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1节(1 / 2)

加入书签

她的毛病难解决吗?不难。

可是自己为什么要当好人做好事呢?喻雪梅配吗?

很快,两年过去,到了1978年。

这两年喻家发生了两件大事。

一是刚恢复高考的时候,明庭鼓励徒弟参加高考,白良果考上了省里的医学院,成了龙溪村第一个大学生。

另一件是,喻树勇和喻叶英退伍回来,一个分配在县肉联厂,一个在县文联。

喻叶英参军进文工团后,父女经常写信。

明庭在信里问她,是想留在部队,还是依旧对演唱感兴趣,希望以后当歌唱家。

喻叶英的回答是后者,她在文工团不但学习声乐舞蹈还学习了表演,但最最喜欢的依旧是唱歌。

所以明庭建议她三年义务兵后退伍,考音乐学院。

那里有最专业的声乐老师,可以实现喻叶英的理想。

既然妹妹做了决定,喻树勇也陪着她在部队当了三年兵,兄妹一起退伍。

因为两人有军功,分配的时候有优势,进的单位比较好。

喻树勇回来后,明庭和他深谈了一次。

这对兄妹,机灵劲儿都长在妹妹身上。

喻树勇更沉稳老实,一板一眼,优点是踏实肯干,缺点是不知变通,人不够灵活。

现在肉联厂是好单位,可是等市场开放,生产力跟上,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肉联厂的铁饭碗也坚持不了几年。

“之前你参军,是因为特殊时期,没有继续学习的机会。如今恢复高考,你想考大学吗?”

明庭问道。

“我记得你以前非常喜欢看历史书,现在呢?”

“爸,我已经25岁了。”

喻树勇笑着摇了摇头。

“肉联厂挺好的!再说,妹妹考大学,我要是也考,家庭开支多大?您辛苦了这么久,也该歇歇……”

“放屁!我很老吗?供不起你们吗?”

明庭一拍桌子,打断了喻树勇的话。

“哪儿来那么多叽叽歪歪的说辞,就说你想不想考!有没有喜欢的学校和专业?你小时候怎么吹牛的?说要当个历史学家,你不记得了?!”

“考上大学国家有补助,我也涨了工资。这几年你的津贴用光了?这么点儿小问题克服不了?不要找客观原因!”

明庭劈头盖脸的一顿臭骂,让喻树勇燃起斗志。

于是,兄妹俩开始了白天上班,晚上学习的备战复习生活。

喻家两个孩子都是铁饭碗,让大家羡慕不已,不少人来给他们提亲,被明庭挡了。

他也没谦虚,大大方方地告诉他们,两个孩子都是自己有主意的人,想考大学。

这话传到杨卫红耳朵里,她愣住了。

前世喻树勇因为家里出事,匆匆退伍,回来等分配。

他用津贴建了三间瓦房,娶了杨卫红,后来分配到另一个偏远的县城,进派出所当片警。

七十年代的派出所并不像后面那么吃香,片警是个非常辛苦的工作,没什么人愿意干。

加上工作的地方离龙溪村很远,交通不方便,又没有什么假期,杨卫红不愿意刚结婚分居两地。

她在怀孕后软磨硬泡地让喻树勇回了家,后来他们一直生活在龙溪村。

这回他被分配到县肉联厂,村里人纷纷羡慕,说这是好工作。

可杨卫红知道,再过几年,铁饭碗不如万元户,肉联厂的工作现在看着好,以后未必。

不过,得知喻树勇一边工作一边准备考大学,杨卫红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考大学那么容易吗?她和喻树勇当了一辈子夫妻,还不知道他?

这人死板僵硬,不懂拍马溜须,说好听是坚持原则,说难听叫冥顽不化!

他这种脑子能考上大学?

要是换成宁雨霆,他肯定能考上大学!可惜,命运捉弄人。

杨卫红叹了口气。

生了儿子后,公公带孩子,给她省了不少事。

宁爸给孙子起名宁一清,小名清清。

他空闲时间教孙子背唐诗,别看宁一清才两岁多,已经能背十几首唐诗了。

宁雨霆在县里的监狱服役,杨卫红每两个月会带着孩子去看他。

一开始宁雨霆不愿见她,见面后也会对杨卫红破口大骂,自从有了儿子,他变了很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