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1(2 / 2)

加入书签

司空等人之前看过军报,知道兴元府一带指挥战事的是上将军庆保。这人曾做过青州牧,也曾在矩州看守西南门户,后来回京养伤,被调入西大营。

“庆保向西,贺望知的儿子贺周南带了三万大军从西宁州出发,两队人马在凤翔府汇合……”凤随说起这些,脸上并没有什么动容的神色,平平淡淡的,像在说什么不相干的事,“之前赵懋已经打下了的兴元府以北的三座城池,都已经被贺周南与庆保收回了。”

司空忙说:“这是好事。”

不管谁胜谁负,内战消耗的都是大宋自己的兵力。蚌鹤相争,渔翁得利,回头别凭白便宜了外人。

凤随点点头,“我知道这是好事。我只是觉得……本来不该有这样的一场战争。”

那些因为广平王造反而遭受牵连的普通百姓白白承担了这一场祸事,何其无辜。

“不过好处就是凤家军在边关拦截了赵懋的信使,又在兴元府找到了赵懋与辽人勾结的证据。”凤随说:“官家对于跟辽人谈判取消岁贡一事,势在必得了。”

司空觉得崇佑帝大约是觉得自己这一方抓住了辽人的小辫子,想要取消岁贡可谓是理直气壮。但辽人那边总不会傻乎乎的就认了吧?

徐严也在一边嘀咕,“有这么容易吗?”

罗松喝的略多了些,迷迷糊糊的跟着附和,“是啊,要是我……我就赖账。反正我不承认,你能拿我怎么样?”

司空,“……”

看看,会这样想的不止他一个人。辽人在大宋百姓的心目中也压根没有什么诚信度可言。

凤随被他们的反应逗笑了,“耍赖肯定是会耍的,关键在于……我们有了一个合理的借口不是吗?”

司空等人一起点头。

有了借口,至少有了谈判的余地。至于结果……只能尽力而为了。

“朝中有不少人推荐通议大夫张世良,这恐怕也是官家的意思。”凤随看看他们,“不论张大人能否以督查的名义总揽这件事,到时候都会有商队跟着一起走的。而且,恐怕还不止一支商队。”

凤随听江林晚提醒他,说张世良的外孙就有自己的商队时,就怀疑过,一旦消息放出去,恐怕有不少商队都乐意跟着朝廷的人一起北上。

跟着朝廷的人一起走,安全有保障。凤随觉得,换了他是买卖人,他也乐意花钱买平安。但也不是所有的商家都有这个面子跟着朝廷的人一起走的,估计会有不少人找上张世良的外孙吧?

张世良争取督查之职,会不会也有给自己的外孙保驾护航的意思?

司空忍不住问他,“张世良张大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凤随对张世良也知道的不多,只知道他祖籍陇右,科举出身,他的娘子与江太尉的夫人是同族。论起亲戚关系,他的发小江林晚还要叫张世良一声姨祖父呢。

“听说是个知识渊博的读书人,写得一手好字。”凤随斟酌着说:“口才很好,官家很赏识他,听说他家夫人很会做生意,西京城有三分之一的胭脂水粉铺子都是她家的。”

其实也有传言说张世良很懂经营之道,他娘子的生意都是他在背后操控。不过这种传言并没有什么人出来证实,凤随也是半信半疑。但这个传言也从侧面证明了张世良并不是一个只知道埋头读书的书呆子。

司空听着他的描述,脑海里冒出了一只毛都快掉秃了,却依然眯着眼睛一脸奸猾表情的老狐狸的形象。

又会读书又会算账的人,司空心想,最不好对付了。

但不管谁来当这个督查,这样的人在对辽谈判中还是占着优势的。

</p>

</p>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