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10节(1 / 2)

加入书签

陈沙心情涌动:

“他如今在哪?”

“海外南荒浮萍国。”

……

……

海外南荒,是瘴气多生,妖魔邪祀极多之地。

相对于地仙界的东南西北内陆大荒,海外南荒,因远离地仙界中央,此中生灵,多是穷山恶水之间,多贪多杀,再加之邪神淫祠居多,以及许多不毛之地,导致此中生灵,生活凄惨至极。

在海外南荒,有一百七十六个国家,或妖国,或鬼国,或魔国,非皆人类之国。

其中有一国,名为浮萍国。

此国已有了亡国征兆。

其表现为,全国各地,皆有祭祀活人给邪神当做血食的习惯,人类王室,早已经不能够再庇佑平民,邪神一脉在逐渐吞噬这个国家的一切。

浮萍国如今是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只有一座山,是浮萍国百姓们仅剩的避风港了,那就是浮萍国赣州一个叫做‘玄坛山’的山,玄坛山上有一个城隍庙,庙里有一位城隍,在此庇佑了一方百姓,是唯一还没有被各路邪神攻破的名山。

而城隍……名为齐灵官。

第418章 为师很欣慰

浮萍国。

赣州。

玄坛山。

四方都是荒芜,只有这座绵延千万里的大山,仍旧清秀,并且山脚山下村镇相连。

玄坛山上。

“山官大人,您总是看着山下的村镇出神,是在忧患如今扶摇国的世道吗?”

开口的是玄坛上的一位小仙人,看着自己面前的这个身躯高大魁梧的背影,但从背影来看,这是一个年纪不到三十岁的男子,手长脚长,稳得像是一座山。

稳如山,并不是一种描述,而是确实如此,乃因这位魁梧男子便是这千万里方圆的玄坛山上的合道城隍。

姓王,名恶。

他如今才不到两百来岁,却能够在短短这般道龄,一路修道成仙,合道一方山水地利,成为了真正的“得道之人”。

所谓得道之人,能得这四个字的人,千少万少。

道,乃诸天宇宙,四海八荒之本源秩序。

上古时,上古神祇神与道同,上古之后,天道崩塌,大道显化,从此道不远人,非神独属,万界诸天,亿类有情众生,皆可修仙修道,然众生修仙这一步能成仙人,便已留住了万界多少修士。

更何况修道。

修仙之后,才是修道,修道之后……方能合道。

道生一、二、三,三生万物。

只有能合道于四海八荒内的一方山水地利,风雨雷电,水火山泽,亦或者心中道理,才可算得上一个初步的得道中人。

玄坛山城隍王恶,本地百姓对其了解,城隍生于此,长于此,二百年得道,可谓是整个扶摇国都古无有之的。

即便是放在海外南荒这座大地上,也是属于教门内第一档的那种。

“唉,以山官的修道资质,完全可以去合一方更好的山水,不用留在这扶摇国的穷山恶水之间,如今扶摇国已经被六天故鬼、邪神等势力掌握,放做任何一个如您一般的人,都不会在这里合道的啊。”

年轻小仙叹气道:

“都是我们这些人拖累了您,成为了您的累赘。”

闻言。

魁梧的男子转过了头来,他的面色有一些粗糙,就像是凡人间高原地区的那种黝黑泛红的肤色,反而更增添了一些男人味,以至于让人单看他的面相都觉得一股扑面而来的威猛之气冲击心灵。

不过他一说话,语气却很是柔和,道:

“故土难离啊,谁又愿意背井离乡呢,我前世被迫来到这方世界,却是清楚的,而今我既生于斯,长于斯,又怎愿意再离开一次故乡,别的地方虽好,终究还是不一样的山水,谁再甜,也没有养育过幼年时的我们啊。”

说罢,看向了山脚下的那一座座的城镇,眼神恍惚,道:

“我之所以喜欢从这朝山下看去,是因为……这山脚下住满了的村镇,将这座山围住,这景象……真像几百年前的那时候啊。”

小仙人回忆道:“是山官大人前世的……我记得前段时间……”

他正要说起前段时间的那尊雷公归位的时候,似乎看到了山官失神而后红了眼的情景,或许是山主的……

却不料,忽地听到面前的山官开口道:

“第九次围剿来了!”

听到这句话的小仙人顿时变色,当即转头,看向了玄坛山北方的天地,只见那边的天地之间,突然出现了洪水,一下子就淹没了远方的地平线。

洪水比地面高出千百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