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第23页)
最终确认黄豆苗能长到自己人这么高,再往上即便还能长,却只是纯粹的豆苗,没办法结果子了。
一人高的豆苗刚刚好,开花后结出来的黄豆果然有葡萄大。
朱丹心念一转,运用灵力将之捏碎,细细感受一番:“好像含油量还真挺足的。”
一直以来,她都心心念念想用黄豆来榨油。
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她的这个想法融入了丹药当中,令浸泡过丹药的黄豆发生了这样让人欣喜的改变。
但不管是哪一种,都是好消息。
确认破茧丹需要一些磨难才能发挥效力,一时间,朱丹脑海中就浮现了好几种磨难之法。
不过朱丹更想验证的却不是这些。
她取了葡萄大的黄豆种子种下,这次没有浸泡丹药,她想看看这黄豆种子会不会继承了长辈的习性,遇难则强。
如果真的如她猜测一样,大可以特别培育出一批种子,专门把它们种到不适宜的山坡沙地之类的下等田。
朱丹忽然一笑:“或许我现在就可以去开发沙漠了。”
想想后世能在沙漠里种树,把沙漠变成绿洲,现在嘛,她不知道沙漠有没有出现,但可以往这方面靠,比如盐碱地。
朱丹将模拟次数用完,基本确认了破茧丹的效果。
就是有一点很可惜,破茧丹只能用一次。
朱丹没办法将收获的葡萄大的黄豆再一次浸泡破茧丹,那样反而会毁掉它原先的基因优势。
相比之下,二代种子不浸泡破茧丹,丢到艰难困苦的地里,其表现还要好一些。
朱丹一开始不太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但转念分析吕后的子嗣就懂了。
吕雉把刘盈保护的太好,所以刘盈不成器,而薄姬所生的代王刘恒为吕雉所忌惮,在宫中默默无闻,就藩了还要被针对,却是他成为了一代明君。
他非吕后所生,也是经历一番艰难困苦成长起来的。
虽然吧,朱丹更想说这验证了玉不琢不成器一说,但单纯梳理历史的话,倒是刚好和破茧丹的效果对应上了。
搞清楚破茧丹之后,朱丹开始开发生长着灵植的山谷。
山谷整体呈现一个碗状,不算太大,却刚好适合朱丹做手脚。
再不济有张良,完全可以以他的气运炼制沙盘丹,想怎么对山谷兴风作浪都可。
时间就在朱丹两头跑中一点一滴走过,期间云秋盯梢吕雉,她被抽取气运后也倒霉了。
不过就是她自己倒霉,并不像夏侯婴一样牵连了身边的人。
朱丹想到夏侯婴将一次次被刘邦踹下去的子女捞上来,站在刘邦的角度,却是夏侯婴连累了他,恨不得杀了她,倒是对上了。
可能并非汉朝这些君臣特殊,仅仅是夏侯婴一人特殊罢了。
在朱丹到达沛县的第三个月,咸阳那边来人了。
两拨人,一拨是从咸阳出发的官吏,专门过来开办三年义务教育。
是的,义务教育,凡六岁以上孩童,不管是贵族还是黔首都必须入学,在三年间学会拼音与基础的常用字、数算。
通俗一点的形容就是扫盲。
三年扫盲班后也才九、十岁,无论男女都可以称得上劳动力,都不妨碍他们家去做活。
而如果有人在这三年间表现出色,就可以被推荐去咸阳入更高学府。
此时咸阳已经建设了类似稷下学宫的地方,不过不叫这个名,叫国子监。
在国子监他们能学到更深入的知识,将来会有两个出路,一是被派遣到基层去为秦朝官吏,若能做出政绩,就可以一步步往上爬。
二就是转入研究所搞技术。
此时的大秦本就有一股野蛮之气,不像后世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嬴政非常丝滑地接受了技术人员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利润。
那么当然要建立学宫,将这类人筛选出来,精心培养。
所以贵族与黔首一视同仁就很正常了。
嬴政并不像后世的皇帝,有着非常鲜明的一定要打压氏族提拔寒门的意识,他只是听进去了朱丹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