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节(2 / 2)
有人则如同行尸走肉,浑不关心这些变动,只是终日呆坐在窝棚里面保持体力。
他们已经无家可归。
百姓安土重迁,倘若没有万般无奈的理由,才不愿意留在这里当灾民。
但据回去查探的人禀报说,家乡受灾严重,许多房子都塌掉了,田地也没了,难道还能回去喝西北风不成?
在这里是等死,回去就是找死。
还是省点的力气好过。
再者,已经家破人亡的,回去也没有意义了。
此身安处,便是家园,随便找个能够吃饭的地方就行。
城南郊外,山脚的田地上,一群人行走在田埂间,不时四下张望。
他们当中有官差,有管家模样的锦衣中年,有青衣小帽的小厮随从,当然更有老农。
这里地势较高,平常因汲水困难之故,并不受到重视,但在此时,反倒没有直接被洪水浸泡,成为了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的重地,不但其拥有者十分重视,就连王城府尹都派了得力亲信前来查看。
“从这界碑过去,那连成片的,就是城南萧老爷家的田地了,可惜啊,眼看着八月过了就要丰收,暴雨一来,全都完了。”
看着一大片秸秆倾倒,腥锈横流的狼藉场面,无论官民,俱皆长吁短叹。
“韩老丈,照你看来,这边的地到底还能不能耕种?”官差之中,一名面相年轻的官员开口询问道。
“官府已经做好开仓放粮的准备,先让百姓们熬过今年冬天,但若不种地,来年就得青黄不接,光靠外地进粮也难支持下去啊。”
官员在问着这句话的时候,多少还是带着几分希冀的,仿佛那老农就是救苦救难的大神仙一样。
被他点名的韩老丈是一辈子都跟田地打交道的老农户,闻言老丈蹲下去,在田里捞起一把泥土,凑在鼻尖闻了闻,只觉满手腥锈,还带着一股难闻的酸臭。
“唉……”
他不由得长长一叹,深邃的眼眶中,泪水眼看着就要溢出来。
“今年肯定是种不了了,这些地都酸了,起码得三五年没有收成!”
年轻官员不禁面露失望之色:“要这么久吗?”
管家模样的锦衣中年听到,面上也禁不住露出担忧之色:“真的没有办法了吗?可否种些地瓜土豆之类易于生养的作物?”
韩老丈只是摇头:“地瓜和土豆是好东西,但再好,也种不到这种土地里面呀,不用白费力气了。”
官员踟蹰一阵,对众人道:“我们到下面看看。”
下面的一大块地有水流经过,说不定能够把那些酸腐杂物都冲刷掉。
韩老丈和几名拥有农事经验的官差都各自看了看,得出的结果却大同小异。
有些地方情况良好,明年可能会有希望,但今年肯定也不能再种了。
有些地方腥锈聚积,不要说三五年,就是七八年,恐怕都不行,还得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淘洗,如若不理它,就永远也无法恢复。
官员仍然有些不甘心:“走,再到下游看看。”
下游有水流冲刷,情况倒是良好一些,但也同样把各地的垃圾杂物带了过来,需要花费不少人力去清理。
沿途还见到一些淤积和塌方的地方需要疏通,桥梁需要重建。
这些都需要消耗人力物力,虽说官府可以以工代赈,但却还是有些捉襟见肘。
“究竟该怎么办才好,难道真的要舍弃一些老弱病残?”
众人不由得思索起来,有些办法很有效,但也着实惨绝人寰。
走在路上的韩老丈摇摇头:“老汉我已经把两个儿女都卖在城中韩老爷家为奴了,其他乡亲们大多也是如此。
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过个几年还能赎身回来团聚,运气不好,那就难说喽。”
旁人听闻,议论纷纷:“是啊,受灾的可不止我们这一地。”
“听说沿河两岸上千里地带都淹了,外国也在闹灾,连买粮都不知道去那里买。”
“嘿,你还想着买粮,奸商不趁机宰死你。”
“那不买粮,难道还能抢粮不成?真要闹到那地步,那就不是光抢一两斤口粮那么简单了,得豁出命去跟着那些草头王打天下。”
官差们闻言直皱眉,但却说不出什么反驳的话语来。
的确,受灾之地远远不止王城,还有沿河两岸上千里地带。
甚至外国,也在陆续酝酿着类似的灾难。
周边未曾受灾的产粮区要么以邻为壑,严防死守,要么囤货居奇,趁火打劫,去找谁买?
到头来,还不是得靠刀枪去抢?
一定会有野心之辈趁势而起,利用灾民实现目的的,许多豪强混水摸鱼,也将各显神通,趁机会巧取豪夺。
“要是江神爷爷能够显灵,救苦救难就好了……”
谈论之间,韩老丈双手合起,极为虔诚的朝着江河的方向拜了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