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节(2 / 2)
鹰狼卫将汉军准备进攻青州的消息暗中传递给了魑魅,提前给予了魏庭警示。
而这其实并非是真正的开端。
真正的开端,是在初平四年(193年)的十月十九日。
在进攻青州之前,十七日时,朝堂之上想要再次议定豫州牧的人选。
十九日,廷尉收到几封匿名的举报信,几名亲近孙坚的官员被举报,信上言之凿凿,甚至还有具体的证据,廷尉查核之后发现属实,于是立即招来那几名官员审讯。
本来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这个节骨眼就有些敏感,让人难免想到王允和刘宠想要清除异己。
而让事情变得失去的控制的,引发汉庭朝堂震荡的,却是因为一名提出了反对意见的官员被人发现莫名其妙的死在了自己的家中……
第七百一十八章 流言蜚语,诛心之策
陈都因为原先并非是汉庭的都城,所以还保留着很多普通城邑才有的划分,而且因为皇宫的扩修,如今的陈都实际上早已经扩大了许多,原先的城墙早就已经被拆除,开始了不断的扩建。
陈都扩建之后,皇宫便成为了北城区。
南城区有很多集中的小坊,是城中居民的住宅区,
西城区是新修建的园林,还有官署和禁军所在的地方。
禁军有两万余人,由十名校尉分管,其中五营由伏德统领,承担外城防务了。
另外五营则由已故尚书卢植之子卢毓担任,宿卫宫禁。
伏德是伏完的长子,也是汉庭皇后伏寿的长兄。
如今汉庭除去主要的三方势力之外,实际上还有独立于三方之外的,第四方势力。
而这第四方势力正是作为外戚的伏氏。
伏完在短短数年的时间,便连升数职,前不久更是被升为执金吾,掌巡察﹑禁暴﹑督奸等权,预闻政务,权显一时。
伏氏并不参与任何的斗争,而伏氏一族,担任高官者只有两人,一人是伏德,另一人便是伏完。
当今天子虽然年幼,但是也自有想法。
实际上刘协如今也算亲政, 无论是三公还是刘宠和孙坚都没有决断朝廷大事的资格, 他们都要先上禀天子得到诏令才能行事。
只是刘协对于他们的请求多是答允,并没有怎么拒绝。
除去禁军之外,陈都还有虎贲、羽林两卫,由原行军校尉尚弘担任虎贲中郎将, 又以王越任羽林中郎将。
洛阳、长安两都, 一都在太平道之手,另一都则在魏庭之手。
刘宠曾是陈王, 当初刘协东逃, 逃入了陈都,在陈王刘宠和豫州刺史孔伷扶持刘协在陈国的国都陈县重新登基, 陈县的名字也就此改为陈都。
后来众人商议, 想要重新改名。
但是刘协却说,如今两京虽陷,但仍有还都之日,岂需再立新都?
陈都遂保留原名, 至今未变。
陈都中的集市主要是东市的住宅区南方。
东城区曾经是陈县民居, 曾经住的是陈县周围的富户大家, 但是自从刘协入主陈县, 陈县变成了陈都, 这里原先的主人便陆续搬离了出去。
这里的建筑也被拆除后重建, 作为了官吏世家的住宅, 还有从外地入京, 等候诏令的外官等待之地。
中原动荡不休, 战事几乎一日不息。
但是战乱持续了多年,战火却一次都没有波及到陈都的附近, 最近的时候也只是烧到了豫州的边境处。
陈都之中,仍旧还保留着这乱世之中罕见的安宁。
只是这一份安宁, 却是再无法保留。
初平四年(193年),十月二十日, 清晨。
东城区,一处宅邸周围, 站满了身穿着甲胄, 安配着环首刀的军将。
这一处里坊已经被禁军与其他的里坊隔绝,列为了禁区。
就在昨日这里的坊内,有一名官员没有什么外伤,也看不出中毒的痕迹, 被发现脸色惊恐死在了家中的书房中。
本来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寻常的时间点,自然有官府来处理, 肯定不会惊动禁军, 但是现在偏偏是在一个比较紧张的气氛之中。
书房之中,一名身穿着禁军戎装的军卒打扮的男子正在仔细检查着书房之中的陈设。
就在这时,他突然听到一阵喧哗声从外面传来。
那戎装男子眼神微动,随后下令麾下的禁军继续搜寻线索,随后便走出了书房。
这些军卒虽然身穿禁军戎装,但是实际上并非是禁军,而是绣衣使者。
绣衣使者因为朝野之中反对的声音太大, 所以现在是隐匿于地下, 外庭之中,除了刘宠和孙坚两人知情之外, 其余人基本都不知情。
虽然绣衣使者的活动还是不可避免的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但是没有足够的证据,也没有人会提出来, 在现在的这个时节,再次提出绣衣使者的事情,并非是什么明智的事情。
负责查探死者情况的绣衣使者刚走出书房,便看到了一名身穿着华服的男子便已经是走进了院中。
那身穿华服的男子正是如今绣衣使者的统领,羽林中郎将王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