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36节(2 / 2)

加入书签

许安和张扬说了一会后,向阎忠看了一眼,然后带着征询的语气开始讨论起了他们的安置问题。

“不过现在我太平道内的军制和汉军内部有所不同,稚叔和文和你们两人麾下的部曲可能要打散整编,选优去劣,现在各地防区已经划定,所以只能暂时归于直属,当然那些达不到正卒标准的军兵,遣散之后,可以成为屯田兵加入屯田序列。”

许安定下的事情,张扬和贾诩两人自然没有反对,这个决定肯定是之前就已经做好的决定。

许安这样安排也并没有什么问题,更加严格的要求他们都可以接收,现在许安的处理方式也较为平和,甚至连军职都没有降低,只是要裁汰一些不合格的军卒。

而且也并不是不管其死活,而是让其退居二线,成为屯田兵。

乱世之中,能够生活在一处安稳的地方,实际上也是一种极其幸运的事情,他们虽然待遇会差上一些,但是也不需要担心在战场上随时殒命,这也是一个好的结果了。

许安这样那排,他们也是能对得起一路跟随着他们长途跋涉而来的将士了。

大概的方略就在许安和贾诩还有张扬三人片刻的交谈之后被订了下来。

张扬被封为越骑将军,贾诩为昭信校尉。

设武骧营,定兵额五千人,以张扬为营官,裴元绍、司马俱为副营官。

张扬麾下原来的部将穆顺、薛洪、缪尚三名校尉也归于武骧营之中。

司马俱是之前黄巾复起之时,带领青州乐安国的黄巾军统领,他和裴元绍一样,都是黄巾军太平道出身,可以说是许安的嫡系。

而贾诩则是进入晋阳府衙之中,被许安又拜为谋士,参谋军政。

对于这样的安排,张扬和贾诩也是早有预料,毕竟许安不可能完全放心他们仍然统领原军。

不过对于许安提出有一个事情,让贾诩也有些疑惑,据说是要担任什么讲武堂的学正,对于讲武堂,贾诩完全不知,倒是听的一头雾水。

许安说完之后,张扬却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回答,而是面露难色,似乎在犹豫。

“若是安排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也是可以修改的,这不过是初案罢了。”

许安自然是注意到张扬的神色,之前他说安排的时候,张扬的面色没有什么改变,等到他说完后,似乎张扬想要说些什么,但是不知道为何,却又没有说出来。

现在张扬欲言又止,许安觉得张扬应该不是对他的安排有什么意见。

张扬犹豫的良久,终于还是下定了决心。

他双手作揖,对着许安深深一拜,诚恳的说道。

“明公的安排不可谓不妥当,在下本来不应该再说些什么,但是有一件事,在下不得不提,还望明公应允。”

许安打开折扇,扇了扇风,言道:“稚叔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在下蒙前并州牧丁公征召,因此获封武猛从事,于并州军中任职,身兼要职。”

张扬躬身低头,沉下了声音,郑重其事道。

“如今明公占据并幽十二郡,但我知道明公绝不会满足于这并幽十二郡,明公想要的整个天下,绝不会被困在并州。”

“丁公对在下有知遇之恩,却被董卓所杀,我希望明公能够给予我一个承诺。”

“董卓如今退居长安,我希望若有一天,明公攻入长安,打破坚城,能让我手刃董卓,杨丑二人,以报知遇之恩。”

许安收敛住了笑容,重新合上了折扇,然后将其插在了腰间,随后缓步上前伸出双手扶住了张扬的双臂,同样郑重其事道。

“我可以答应你,等我我领军攻破长安之时,董卓,杨丑若是未死,一定交由你来行刑。”

“末将张扬,拜谢明公!”

张扬一揖到底,沉声言道。

许安看着张扬的眼神也起了一些变化。

如果说他此前对于张扬还有着一些戒备,那么现在已经消散了大半。

张扬算得上是一个可用之人,他能记得旧主,在这个时刻还愿意冒着风险为丁原报仇,也值得人的敬佩。

若是日后许安达成了承诺,完成了张扬的心愿,无疑会得张扬彻底的效忠,那么将武骧营真的交给张扬也并非是什么过渡之举了。

第五百二十七章 溺婴

议定了安置的问题,有甲士端来了饭食,四人便在庭院内的凉亭下坐了下来,一边吃饭,一边闲谈。

大部分的时候,都是阎忠在说,张扬和贾诩两人不时的回答着,许安则是在一旁笑着的附和几声。

若是说天下大事,练兵理政,许安倒是能插得上话,但是阎忠和张扬、贾诩两人谈论的多是儒家的经义。

实话说,他对于儒家的经义,除了以前从语文课本之中学过的《论语》十则之类的一些课文外,基本上就没有再了解过了。

又停留了一会,许安便找个借口离开了凉亭。

给贾诩、张扬两人准备的宅院并不大,并没有花费多少的时间,许安便从后门走出了宅院。

宅院的后门,六名身穿着玄狼服的军卒,扶刀而立,见到许安走出后门,尽皆低头行礼。

许安披上了徐大递过来的一件外袍,罩在了身上,遮住了原本的衣裳。

不过准确来说,不是徐大递来的外袍,而是徐鸿。

阎忠觉得徐大的名字有些许的不妥,在征求了徐大的意见之后,便重新为徐大取名,徐大在阎忠写下的九个名字之中,选了“徐鸿”这个名字,倒是比以前好听了一些。

紧接着许安在徐鸿的帮助下,除下了鱼尾冠,换上了普通的道冠,太清鱼尾冠确实有些显眼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