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在年代文中暴富 第87节(1 / 2)

加入书签

结果,刘刚第二天吭哧吭哧地从县里背回十斤大米,第三天他拎着一只鸭去县里,换回了五十斤大米,第三天、四天、五天……连续一个星期知青点的学生都在吃大米,淀粉带来的幸福感几乎要淹没他们,差点把人感动坏了。

阮儒良的三餐是知青宿舍最高规格的,他每天有一只鸡蛋、一肉一素一汤,米饭可以随便加,除此之外他饭后还有一顿水果。阮儒良虽然日夜沉浸钻研,却没有憔悴,肉眼可见地胖了一点。

他知道苏叶和学生们弄粮食不容易,惭愧、感动之余愈发卖劲地钻研“红星二号”,整个人跟打了鸡血似的,好多次熬到半夜鸡打鸣了才去觉,学生不催他去休息、他恨不得二十四小时都投入到工作上。幸亏苏叶不知道他有这种想法,否则肯定会哭笑不得。事实上,阮儒良才是他们真正的“衣食父母”。

阮儒良至今仍处于研究阶段,粮食奖励已经是不可思议地丰富,苏叶忍不住想:等出成果的时候该有多少奖励?她已经迫不及待地等待那天的到来了。

这阵子苏叶趁机低价处理了一批新鲜的粮肉,富强粉卖两块五一斤,优质米两块一斤,猪肉十块一斤,一共处理了将近一万斤的粮食,赚了两万一千元。

清溪县的人民跟着沾了光,小小地饱了一阵口福。每天天灰蒙蒙亮的时候,县里的黑市已经完成了交易。每天限量供应十斤五花肉,即便是一两一两地让居民买,总也比没有的好。况且黑市里的猪肉价格也不算贵,一斤猪肉十块钱,听风声说到了冬天可能会更便宜。

虽然不知道消息的真假,但这种消息总是很振奋人心,让人看得到希望。

那段时间里刘刚、李明他们来到县里采购物品,隐约能闻见街上人家窗子飘出来的香喷喷的饭味。他们恐怕做梦都想不到这些粮食居然来自自己的老师。

只可惜粮食供应得很不稳定,卖了一阵之后又没了踪影,再过一段时间又恢复了供应,如此往复循环,让人捉摸不到一点规律。

托了郭爱国的福气,苏叶认识了一些很优质的客户。郭爱国拥有一张庞大的关系网,上到市长、县长,下到供销社的售货员都有。

比如清溪县派出所所长、清溪县革委.会书记、县长、c市百货商店采购经理、铁路局干事……要不是苏叶是正正经经地干事、买的是清清白白的粮食,否则都要忍不住动歪心思了。

……

日子一天天过去。

阮儒良的研究到后期停滞了一段时间,他忽然想亲眼观察红薯细胞分子,然而观察分子结构要用到电子显微镜。这种精密仪器阮儒良只有在外文报刊里见到过,它是一种非常先进的仪器,诞生没几年。阮儒良跑遍了几个学校都没有找到电子显微镜。

他告诉苏叶,“国内可能只有b大、清大两所学校有,即使有……”

也不会轻易借给别人用,它承担着更重要的科研任务。阮儒良只是一个普通的中专教师,正常的流程应是他向省里的科教司、打报告立项研究、申请使用显微镜,暂时不提能不能经过省科教司层层的批准,阮儒良可能会有麻烦。

苏叶没有想到在后世随处可见的光学显微镜,搁到这会居然成为稀罕的香饽饽?

她问,“非要看吗?”

阮儒良和她干瞪着眼,深思许久说:“算了,不是非看不可。我只是忽然想可以从我分子的层面去筛选我想要的性状,不用再盲目地花几年的时间,观察红薯的性状分离——”

几年?苏叶想也不想打断了他的话,节省时间是头等要事!

“阮老师别急,这件事包在我身上!”她拍了拍自己的胸脯爽快地说。

苏叶点了点自己的存款,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要给阮儒良买一个显微镜!这段时间阮儒良给予了她极大的信心,前阵子卖粮食获得的巨款让她敢想这件事。

她的确具备这个条件,首先陆思远在国外,她可以托他帮忙打听显微镜。其次她可以托关系去一趟港城,直接去港城购买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这会没有大批量生产,应该很昂贵,苏叶需要准备很多钱。

苏叶上次去京城,感受到了首都昂贵的物价。顾向前带她去下馆子,一顿饭花了三分之一的工资。苏叶马上拍板决定,她要把粮食往京城销售!

