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7节(1 / 2)

加入书签

但一只手的声音是什么。

不与另一只手拍,也可有声音?

若有的话。

只手如何发声,声音是什么。

这是一桩佛门公案,其实讲的是禅定,讲的是人不能用肉眼,肉耳去聆听感受世界,而应该去发觉自己的自性,用心去感悟天地。

所以,只手之声,肉耳是听不见的。

唯有用心耳,才能听见声音。

这种声音是无声之声,在道教又叫做“大音希声”。

这就有些玄之又玄了。

陈沙也是一知半解,只能先摸着石头过河,老规矩,进入到南天门之中开始试错,一次次的试验,总归能够试验出问题所在。

总结来说。

要修成第一重金刚境,就需要听到自己的“心声”……

可陈沙这一进入南天门后。

在时间静止的环境里,一枯坐,就是数月的时间,却仍旧不得要领,他已经在尽量的按照那太阿金刚四妙谛之中所讲的功法去修行了。

再配合着太阿神尼的指点,仍旧是不得其门而入。

陈沙摇头:“难道是因为佛道思想不同的问题,我以道教思想,去学佛宗静坐枯禅顿悟,必然是适得其反,可……”

想不通,他最终还是决定再次进入太阿神尼的场景当中。

只要他没有通关这一层,那么太阿神尼飞升的那一幕,就会一直的重复延续,一次次的重演下去。

或许,自己可以去跟太阿神尼面对面的讨教一二。

本身陈沙就有前一次向太阿神尼讨教中阴净身神咒的经验,知道这位乃是一个大德佛尼,拥有一种大胸怀和一种大慈悲心,或许,会摒弃教派观念,帮助自己完善大黄庭也说不定?

……

再次进入太阿神尼飞升章。

天佛广场上。

陈沙这一次直接在太阿神尼说到第一重金刚境的时候露面,一步踏上了天佛广场,来到了太阿神尼面前,开口问道:

“神尼,如何才能听到心声,贫道乃道门中人,对于顿悟实在无法理解,可否详细开示。”

太阿神尼惊异的望着陈沙,感受着陈沙的境界,道:“你……”

她霍然站起身来,仔细观察着陈沙:

“我道不孤,我道不孤,贫尼本以为这天地之间,只有我一人摸索出了一条路,没想到道门也有你这样一位道友,走的是殊途同归的路,你的精神破碎之路,一点也不输于贫尼的大金刚之路。”

陈沙在这里也就只能将陈扶摇祖师之功贪作己有,为的则是和太阿神尼能够同辈论交,看看能不能用太阿神尼的思想,将他想走的肉身四大金刚神的黄庭法,给完善了。

“实不相瞒,之于神尼的境界,贫道只能仰望,此番是听到神尼的金刚境界,与贫道所修的黄庭身神有相似之妙,因此想问,神尼所说的心声,到底怎样才能听到,如佛门的顿悟,实在非是道门中人可以理解。”陈沙直接请教。

下方天佛广场上的人,也都好奇起来。

太阿神尼也没想到今日飞升之前,竟然会遇到陈沙这样的境界的人,很是喜出望外,本来因为飞升时间,只能挑重要的演示,但现在……

既然现在“世上”已经有陈沙这样的一个人,那当然是要尽可能地帮陈沙解开迷惑,让自己更快能够多一个飞升伙伴,当即细心地说道:

“所谓心声,说是心声,其实是无心之心,无声之声。”

“我看你修炼的精神一路就明白了,你修道,走的是精神羽化,而我佛门走的是金刚之路,修的是肉身,所指的心声,便是要抛弃心念,肉身进入一种禅定的境界……是为无心之心,无声之声。”

陈沙若有所思:“抛弃心念。”

太阿神尼点头道:“不错,抛弃自己的心念,便只剩了肉身。”

“我佛曾说,人人皆有佛身,人人都可成佛作祖,说的意思就是,人身本身就是一个潜在的佛身,拥有各种神通。”

“而将这些神通宝藏挖掘出来的过程,就是一个凡人从佛的‘开悟’过程。”

“我说的心声,其实是要让你把自己的心神,完全放虚无,摒弃你自己的心神,进入一种‘假死’‘无心’的状态,我佛门要进入这种状态,需要禅定,入空。”

太阿神尼缓缓吐出了两个字:

“但你道教的话,或许可以尝试‘出窍’……”

“心神出窍,离开肉身,让自己的肉身进入到本能状态,那是一种‘无法无念’的状态,在这状态下,肉身自己会挖掘出自己的宝藏,这也就是‘心声’‘无声之声’‘持国天王’的境界。”

陈沙恍然大悟。

他直接用敬仰的心理朝着太阿神尼施了一礼。

这种点拨太至关重要了。

出窍。

心神出窍。

心神出窍之后,肉身便是无心,无心便是无声之声,便是只手之声,便可以成就持国天王那般的金刚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