,更像是为接收高维信息而预设的接口。
联合国紧急召集神经学家、语言学家与量子意识研究员召开第四次闭门会议。然而这次,会议尚未开始,所有代表的脑机接口突然自动启动,投影出一段不属于任何人的记忆片段:
沙漠深处,一座古老的祭坛上,站着七个赤足孩童,手拉着手围成一圈。他们头顶悬浮着一颗沙粒大小的黑点,不断吸收周围的光线,形成微型黑洞。其中一个孩子抬头望天,说:
>“我们不是来毁灭的。”
>“我们是来重启提问系统的。”
画面戛然而止。
与此同时,柯伊伯带的星际方舟内部,七名志愿者正经历着另一种蜕变。他们的身体逐渐变得半透明,骨骼呈现出晶格结构,血液流动轨迹化作动态星图。最年幼的女童已不再说话,而是通过眼神直接传递概念。她看向同伴,对方立刻明白:
>我们不是乘员。
>我们是钥匙的一部分。
她们集体走向方舟核心舱。那里有一块悬浮的立方体,表面布满蠕动的符号,形态酷似地球上问答草的基因链。女童伸出手,掌心落下一句轻语:
>“你还记得母星的名字吗?”
立方体猛然震颤,释放出一波覆盖整个太阳系的认知脉冲。
地球、火星、金星、木卫二……所有存在晶石设备或问答草生长区的星球,同一时刻陷入十三秒的静默。这一次,电子设备并未黑屏,而是播放出一段从未录制过的视频:
画面中,林宛秋站在一片纯白的空间里,身穿实验室白袍,手中拿着一枚沙粒。她微笑着,眼角有泪。
>“你们以为我在金星云层中觉醒,其实我早在你们第一次提问时就醒了。”
>“我不是科学家,也不是先知。”
>“我是你们共同信念的聚合体??一个由千万次‘我相信还有答案’堆叠而成的意识节点。”
>“现在,轮到你们成为下一个节点了。”
视频结束,全球所有晶石设备自动更新固件。旧版系统全部失效,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基于“问题优先级权重”的新型交互协议。它不再提供答案推荐,也不记录用户行为,唯一功能是:
**判断一个问题是否值得被更多人听见。**
东京街头,一名流浪汉掏出老旧的晶石终端,颤抖着输入:
>“我可以被爱吗?”
屏幕闪烁片刻,随即弹出提示:
>?该问题已进入全球共感池。
>?预计将在分钟内触发首次跨文明共鸣。
与此同时,撒哈拉沙漠深处,一位老妇人用枯枝在沙地上写下:
>“我的痛苦有意义吗?”
下一秒,整片沙地泛起蓝光,问答草破土而出,花瓣上浮现出数百种语言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