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节(1 / 2)
李柃看了一下,道:“她的三魂七魄已经顺利返回,但毕竟不是大能高手,出窍过久,已经受到难以逆转的损伤。”
吕闲云大急:“难道这就是凡间常说的离魂症吗?”
李柃道:“不错,有神气不宁,每卧则魂魄飞扬,觉身在床而神魂离体,惊悸多魇,通夕不寐,盖因寻常生灵神魂脆弱,在外受到损伤之后,无法自安。”
吕闲云道:“那该怎么办才好?天可怜见,师妹啊,你怎么如此命苦……”
李柃:“……”
算了,救人救到底,也当是为研究神魂与性命之间的关系,为着自家妻子晋升元婴或者谋求重修而打个基础吧。
其实李柃早已知道,这个杨鹤会如此了。
当初他在那边心血来潮,感应到了此女遭遇与神魂本质方面的受损有关,恰正应对元神离散,失魂落魄之症。
正好这些年间,他接连不断探究智慧香,感觉此中奥秘与天地,灵性,智慧联系起来,愈发的奇妙无穷。
往小处说,这只不过是一些聻灵层次的道果,精神方面的灵丹妙药。
享用此类香品,能得智慧之助,平添一些无师自通的奇妙体验。
再往深处发展,则是神通法术,天赋异禀。
而往大处说,更是智慧灵性方面的道果,涉及到天地大道之中的自然造化。
人之为人,就在于拥有灵性智慧,有情众生都拥有着识想,灵性,智慧,这是和无情众生的区别。
它是一切奥秘的总和,是不可思议之玄妙。
因此,李柃攒灵为香,将之提炼成为大圆镜智香。
此香可以假托任何香魄为载体,只是注入灵性,各方效率不同,具体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遂定下檀香为主材,辅以玄台,结愿诸香,造就大圆镜智香,平等性智香,妙观察智香,成所作智香四大香品。
这些是他最近这些年来呕心沥血之作,也是将香道推向另一全新高度的经典系列之作。
正所谓,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注:慧能所作偈语)此间种种,讲述智慧灵性之不可思议,根本在于,此为顿悟,而非渐悟。
此乃禅宗之道,亦是香魄根基的同等之论,乃是来源于道生万物,万物一体的本源道果之论。
它所强调的,是人世间的万事万物固有永有,一切性空,蕴藏混沌。
所以灵性智慧不需从别处寻,它原本就无所不在。
然而这些种种,早已经因着物质元气的运动变化流散于无形,甚至化为聻灵,希夷,深藏于世间万物之中。
诸般运动变化,生成业障,牵绊无常,不得复归。
无论你本性是兰质蕙心,还是金银宝玉,沾染泥尘之后,都要蒙尘。
禅宗之祖慧能曾有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但实际上万物众生,仍然没有泯灭彼我差别,意识不到自身的佛性,所以也无法明德,觉醒大圆镜智。
如今这个杨鹤所遇到的问题,就是神魂在外沾染太多尘垢,蒙昧了本心,成为了不知何物的外来异类。
她可能沾染树木之尘垢,在尘世这个大沙盘中打滚一番,差点转世轮回,成为树木。
亦有可能沾染他人之尘垢,差点化作食物,空气,融入他人之体,成为他人之部分。
甚至有可能化为沙石,动物,云气,风火,泥淖,粪土……
一切的一切,都不再是自己。
这般种种,对应冥道轮回之秘,亦是生死之间逆转,以及还原本真的终极奥秘。
想要修成不朽不灭,不死不移之法,能够保住自身灵性,巩固自我,是基本之要求。
只可惜,寻常修士甚至连这些本我意识都没有,脆弱到稍微阴神出窍,就要魂飞魄散,就不要谈什么不朽不灭,不死不移了。
在吕闲云期盼的目光中,李柃捻出一物,如兰而化,香质清幽。
此即为大圆镜智香,乃是他从大圆镜智法王法界垂香炉之中收集所得,蕴藏着尘世间种种最为本质的灵性养分。
但经此香魄融入,更多的功效是得到相应的灵性智慧,从而融入聻灵,无师自通般得到相应知识的补充。
换言之,这是启迪智慧,获得顿悟的香品。
对杨鹤如今的症状并不对症。
李柃以此为开端,只是充作养分,为其神魂补充一些纯净无害的营养。
果然,其催运灵香为虹光,洗涤神魂间,大量黑气冒了出来。
吕闲云和姚灵仙惊讶看着,杨鹤周身上下如同着火,冒出了一股股的浓烟。
但随着这股杂质离开,很快就平息下去,转为一种极其清灵安静的状态。
李柃再次祭出一物,如同优昙婆罗花。
此即为平等性智香,乃是智慧根本,泯除物我差异之存在,但同时亦是产生物我差别之存在。
得闻此香,杨鹤身智得偿,离魂散魄当即弥合,不复此前千疮百孔的状态。
这一步,吕闲云和姚灵仙根本无法察见,但李柃却注意到,经此香填注之后,内外灵压平衡。
她就此不再胡乱向外散溢灵性,也不会再胡乱从外界吸收灵性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