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节(2 / 2)
说来也奇怪,慕容皝最疼爱的是慕容恪,其次才是慕容霸,对世子慕容儁相对较为冷漠。但是世子慕容儁对慕容霸却是极其嫉妒和痛恨,但是对慕容恪却也是敬重有加。慕容儁虽然见得父亲和众臣齐齐称赞慕容恪,却丝毫没有半点嫉妒之心,反而跟着众人一起夸赞。
于是,慕容皝决心暂时将石赵的事情暂放一边,令慕容恪与慕容军、慕舆根率两万骑兵,攻袭高句丽。
……………………
夏去春来,洛阳及荥阳诸郡之地,已经收获了两季的土豆和红薯,无论是军队里的仓库,还是百姓的家中,都堆满了土豆和红薯。
洛阳一带级荥阳诸郡的百姓,不再担心缺粮过冬,到处是一片欢欣鼓舞,对西阳王司马珂更是感激不尽。
司马珂终于稍稍闲了下来,这日便带着王曦等人,前往原洛阳皇宫的御花园,前往欣赏菊花。
花园中,菊花朵朵,香飘满园。一阵香风吹来,漫天的花瓣如雪花般随风飘舞。司马珂在众人的簇拥之下,一路信步往前,突然不望到远处还有一片白色的花海,不觉心中一动,便大步走了过去。
花团似雪,这是一片白色的海洋。
“这是……”司马珂望着这片花海,突然惊讶得张开了大口。
“启禀殿下,此花名白叠子。”
“有花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纩,名为白叠子”。这种白叠子的花在洛阳城中富人家经常有见到,作为观赏使用。
这种花有的已经完全绽放,花瓣变成像柳絮一般,丝丝缕缕,如雪如茸;有的刚刚从绿色的桃子中绽开,露出白嫩的花骨朵儿。
此花雪白艳丽,是秋季中难得见到的花卉,故洛阳城的大户人家多有种植,以供观赏。
对于前世自小在农村长大的司马珂,却深知这种花不是用来欣赏的,而是一种价值极高的农作物,它的名字叫——棉花。
这一年,注定是江北洛阳一带不平凡的一年。
司马珂命令洛阳地界内臣民收集一种白叠子花的籽仔细保存,要求开春后大量栽种,同时采集白叠子的花做了这个时代的第一件棉衣,并依样做了数件作为参照。
这种在麻布里面填充棉花的棉衣,轻盈而暖和,保暖性远远强于数件麻衣,制作也极其简单,穿上一件即可安然过冬。而且棉花的产量极大,意味着只要空出一小块地来,就可保全家老小可以暖融融的度过冬天,而且可以保持十年八年。
自红薯和土豆之后,司马珂又给这个时代的百姓,带来了如同天物一般的农作物。
第304章 挖人
对于司马珂来说,发现棉花,实乃天赐的巧合。司马珂初步估算了一下,此时的棉花,一亩地能产籽棉约百余斤,皮棉约三四十斤,用来做衣服已是不少了。
中原之地,人口锐减,土地众多,能让百姓有土豆和红薯填饱肚子,将来还能让其穿上轻便保暖的棉衣,对于此时的百姓来说,已经是件极其幸福的事情了。
但是,目前司马珂最需要的,还是人口。
以目前土豆和红薯的产量,就算将整个中原之地的人口,全部汇集在他的根据地之内,也养得起来。
司马珂的鼓励生育的政策,已经在诸士子的推动之下,落到了实处。
初时百姓并不相信生儿育女,还会有官府补给,这简直便是天方夜谭。从古至今,只有官府层层盘剥百姓,从未听闻官府还给生孩子的发钱的。当众士子逐户统计完毕,并确认无误之后,真的安排胥吏将钱粮发到众百姓手中,百姓们只觉得如同做梦一般,不敢相信。然而实实在在的将钱粮拿到了手中,众百姓们自然是放开了手脚造人……
所谓饱暖思淫欲,如今肚子有了着落,又没其他娱乐,就算没有钱粮发,夜里也要卖力干活的。既然干了活,播了种,那时又没避孕措施,自然而然的小人就出来了。
但是,众百姓造人再积极,人口增长的效果至少也得十几年之后,短期之内是看不到效果的。
所以,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去别的地方挖人。
中原之地正处于战乱之中,百姓到处逃亡,往往不是死于兵灾,就是死于饥寒。若是能将那些百姓转移到洛阳及荥阳诸郡来。则既可拯救数百万生灵于水火之中,又能将他治下的诸郡发展成乱世中最繁华之地,岂不是一举两得。
其他远隔千里的地方不好说,临近的豫州东面和南部的诸郡,如陈留、汝南、新蔡、陈郡等地的百姓,一旦迁移过来,这些郡地便成了空郡,则相当于不战而胜。
在这个时代,人口,比土地更为重要。
于是,司马珂又将诸江南而来的士子召集起来,这些寒门士子,大都出自北地。司马珂选出几名出身于临近诸郡的士子,带领其他士子,又派遣兵马护卫,暗中潜往临郡而去。
………………
陈留郡,阳武县,紧挨着荥阳郡。
几名祖籍阳武的士子,前往故里探亲,而且还带了许多的礼品,拜访昔日族中的家主,但此事并未引起官府的注意。
然而就在这些士子回阳武县探亲后的不到一个月时间内,整个阳武县发生了一件不亚于地震般的大事——整个阳武县的百姓几乎都跑光了。
那日诸士子拜见族中家主之后,当即就在镇内分发钱币给闻讯而来的百姓,众士子随后便对百姓们展开了宣传。
荥阳郡之地的百姓,钱币穿不完,粮食吃不完,出门都是坐马,粟米饭都吃腻了,顿顿还得吃肉。
乡亲们,想不想荥阳?只要出了阳武地界,便有兵马接应。到了那边,大晋官府会给你们分土地,发放安家的钱粮,安排房舍,还会提供农具、粮种等一应安家物品。
只要你们愿意去荥阳,所有的一切大晋官府都给你搞定,只管安心耕种即可。
在这样的诱惑之下,对于当时的百姓来说,是无法抵制的,再说他们已经穷得几乎一无所有,完全没什么可骗的了,那时还没有贩卖奴隶或者贩卖人体器官的这一说,再说还有诸士子的人格魅力保证呢。
很快,那些分到钱粮的百姓,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遍了整个阳武县。
初时,还只有部分胆子大的,已经穷的无路可走的百姓举家前往,果然在阳武县边界地界遇到了接应的晋军兵马,随后又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那些已经在荥阳一带安家的百姓,在一切安置下来之后,又各自派出子弟,随着诸士子,在便衣兵马的护卫之下,回乡进行宣传。
随后,越来越多的百姓,纷纷拖家带口,推着独轮车,或者牵着牛车,拉着家当,前往阳武县边界而去。
等到阳武县县令发现时,阳武县的三四万的百姓,已经走了一万多人。
阳武县县令正要派人抓人阻止时,数名士子却直接登门拜访,他带来的是西阳王的任命书。荥阳一带正缺县令呢,不知道您老是否有兴趣去担任那边当个县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