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1节(1 / 2)

加入书签

衡玉道:“柳先生来得也是不巧,苗掌柜回苗家去了——”

柳荀闻言笑意一敛:“她是何时回去的?”

“顺水小哥说,也就是两刻钟前,柳先生不然也过去一趟?”衡玉提议道:“俗话说,这一家人没有隔夜仇,柳先生作为准姑爷,若能同去赔个不是,苗家母亲说不定便能消气了呢。”

“……?”柳荀不禁面露怀疑人生之色。

这等和稀泥的发言,当真是出自憎恶分明、凡事劝分不劝和的吉画师之口吗?

不过……

消气?

是,那唯利是图的疯妇定还在气头之上,说不定又会做出什么过激之举!

“我是得去看看才行!”柳荀匆匆拱手,立时转身去了。

看着柳先生离去的背影,衡玉吃了口茶。

消气是必不可能消气的——见“讨债鬼女儿”前脚回来,“讨债鬼准女婿”后脚跟上,火只会越烧越旺罢了。

苗掌柜今日回去,定也不是冲着让人消气去的。

此时柳先生跟过去,也好省得苗掌柜孤身一人被欺负。

至于她何故突然和起了稀泥——

自然是说给身边这位老人家听的。

蒋姑姑说,她为苗掌柜的亲事而去寻王家这位老人时,对方的态度称得上庆幸感激……

对于一个外界都传言“克死”了自己的孙子、甚至是儿子儿媳的人,还能有如此态度,这怕不仅仅只是“开明”二字可以解释得了的。

若再结合她和侯爷的猜测来看,这位老人家,极有可能是知晓当年真相的……

既是知情人,定也清楚苗母等人的真面目。

一位尚存良知,多年来待苗掌柜心存愧疚的老人,此时眼看苗掌柜和未婚夫婿要向苗家“服软赔不是”,日后还要任由苗家人吸血——当真能无动于衷吗?

果然,柳荀走后不久,坐在那里的老人便有些心神不宁地开了口。

第101章 是死是活

“想来……方才那位,便是柳先生了吧?”老人一时不知从何开口般,语气犹犹豫豫地问道。

“正是。”衡玉微叹了口气,困惑道:“苗娘子这般好,如今又有了一位这么好的女婿,这苗家母亲怎就如此想不开,非要闹到这般地步呢?儿子没了,女儿难道就不能替她养老了吗?竟要来谋夺这间铺子——”

提到苗母,老人摇了摇头,拿极复杂的语气道:“因为在他们眼里,女儿是外人,不,女儿根本就不算个人啊……眼珠子似的儿子没了,还有孙子……喝惯了血的人,又哪里舍得松开这块肥肉!”

老人说到此处,手里的拐杖拄了两下,心焦道:“可怜少婷是个心善的,从不肯将人往坏了想……若这次还要回去跟她那个娘赔不是,那当真是傻透了啊!”

“可是在苗娘子眼中,那总归是她的母亲,又刚遇丧子之痛。”衡玉道:“到底先前一切都好,哪里会仅仅因为一间铺子,就能将母女情分割舍得干干净净了?”

老人的神态愈发着急了些:“这又岂是一间铺子的事情……”

衡玉道:“兴许在苗娘子眼中仅是如此呢?到底当局者迷,若无旁观者提醒,哪里又是那么好看清人心的?”

老人闻言神态有一瞬间的凝滞,干裂发白的嘴唇动了动。

“老人家,光顾着说话了,您先喝口茶吧。”

衡玉将顺水方才端来的茶盏递到老人面前。

她并不着急继续往前推,人心这个东西,若逼得太紧太快,会因戒备而触发本能的排斥,反倒不利于交谈。

到底她还并不确定全部的真相,还须谨慎一些。

老人显然有些心不在焉,下意识地双手接过茶盏,连连道了两句“多谢姑娘”。

“我曾听苗娘子说过一回,您如今是一人独居,不知以何为生呢?”见老人动作迟缓地咽了两口茶,衡玉才又闲聊般问道。

“有块菜地,养了些鸡鸭……又有少婷照拂着,日子倒也过得去。”老人的眼眶有些湿润:“少婷还曾要接我来城中养着,是我怕拖累了她……我们少婷,真是个好孩子。”

衡玉:“人心换人心,想必您也是位好长辈。”

老人摇着头,眼里泪光更盛,喃喃般道:“我们一家,都对不住少婷啊……”

“哎,我们掌柜的,的确也是命苦。”顺水小哥在旁擦着桌椅,也忍不住叹气。

“不,少婷不是命苦……”老人流着泪摇头:“这不是命,是人心歹恶啊……”

见她浑身都微微发颤,衡玉将她手中茶盏轻轻接了过来,转而递了手帕过去。

老人也顾不得再惶恐推拒,颤巍巍地擦着泪,情绪却愈难压制。

一个人独居久了,此时面对一个如此可亲的晚辈,难免觉得心内凄楚:“若我那孙儿还在,也该有娃娃唤我一声曾祖母了……儿子儿媳去得也早,好好的两个人,冬日里去做活,竟就这么淹死在了冰河里……”

言毕,泪眼里又有些自嘲,声音低低不清地道:“因果……这就是因果啊。”

衡玉只当没听懂,保持着安静不出声,只由着老人喃喃着说下去。

“我到了这把岁数,也早该随他们去了……可我这心里,横竖有两件事放不下……又许是罪过没赎清,连佛祖都不肯收……”

老人抬手擦泪间,衡玉瞧见了她干瘦的手腕内缠着一串磨得发亮的木佛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