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4节(1 / 2)

加入书签

没得到潘如萍的时候,他满心不甘。

可等娶了潘如萍,连孩子都生了,他就发现让他惦记了快二十年,怎么都放不下的潘如萍,也不过就是个寻常女人。

想到自己当初被潘如萍玩弄于股掌之间的事,方宝健就忍不住自嘲。

当年他跟潘如萍在上学的时候就搞上了对象。

他虽然家世普通,却长相出色,成绩也十分优秀,自然就被潘如萍看上了。

要不是因为父亲突然出事,让他不得不放弃继续升学,说不定他如今也早成了大学生。

在他辍学进了工厂后,潘如萍有一段时间,对他的态度非常冷淡。

只是他当时眼盲心瞎,满心满眼都是潘如萍不嫌弃他只是个小工人,还愿意跟他继续处对象的兴奋,根本没察觉到她态度上的变化。

当时不管潘如萍说什么,他都觉得对方说得对。

哪怕是潘如萍以怕父母反对为由,要求他们的恋爱只在私下里进行,他也没觉得有什么不满。

还满心以为自己的女神不嫌弃自己,只要能继续跟她在一起,自己就心满意足。

现在想想,要不是他到手的第一个月工资,就在她身上花了大半,怕是那时候潘如萍就要跟他提了分手。

也是在发现继续跟自己处对象有利可图后,潘如萍原先冷淡不少的态度才有所好转。

可以说,潘如萍高中后两年的花费,大半都是自己这个冤大头在供应的。

等潘如萍高中毕业以后,就在她身为政府小科员父亲的安排下进了事业单位。

不久又因为相貌出色,口才伶俐,被他们单位的领导选拔上,安排去接待归国的留学人才。

然后没过多久,方宝健就突然听说自己的对象潘如萍,跟归国的薛安桢处起了对象,还即将由组织出面替他们证婚。

他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当即就跑去找了潘如萍。

只是潘如萍一见到他就哭,给他的解释是,她心里其实只有他,可她父亲现在正在升职的关头。

要是她拒绝了组织的安排,拒绝了薛安桢的追求,很可能会影响到她父亲的升职。

父母家人的苦苦哀求,再加上怕得罪被组织看重的薛安桢,反而害了他,她哪里还敢说出自己已经跟他处了对象。

最初的时候,方宝健或许还信了潘如萍的鬼话。

以为薛安桢就是个仗势欺人的,是害的他跟潘如萍不得不分开的罪魁祸首。

心里对抢了他恋人的薛安桢,痛恨不已。

后来等他慢慢成熟起来,见多识广,且对薛安桢的为人有了一定了解后,方宝健就知道潘如萍当初对他说的那些话,有多么不实。

以潘如萍的美貌,薛安桢或许是真的对潘如萍一见钟情,也跟她表示了好感。

可如果潘如萍直说自己有了恋人,对方又怎么可能强求?

只可能是潘如萍自己也看中了薛安桢,这才想踹了他,转头嫁给薛安桢。

毕竟两人一个是没什么前途的普通小工人,一个是归国的留学生,备受政府看重的高级人才,任谁都知道要怎么选。

潘如萍上学时情窦初开,或许还会被自己的英俊相貌吸引。

可后来随着进入社会开始工作,她所在的又是政府单位,接触的哪个不是人中龙凤。

这么一对比,就衬得自己什么都不是,生出了异心。

只能说是自己当时太蠢,轻易就信了潘如萍的话。

以为潘如萍是不得已才跟自己分手,嫁给的薛安桢。

他那时候因为对薛安桢的恨意,满心只有努力往上爬。

先是凭借着勤劳肯干,手眼灵活,很快从普通车间工人,升上了小组长。

之后又靠着一手还算不错的文笔,被领导调入了工厂宣传办公室。

期间哪怕娶妻生子,他也没能放下对潘如萍的惦念。

只是当时薛安桢是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根本不是他一个小宣传员能对付的,就只能暂时歇了心思。

等到运动开始,这才被他看到了机会。

他借着跟郭大艾的关系,从工厂办公室跳去了革委,用了几年时间成了小干部。

有了点权势后,听说上头准备审查薛安桢时,他就主动联系上了潘如萍。

潘如萍就是个自私自利的。

在发现薛安桢的处境岌岌可危,很可能会牵连到她后,都没怎么犹豫,就将薛安桢以前跟国外老朋友通信的信件拿给了他。

因着这几封信件上提及了过去薛安桢在国外生活的美好时光,革委认定他心慕帝国主义,很快就将他打倒下放。

当时方宝健的媳妇已经生病去世好几年了,再加上他革委小干部的身份能护住她,潘如萍才会在跟薛安桢离婚不到一个月,就迫不及待的嫁给了他。

虽说方宝健早就已经想明白,当年是潘如萍主动选择背叛了他,而不是薛安桢强迫的,可他依旧没打算放过薛安桢。

毕竟对方是他在无能为力时最厌恶的人。

哪怕后来知道薛安桢挺无辜,也不耽误他拿对方出气。

至于在发现了潘如萍的真面目后,为何还要娶她,也不过是当初的执念在作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