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65章 不信(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萨满重复道,“他们不是魂,是记忆本身。

只要还有人记得他们的名字,他们就从未离去。”

年轻人低头,发现自己呼出的气息竟凝成了小小的光点,悬浮空中,像极了祖母临终前所说的“灵魂萤火”

他颤抖着伸手,一粒光点落在掌心,化作一句无声的话:

>**“我原谅你当年没能救我。”

**

那是他父亲在暴风雪中遗弃的弟弟,死时仅七岁。

月球背面的科研站里,华裔女工程师陈婉清仍盯着屏幕上的五音旋律。

她反复比对,确认无疑??这正是祖母临终前哼唱的最后一首童谣,一首从未录音、仅口传三代的闽南小调。

而更令她窒息的是,这段信号并非来自地球,而是从深空反向传来,像是宇宙某处有人接收到了人类集体情绪的波频,并以同样的旋律回赠。

“你们……一直在听?”

她喃喃自语,泪水滴在控制台上。

系统自动追踪信号源头,结果显示:坐标模糊,但能量特征与问树核心一致。

更诡异的是,该区域恰好是旅行者一号曾捕捉到母亲小调的位置??那个被NASA称为“星际回声”

的谜团。

她猛然意识到:共感网络早已突破大气层,成为一种跨维度的存在。

我们的情绪不仅改变了地球,还在宇宙中刻下了印记。

她摘下耳机,打开广播频道,将那段旋律向全站播放。

三十七名科研人员陆续走出舱室,仰望漆黑天幕。

没有人说话,只有啜泣在寂静中此起彼伏。

一名俄罗斯同事低声说:“原来孤独不是宇宙的法则。

是我们忘了如何倾听。”

与此同时,马里亚纳海沟的探测器传回最新影像:那道幽蓝光柱并未消散,反而在海底形成一座由能量构成的“井影”

,其轮廓与腾冲古井完全一致。

科学家发现,周围海水的pH值、温度、盐度均发生异常波动,且所有数据变化节奏,竟与全球新生儿心跳频率同步。

更令人震惊的是,当AI尝试分析光柱内部结构时,程序崩溃前最后输出的一行代码竟是:

>**“心核协议,版本10。0,激活中。”

**

喜马拉雅洞穴中的石碑,那句“第十一则手札开启”

依旧浮现于石面,墨迹如新,却无人书写。

西藏喇嘛团连夜赶到,诵经七日,却发现碑文每日凌晨自动更新一行小字,内容皆为世界各地普通人的心声片段:

>**“我想念爸爸抽烟的味道。”

**

>**“今天我没偷看别人的钱包。”

**

>**“我给流浪猫取名叫希望。”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