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07节(2 / 2)

加入书签

“多谢天官。”

一众使者纷纷称谢,一时间蒋雨的耳畔又是一阵喧嚣。

蒋雨没有再继续停留,迈步向着前方鸿胪司的主阁快步走去,很快便走入了阁中。

一众使者则是欢天喜地的离开了长廊,往着外使馆的方向快步走去,他们早想看看这长安到底是什么样的模样。

进城之后便被直接带到了外使馆中,根本根本没有机会游历长安一番。

他们原本身处本国,哪里见过如此巨大的城池。

一众使者沉浸在喜悦之中,却没有注意到有一道视线从刚刚开始便一直停留在他们的身上,那视线正是从鸿胪司主阁的方向投来。

其实并非是蒋雨真的善心大发,让这些使臣参与盛会,本就是交代下来的命令。

至于原因则很简单,长安城内举办的这一场盛会,不仅仅是为了庆祝,更是为了宣扬文化,彰显国力。

北疆、辽东、朝鲜三战,明军德威,远扬四海。

西域一战,明军所向披靡之势深入众人之心。

张燕威震南疆,灭国林邑,更是使得南疆诸国惊惧不已。

很多国家和部族刚刚形成文明不久,甚至还是茹毛饮血,他们有很多都还是部族,连国家都不是,远远落后于汉地。

他们所居住的地方就在华夏的周围,他们看着汉地的居民的生活,上至国主,下执平民百姓,皆是对华夏文化无比向往。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明国如今国力举世无双,原本在汉时,周围的这些小国部族,对于汉地文化就是十分的憧憬,哪怕作为从属都想要加入华夏。

比如难楼,上谷乌桓数十万骑,雄踞一方,但是却是对于华夏文化极为痴迷,习汉文,讲汉语,甚至是穿戴汉服。

许安本来想要下令所有的番邦国家都必须要使用大明官话,也就是汉语作为通用语言,使用汉字。

但是结果是命令还没有发下去,他便发现了一个问题。

周围的不少国家,很早就开始使用汉字作为国家的文字,甚至平日里交流也有不少的汉语,各国的贵族基本都会汉字与汉语言,甚至还有汉名。

华夏文化一直影响着周边的国家,而这一影响在明国建立,明军的横扫四方之后变得更为显着。

华夏文化早已是形成了文化圈,而当影响扩大之后,一些周边国家派出使臣前往长安。

他们都只有一个目的,便是向大明进贡称臣,有的甚至还希望大明能够派出官吏,来接受他们,他们想成为大明的一部分。

如今的外使馆中,就有十余名国家持着各自国主的书信,想要并入明国境内,请求大明册封。

长安的这一场盛会,不仅仅只是一场单纯的盛会。

许安想要借助这一场盛会,让天下人都知晓大明的包容,知晓大明的恢弘,知晓大明的强盛。

布国威于寰宇、扬长安于天下。

相比于军事上的征服,文化的影响才是更为长久。

……

东西两市灯火通明,长安城的街道之上,一盏盏明灯亮起。

头缠着黄帽,身穿着浅蓝色制服的守夜人拿着灯笼,将点燃了道路上的林立的路灯,一一点燃,

长安的宵禁一般都是在黄昏之后的一个时辰之后才实行,比起一般城池的日落则禁要晚的多。

因此在长安的街道之上立着不少的路灯,这些路灯每当黄昏来临之时,都由专门的守夜人点起,平日里路灯只会亮起重要的地方,为过路的行人照亮道路。

但是今日所有的路灯都被点亮,明亮灯火照亮了四处的道路,长安的街道之上,皆是灯火通明。

街道之上,此时已是熙来攘往、川流不息。

盛会期间,车马禁行,也使得道路宽阔了许多。

此时的街道之上所有的行人都向着同一个方向走去,那里是市集所在的方向。

人群之中,一名小胖子尤为引人注目,那小胖子腰间挂着一柄木剑,看起来年岁不大,一双眼睛四下转悠,似乎对着一切都很新奇。

众人之所以注意那小胖子的原因, 是因为那小胖子骑在一名女子的脖颈之上。

那女子肤色偏向小麦色,腰间挂着一柄短刀,带着许多亮晶晶的银质配饰,没有像汉地的女子一般梳着头发,而是随便扎着。

她一手抓着那小胖子的腿脚,稳住身形,另一只手上却是抓着一串糖果,津津有味的吃着。

而在其旁边,还有一名身穿着紫锻锦袍的男子和一名身穿着直裾袍服的女子。

那男子气宇轩昂,英武不凡,而那女子虽然未施粉黛,但一颦一笑却是皆是能够引得人不由心动。

周围还有五六名身穿着劲装的佩刀男子护卫在其左右。

这身穿着紫锻锦袍的男子,不是别人,正是许安,而他牵着手的人则正是王异。

那小胖子自然就是许丰,而那背着他的女子正是许玉。

一小一大两人不知道为什么,关系倒是好的不行。

第九百一十六章 胡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