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73节(2 / 2)

加入书签

皇甫嵩凝望着远处的山道,山道两侧的大火正在渐渐熄灭。

轘辕关第十关外的两侧的山岭都是石山,树木并不多,烧上了一阵,却难以蔓延。

“可惜了……”

皇甫嵩闭上了眼睛,倚靠在关楼的墙壁之上。

最好的情况,许安留在轘辕关的第十关中,被汉军围杀。

许安的威望现在早已经比昔日的张角还要恐怖,皇甫嵩很清楚许安的重要性。

在许安的带领之下,太平道如今声势如日中天,跨洲连郡,鼎盛无比,猛将如云,精兵如雨,似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但是太平道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

那就是除了许安之外,再无第二个人可以领导太平道。

阎忠的声望是除了许安之外在太平道之中最高的,但是也不足以让众人皆信服,更何况他已经是垂垂老矣,就算有心也是无力。

除此之外,太平道之中,便只有刘辟和龚都两人尚有一些名望,但是他们都难以服众。

可以说现在的太平道兴衰盛亡皆系于许安一生。

传言之中,许安早已经被神化,早已经是脱离了凡人的范畴。

这传言有利也有弊。

有利的一点,太平道的传播更为能让人接受,人们会因为许安的威望聚集到太平道的旌旗之下,因为传言而相信太平道是真正的天命所归……

但是弊端也是在于此。

许安的威望太高了,一旦其有什么不测,那么对于黄巾军和太平道来说便是最为致命的打击。

站的有多高,摔得便有多惨。

许安如今的威望可以说所以已经攀升到了一个极高的程度,一旦失败,那么猜忌、质疑等等负面的情绪便会转瞬间蜂拥而来。

太平道就此一蹶不振,也并非是什么虚妄之事。

只可惜。

终究是计差一筹。

第六百六十章 连环计

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

对于袁绍来说,让许安占据太行八陉,等于是卧榻之侧,有他人在酣睡一般,头顶上悬着一柄随时会落下的利剑一样。

泰山郡有黄巾军二十万,这二十万黄巾军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拥有战阵经验的老卒,若是让这一股力量进入了并州,回归了太平道,无疑又是助长了许安的气焰。

袁绍其实一早就没有想放任泰山二十万黄巾军回归并州的打算。

袁绍占据了幽冀两州之后,一直同时需要面对着孙坚和许安两方的威胁,一直处于被动之中。

南庭盘踞在南方豫兖之地,隔河相望。

太行八陉全部掌控在许安的手中,太平道跨州连郡,威胁着幽冀的西方和北方。

实际上公孙度割据辽东,也是对幽州造成了相当的威胁,更不用提公孙度派遣水师自辽东郡出发进攻青州,还设立了营州刺史管辖地方。

群狼环绕,虎视眈眈,这就是袁绍的处境。

乱世之中,金边银角草肚皮。

冀州富裕非常,但是却是草肚皮,幽州本是银角金边,但是因为许安和公孙度分别占领西东两面,实际也是草肚皮。

袁绍虽然坐拥幽冀十数万精兵,但是诺大的地盘却是无险可守,一马平川的幽冀是骑兵的天下。

高平川之战震慑的不仅仅是凉州的士民,更是震慑住了天下的群雄,也震慑住了袁绍。

黄巾军中那新式马具的秘密被破除之后,袁绍也试着用新式马具武装了麾下的骑军。

袁绍虽然出身名门,但是却并非不知兵之辈。

黄巾军中的新式马具确实是极大的提高了骑军的战斗力,让骑兵的战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而正是这一提高,让袁绍的心却是沉入了谷底。

高平川一战,许安一战大败十数万凉州骑军,随后更是一举慑服马腾,一日奔袭数百里,阵斩韩遂。

如果说天下谁麾下的骑军最为强大,答案毋庸置疑,必然是许安。

西凉铁骑、幽州突骑早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许安麾下的骁骑、武骧、并州、上谷、西凉、度辽六营才是如今天下的真正名骑。

许安占据了幽州的上谷、代郡,控制着军都陉,也就是居庸关,一出居庸关,便是一马平川的原野。

沟通并州上党郡和司隶河内郡的太行陉,还有井陉等太行八陉,都在许安的控制之中。

这也意味着,许安随时可以出动大股的骑军自关隘出击,侵入了冀州的腹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