在c市苏叶不敢搞大动作,京城天高皇帝远,国安局再能查、能查到千里之外一个不起眼的农村教师头上?

不久,郭爱国和他的夫人拿着纸条又一次傻了眼。

夫妻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只见纸条上写着,“郭同志、方女士,不知道你们在京城是否认识可靠的同志,我们村秋天丰收了,囤了大量的粮食,正好有同志要去京城一趟,你们只需要给我们介绍介绍这些同志的联系地址,其余的交给我们就行。麻烦了……”

夫妻俩念完信后面面相觑,郭爱国心想:你们也知道麻烦?居然敢往京城伸手,胆子那么肥,咋不上天呢?但这回“泥材村”没有让他们牵桥搭线,只要给他们联系方式,绝不拖累他们。郭爱国心里随爱人骂骂咧咧,还是乐意帮忙的。

有能力的人请求帮助不是“添麻烦”,是送人情。只有猪队友的求助才是拖后腿,泥材村的农民是靠谱的队友。

他们这半年给郭爱国供应了很多的粮食,粮食不光填饱了他的肚子,连带着郭、方两家的亲戚都沾了光。吃得好、睡得好,精神头足办事当然精神爽利,单位里的苦活累活郭爱国都抢第一,再加上他平时善用“粮食外交”,半年下来拿了两个光荣。

加上上次郭爱国把自己的领导介绍给“泥材村”,领导解决了粮食问题,对他青眼有加。等年底单位的一把手调走,他就是新的一把手!

没有“泥材村”就没有今天的好事,这点小小的请求郭爱国当然要满足!郭爱国看开了之后,给对方办事就有了热情。

他写了一封信仔细地介绍了几个可靠的人,压在小巷青砖下。

但愿他们好运吧……如果粮食能够再降降价就更好了。

第97章 (微修)

京城。

姚春雨来到京城后, 用粮食换了很多金条。与c市情况不一样的是这里很缺粮食,有钱人也多,粮食有价无市。她轻松地换到了很多金条, 还换到了两个四合院。

“粮食换房子”这件事竟然是真的!即便姚春雨都不禁为之心动,经历过后世天价房价的人, 对房子有着超乎常人的执着。京城的房价高昂得足以压垮三代人,但现在她只需要花一点粮食就可以买到房子,甚至房子多得能挑花人眼。

今天,后海有户人家就要把四合院卖了换一百斤精细粮。先前有过房子挑花眼的经历, 现在姚春雨对它的热情已经淡去很多, 何况这套要一百斤精细粮。姚春雨皱皱眉头, 有点贵。但她听说是后海的院子她还是去看了一眼。

后海那边的地段好, 四合院修得很雅致漂亮, 明清时期文人骚客多住在那一片。

领她去看房子的是一个中年男人, 颧骨高耸消瘦,脸上露出诚恳而清淡的笑容, 笑容颇有点落魄凄惨的味道。他说:“这是我祖上传下来的院子,除了以前那些王孙贵胄的院子不能比, 我保证你很难找出比它更漂亮的四合院。”

这是一个三进的大院子, 四合院的主人在清代是京城的富商,为了附庸风雅特意从苏州请了工匠盖房子,门口的石碑是当年的进士题词,院子里挖了池子、修了假山,建了观鱼台, 姚春雨一看这个院子就喜欢上了它, 之前买过的两个四合院跟它一比,都被比到天边差得远了。

它的现任屋主是一个老头, 他拉长了脸说:“两百斤精细粮才换。”

中年男人担心姚春雨不要房子了,对着亲爹摇摇头,“爸,你让人家上哪里给你凑那么多粮食?”

两百斤精细粮这谁拿得出手,这一开口还不得把人吓跑了?他微微地冲姚春雨笑:“别听我爸的,一百斤就好。”

原来是父子俩意见不统一,换了别的院子姚春雨扭头就走人,但她着实很喜欢它,这套四合院漂亮得让她一眼就相中了。

老人沉着脸坚持地说:“这是我爷传给我的,跟你有个屁干系!少一斤都不行,没有我就不卖了!”

中年男人央求道,“爸您就别添乱了,孩子病了只想吃馒头,你说人快要饿死了,守着这套房有什么用?”

听到孩子,老人肉眼可见地松动,他心痛得宛如割肉般地掏出房契,房契递给姚春雨后整个人有点面如死灰样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