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5节(2 / 2)

加入书签

一般来说,古代的军械分四类。

第一类为远程投射装备,包括有大炮、投石机、弓箭,连弩。

其中威力最大的自然是大炮。

不过大炮也有缺点,那就是太笨重以及装填麻烦,所以一般也只做辅助性进攻,并不起决定性作用。

至于连弩,开创者诸葛亮,据说此弩一次可连发十箭,威力不小,后来有了大炮便被逐渐弃用。

投石机因为得事先准备足够多的圆石且还要运到现场,也有点麻烦,至于弓箭,虽然每人都可配备,但是对射术要求亦高,主要以数量取胜。

第二类则为近战兵器。主要有长/枪、戈矛、画戟等长兵器,以及刀、剑、铁鞭、双锏等短兵器。

第三类就是士兵的防卫武器。主要有盾牌、软甲、皮甲甚至竹甲。

在这个冷兵器的时代,士兵伤亡情况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披甲率,也就是有多少士兵身上真正穿了能防护的甲胄,若是有,则敌人无法伤及己方性命,而又可轻取对方性命。

最后一类便是辅助性的器械。比如云梯、撞车、狼牙拍、刀车等等。

谢良臣现在主要需要准备的东西就是弓箭和甲胄,另外近战类的兵器如刀、枪,还有辅助器械云梯和狼牙拍,前线守军也报了损耗,要求工部补充,而且数量也不少。

不过因为户部调拨的的银子不多,所以除了弓箭和甲胄之外,其他的东西他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能尽量为之。

至于大炮,朝廷要新修一门大炮的成本实在不低,因此很少造新的,一般都是补充弹药。

谢良臣逛完军械处,便对北方为什么会打败仗心底有数了。

步兵对上骑兵本就有天然的劣势,便如著名的鸳鸯阵,在对付倭寇的时候几乎战无不胜,且战损比极其变态,但对上机动性灵活的骑兵仍然效果不佳。

可见以传统的步兵对阵骑兵,若是一直采用原有打法,那么绝难取胜,若要取胜,则必须攻其弱点才行。

以谢良臣之见,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直接给我炸,几万吨、几十万吨的火药倾斜下去,敌人骑兵再强悍也是血肉之躯,难挡□□的威力。

不过这种打法一般只有土豪国家才行,而目前的朝廷是不具备这样的财政的,所还得从冷兵器考虑。

最后他想来想去,在看过了库中的材料以及户部的预算后,在军械里又另外加了一种小玩意送过去,那就是铁蒺藜。

这种铁蒺藜出现得十分早,在战国时便开始使用,它是一种三面带尖刺的角锥,只要朝地上一撒,无论它怎么滚动,永远有一尖刺朝上,可以刺穿马蹄,用来阻隔对方骑兵的快速进攻。

这种铁蒺藜中间还有可穿线的小孔,可用线连成一排,铺设和回收都十分方便。

这是计划外的东西,虽然在进攻上帮不上什么忙,但是对于敌军来犯,还是能起到一点迟滞和小规模杀伤的。

尤其是谢良臣还附上了小纸条,道要是有条件,可以在上面涂上毒药,若实在无毒,可放其生锈,且不必除之,杀伤效果等同涂毒。

他不知道前线的将军会不会听,不过把自己能做的事尽量做了而已。

于此同时,谢良臣也深刻的认识到了没钱什么都造不出来,为此他也向融景帝上了份折子,表示希望多开几座铁矿以及石矿。

当然,他这里石矿指的自然是硝石。

龙椅上的融景帝脸色依旧苍白,不过还是比那天大朝时好了不少,只偶尔几声轻咳显出他的虚弱来。

浑浊的双眼看向谢良臣,融景帝声音轻飘飘的,“谢爱卿的意思是,只要多采铁矿,北方便能重新夺回失地?”

这样的名头谢良臣可担不起,因此他立刻出列道:“回陛下,臣以为北方失利原因众多,但是臣以为,除了阵法、谋略和兵力之外,军械也很重要,不仅可以减少士兵伤亡,而且士兵作战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哦?方爱卿,你以为如何?”融景帝没说好也没说不好,而是点了兵部尚书的名。

方尚书余光扫了一眼谢良臣,这才出列朝上恭敬道:“回陛下,军械确然重要,尤其是对上北桑骑兵时,我方军士虽死命相抗,无奈对方兵强马壮,不少士兵都是白白送命,战况艰难。”

谢良臣听方尚书这话,就知他在寻机开脱战事不利的主观原因。

未免他全然推脱给工部,陈尚书也出列回道:“军械行辅助之职,若能尽量周全,确实是减少士兵伤亡的法子,便如铁甲和皮甲。”

这么说谢良臣道要开铁矿,就是想多造铁甲了,融景帝点点头,又问户部:“王爱卿,你以为如何?”

王霄看了眼站在殿中的三人,复垂下眸子,躬身道:“谢侍郎既称军械能提高前线士兵的作战效率,臣以为不妨让谢侍郎一试,只是采矿难免劳民伤财,就是不知工部对此有何打算。”

什么叫工部对此有何打算?陈尚书眉头紧皱,难不成王霄还打算让工部出采矿的银子?

虽是人力可征徭役,但是矿石冶炼却需熟练工匠,更要各种器具的原料,这些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若是陛下应允,臣相信户部定能调拨出银子,王大人又有何须推脱?”陈尚书淡声道。

陈尚书以为自己先下手为强了,哪知王霄根本不在意,无奈轻笑一声,直接表示自己没钱。

“陈大人却是想错了,户部确实无法调拨出多的银子来,毕竟以往诸事皆有惯例,凡银钱调拨几乎都是分了轻重缓急,如今北方战事吃紧,既有前线粮饷军费,又有黄河下游灾民等待赈济,实在无多余银钱。”

被堵了回来,陈尚书也无话可说了,毕竟这两件都是大事,尤其是后者,稍不注意就可能酿成祸患。

于是他也有点怪谢良臣多事,工部虽是不起眼,但也无大事发生,只要不出头,几乎没人想起他们来。

所以他只以为谢良臣是怕自己也像前任一样被迁怒贬官,所以才急着出头,有点不太高兴,觉得对方牵连了整个部门。

户部已经明确表示没钱,皮球就又被踢回了谢良臣这里。

照理来说,一般聪明人的做法是,再把皮球踢回去,明哲保身,不让自己担一点责任。

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老板高不高兴。

说白了,他们这些朝臣目前都是在给融景帝打工,只是职位不同,按前世职场比喻的话,尚书算是经理,侍郎算是副经理,而皇帝就是总经理或者董事长。

那么站在老板的角度,他会怎么看待下属?是只会整天踢皮球打太极,把事情推来推去的人,还是勇于承担责任,遇到问题永远都会站出来说我能行的人呢?

如果只打算在公司养老,确实明哲保身最重要,不过谢良臣还没打算养老,他想升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