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节(1 / 2)

加入书签

“三弟,你这是要去镇上?”

书里说,聂铭喜欢钱,脑子活,成天变着法想赚钱。

现在是八十年代初,经济上刚刚有些活跃的苗头。

可上头还没下具体文件章程,有些脑子活的人先动起来,偷偷摸摸地干一些小生小意。

聂铭就是这样的人。

农闲时,给家里的大马套上车,专门干起了往镇上拉人、送货、稍信的买卖。

算是货运的雏形,后来他也是最先买货车的人,干起了长途运输,一辈子也算是小富即安。

聂铭边赶车边答应着,

“是呢,本来早上回来就不想再去了。但有几家让我往镇里稍粮,我算了下,价钱够得上,就再跑一趟。”

刚秋收完,家家粮楼子里都满满的,除去上交到村里的,还剩下不少。

有的人是接济城里的亲戚,有的人是有门路挣点钱。

不管哪种,总归他的买卖是好起来了。

看到秦晚晚眼睛亮了,聂铭大白牙又咧出来了,

“咋?嫂子想去镇上?”

秦晚晚直点头,她想出去转转,看看八十年代的风景!

看到聂铭寻思了一下,眼珠子还直转,秦晚晚大气道,

“亲是亲,财是财。放心吧,不用你白拉,我按正常价给!”

聂铭英气的脸一下子绽满了阳光,仿若服务vip客户的专业人才,

“嫂子,看您说的,我拉谁不是拉啊!正常坐车的人都在村头等着上车,您就直接在家门口上车吧,还少走一段路呢!”

秦晚晚扯着唇角呵呵,这个聂铭...还真是和书里说的一模一样呢。

,,

第5章 给我老公打电话去了

聂铭赶着车拉上秦晚晚,在村里转了一圈,把那几家的东西都装上,马车也就满满的了。

等马车出了村口,秦晚晚被路两边一望无际的白桦林吸引,沉浸在这没被破坏的自然美景中,恨没有手机相机能把这震撼留住。

聂铭专心赶车,见秦晚晚一直没声音,也不觉得有什么。

印象里二嫂一直都不怎么说话,甚至都不怎么抬头,问话也只是点头摇头。

可他今天真的感觉二嫂有些不一样了。

不只是早上把妈和大嫂都震住了,就说刚才,他们赶着车去挨家取东西。

跟村里人就算是不很熟络,待人接物也大大方方,还柔着声音跟人寒暄几句。

村里人都说,这聂家二儿媳妇也不像旁人说的那样木啊,明明看着还挺机灵的。

聂铭也说不出自己是啥想法,只能把这归咎于二嫂被压得太狠了。

泥人还有三分血性呢,天天从早到晚干活,可不是受不了了咋地!

青山村往镇上的路不好走,通不了大车,只能靠马车牛车骡子往里运东西,所以即便是已经八十年代了,村里还是比较闭塞的状态。

其实镇里现在也没多开放,他们这个地方啊,还是太偏僻。

不管外头有多激荡,波及到他们这时,连余波都不荡漾了。

聂铭想走出去看看,可他从没出去过,身边也没有出去过的人,只能像只家雀儿一样,想往外飞,又不敢,只能在窝里乱扑腾。

各有心思间,好不容易到了镇上。

秦晚晚已经被颠得都快散架了,她终于知道为什么这时候人口流动慢了,就这交通状况,想流动也流动不起来啊。

供销社门口是全镇最热闹的地方,也是人群货物的标志集散地。

“二嫂,我去送货,你就这儿逛吧,回头我送完货再来接你。”

聂铭赶着车走了,秦晚晚一头扎进了时代的产物——红星镇供销社里。

供销社里的人不少,毕竟现在还是主要的购物中心。

只是好些东西还是供不应求,所以依然是没货的状态。

秦晚晚听着几个刚无功而返的妇女拉家常,

“红布又没货,闺女结婚前也不知能不能攒到新被面儿。”

“等五天的大集看看,也许就有人卖呢。”

“我看玄,大集上卖的都是针头线脑,哪有卖布的呀!”

“要不你托人到外头买点儿?我听收音机上说,南边儿已经放开供应了。”

“害!咱哪有那样的关系啊!南边放开了,等轮到咱这,还不知猴年马月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