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32节(2 / 2)

加入书签

董卓军虽然获悉了新式马具的秘密,但是他们可没有获知千里镜的秘密。

黄巾军中的千里镜被当作和造纸术,印刷术一般的最高机密,只有少数的人可以持有,秘密并没有泄露。

没有千里镜,李儒也并非是千里眼、顺风耳,他自然是无法看到黄巾军的大阵之中隐藏着什么。

千里镜在冷兵器的战争之中,作用极大,对方的部署,调动在千里镜下,根本就是如同透明的一般。

当贾诩用千里镜看到飞熊军的调动之后,便立刻传令抛石车队行动。

黄巾军中的抛石车队,接受了新式的训练,扭力抛石机和人力抛石机的最大区别也因此而出现。

黄巾军抛石车队的军卒基本都是接受过了简单的术算培训,许安将后世的一些知识带入了进去。

通过多次实验和测试,黄巾军的扭力抛石车队也掌握了相关方面的知识,知道多高的角度和多少的力可以让石弹抛射多远,甚至观测员还可以估算出大概的距离。

正是因为如此,贾诩才放心使用扭力抛石车队发起这反攻的第一击。

不过贾诩也没有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抛石车队上,他还准备了后手,鸡蛋可不能都放在同一个篮子中。

就在石弹砸入飞熊军骑阵的同时。

黄巾军武卒后阵,十余辆四轮马车之上的床弩被激发,十余支巨大的弩箭向着前方的飞熊军飞射而去。

黄巾军的器具并非只有抛石机,那些守城所用的床弩被拆解了下来,装在了四轮马车之上,作为可以机动的弩车被搬上了战场。

巨大的弩箭紧随着石弹,狠狠的攒射入飞熊军的骑阵之中。

其实不应该被称之为弩箭,那弩箭被称之为弩枪反而更为贴切一点。

巨大的弩枪射入飞熊军的骑阵之中,瞬间便在飞熊军的骑阵打开了数个豁口。

一支弩枪的角度正好,正好射中了一匹战马的胸口,将那战马的胸腔处射入,自后腹部射出,狠狠的将其钉死在了地上。

还有的弩枪将先贯穿了一名马上的骑士,去势未绝,随后又射中了其身后的骑士,将其犹如糖葫芦一般串挂在了一起。

突然的惊变,就算是这些骑士是董卓麾下最为骁勇的飞熊军,也是变得惊慌失措,乱了阵脚,失去了该有理智。

“咻”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声锐响陡然直冲云霄,经久不绝,经久不息,从黄巾军的中军响起,继而传向四方。

这一刻,一众因为飞熊军遭受了突如其来的打击,还处于震惊之中的黄巾军的武卒皆是浑身一颤,他们都下意识的举起了手中的刀兵。

那哨音他们极为熟悉,那是他们的记住的第一个哨音,那哨音几乎铭刻在了他们骨血之中。

那是长音哨,进军哨!

哨音一旦响起,有进无退,有死无生,未闻金声,不得后退半步。

“太平道万岁!”

黄巾军武卒的阵中,一名符祝率先举起了兵刃,跃出了军阵。

“太平道万岁!!”

随着那名符祝的行动,更多的黄巾军武卒向前蜂拥而去。

“前进!”

王起握紧了手中的长枪,猛然向前一挥,下达了最后的军令。

“前进!!!”

无数的黄巾军武卒高声重复着他的言语,他们举着手中兵刃,怒吼着迈开步伐,向着前方义无反顾的发起了冲锋。

第六百三十一章 董仲颖

夕阳西下,远方的太阳只留下了一个微小边角还在散发着余热。

天边的晚霞被夕阳染成了一片血红,犹如鲜血一般。

原野之上,那原本昂扬的战鼓声不复昂扬,那尖锐的木哨音也不复尖锐。

血红的夕阳映照着血染的大地,无数军卒倒伏在战场之上,无数的旌旗倒伏于地,无数的魂魄游荡于原野之上,他们无法找到归家的路,他们离他们的故乡遥远无比。

董卓浑身染血,外罩的征袍早已经破碎,只剩下几块布条还挂在甲胄之上,暗红色的血液将他身上原本玄黑色的甲胄镀上了一层诡异镀层。

董卓拄着长戟,站立于血潭之中,腰腹间传来的剧痛让他难以挺直身躯,那是一名黄巾军的屯长给他造成的伤害,来自于一柄精铁打造的长枪。

当然那名黄巾军的屯长,被他一刀枭去了首级,其麾下的部众也被他所击溃。

李儒站在董卓的身旁,他在一旁支撑着董卓的身躯,使董卓不至于倒在地上。

董卓的身旁还剩下十三名飞熊军的精锐,十三名飞熊军的军卒皆是带伤,他们各执兵刃,相互依靠着,搀扶着,呈圆形分散于董卓的四周,护卫着董卓。

他们已经真正的走到了山穷水尽、插翅难逃的境地。

旌旗招摇,无数土黄色的旌旗在大风之中猎猎响动,四面八方已经被黄巾军包围的水泄不通。

董卓已经败了,华阴之战也已经落下了帷幕。

飞熊军的突击遭遇了投石车、弩车的连番打击,随后被黄巾军武卒所击溃,这一局面的出现也让原本就军心的浮动的董卓军彻底失去了胜利的信心。

兵败如山倒,飞熊军的溃败使得董卓军发生了大溃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