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3节(2 / 2)

加入书签

医卫部门的领导,自然也无法忍受国外那些极度贪婪的医药厂商狮子大开口。

为了不被对方一直摁着宰,便开始向这两年做出了不少成绩的首都医药研究所下达命令。

要求他们针对那些急需昂贵西药治疗的病人,开发出有类似治疗效果的国产药。

其中又以治疗和控制肿瘤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最为紧要。

如果有了相应的国产药,哪怕在治疗效果上比不上西药,在今后跟那些西药供应商进行药价谈判的时候,也能扭转国内全面处于劣势的局面,逼迫对方降低进口药的价格。

接到上级部门下达命令的首都医药研究所,当即成立了新药研究小组。

林知言作为研究所里最年轻的研究员,这两年在开发中成药制剂的过程中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因此直接被不拘一格的老领导破格提拔,让他担任研究小组的副组长。

比起他们这些研究思维受到局限的老一辈研究员,接触过世界最新医学前沿,总时不时蹦出灵感,让他们研究进程异常顺利的林知言,早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老一辈的研究员向来以能力服人,并不讲究论资排辈。

既然林知言的在药物开发方面的天赋比他们高得多,他们自然对他心服口服。

哪怕被个小年轻压在头上,由他领导他们,众人也没有任何异议,有的只是满心期待。

期待在林知言的带领下,他们能尽快开发出针对肿瘤等疑难杂症的国产药物。

给那些正处于绝望中挣扎的病人们,带来希望的曙光。

在治疗疑难杂症的国产药物研发上,研究小组的进展还是比较顺利的。

虽然期间也遭到了一定的困难,但在林知言结合古方药方的改进下,只花了不到一年半,就相继攻克了下来。

首都医药研究所开发出的几款国产药,虽然在治疗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效果上,不如西药那般快速和强劲,对身体的伤害却是要小得多。

经过后续的一系列临床试验,确定这几款国产药物不仅能有效控制病情,且副作用极小,众人不由欣喜异常。

有了可以替代的国产药,对于进口西药的需求,国内自然降低了不少。

国外的几大医药厂商,很快就发现华国用于治疗某几种疾病的进口药订单在快速降低,当即派人进行调查。

等发现是华国首都医药研究所开发出了可以替代进口西药,且对人体伤害更小,副作用更低的国产药,不由气极败坏。

要知道华国人口众多,这些年在医药发展上又极其落后。

自从改开后,他们可是凭借着手上的药物专利一举打入华国市场,抢占了不少市场份额,获利极丰。

本以为以华国医药研发的落后,他们还有很长的红利期,哪知道对方这么快就研究出了相应的替代药。

现在华国还只是研究出少少的几款替代药,可既然有了开头,谁能保证对方不会研究出更多的替代药?

一旦被华国研究出来,他们这些昂贵的西药还怎么卖给对方?

不过以他们对华国人的了解,这些华国人的专利意识不强。

几家不甘心丢失华国市场的外国药商,脑筋一转,就打起了歪主意。

谁知道去专利局一查,才发现这几款国产药,早就被华国机构注册了国际专利。

本打算弄到一些国产药品,对其成分进行破解研究,然后再当成自己研发的药物进行生产的外国药商们,只能悻悻罢手。

对于外国药商们的节操,林知言向来是充满了不信任,因此早就防了一手。

早在药物研发成功不久,进行临床试验的时候,林知言就安排人注册了国际专利。

虽然注册了专利,对方真要有心,依旧可以破解成分进行仿制,可该注册还是得注册。

作为专利规则的制定者,那些西方国家向来还是比较遵守专利法的。

毕竟近现代的各种专利,还是西方掌握得更多。

如果他们带头不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那对于受规则限制的第三世界国家来说,反倒是好事。

这些外国药商,哪家手上不是掌握着几十上百种药品专利,自然不会如此短视。

之前他们想仿制华国那几款国产药,也不过是以为对方没有注册专利。

在发现已经注册了专利后,他们当即就打消了仿制的念头。

不然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开,不受专利限制的仿制药彻底泛滥,遭受损失最大的还是他们。

经过此事,主持了此次国产替代药研发的林知言顿时名声大噪,大名在国际药商之间很快传播开来。

得知林知言前几年还在阿美莉卡的学校当过交换生,据说当时表现的非常优秀,阿美莉卡的两家药商不由十分愤怒。

阿美莉卡各界向来对国外来的留学生人才非常关注,对天赋高的留学生,更是会想方设法的吸收。

他们这些医药公司跟各大高校都是有合作的,包括霍普大学的医学院,都是他们常年的合作对象。

这些合作可不仅仅是医药研发上,在留学人才的过滤选拔上,大学教授们更是他们设下的第一道关卡。

那些跟公司有合作的教授,往往会把自己手上的那些有天赋的留学生,推荐给他们公司。

按理说像林知言这样有天赋的外国学生,也会登上他们的人才吸收名单才对,怎么还会出现漏网之鱼?

对于没能把林知言这样有医药研究天赋的人才留在阿美莉卡,而是放任他归国的教授们,药商们没了好脸色。

被药商找上门质问的约翰卡鲁教授,则十分无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