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4节(2 / 2)

加入书签

不过这种买卖的事,可不能将满意都写在脸上。

于是乎一行人又跟着牙行的人,去了另外两处院子观看,一处二进的,一处三进的,都是有这样那样不如意的地方。

晚上回家的时候,唐晓福就将现成的那几处院子,跟李氏和唐老爷。

“姆么,我看莫家那个三进的院子还挺好的,布置得雅致,而且里边经营的也特别好。并不是荒废了许久那种院子,咱们要是住进去,只要稍微的休息一下就可以了。”

李氏微微蹙着眉,手上不断地走着针线活。

“那院子听你说确实不错,二进的院子,也够大了,但是他要三百两银子,我留出来给二房买铺子的钱,这手中的银钱就没有那么宽裕了。不如咱们就买稍小的那个才二百两,虽然说只有一斤半,但是也够住了。”

唐晓福知道,李氏和唐老爷子平时日子过得仔细,做污染要花这么多银钱买铺子,肯定是有些舍不得的。

“姆么,银子方面的事情你不用担心,咱们一家子都住在那里边,我也应该出出力的。我想着那院子我们这边出一百五十两,也算是我和向北,为您二老尽尽心。”

那院子唐晓福跟赵向北也商量过,如今俩人手中不缺银钱。

赵向北之前留的唐晓福手中的金条还有很多。

至于为什么出一半,而不是全部是考虑到如今唐家没有分家,一大家子都住在一起。

如果试试都是唐晓福大包大揽下来,难保长时间会把大房二房养的人心大,到时家宅不宁,就得不偿失了。

唐老爷子一直在那边默默的吃瓜子喝茶,听到唐晓福这么说了,连连摆手。

“那可不行。买院子这种大事,哪里有让家中的哥儿出银子的道理,平白让人笑话。”

唐晓福知道唐老爷子是心疼自己,怕他在赵向北面前难做。

唐晓福闻言,故意收集脸上的笑容,有些委屈的说道:“爹爹,您说这个话就是拿我做外人了,这院子我也是要住的,一家人自然是谁有多的就多,伸一把手去年的时候山上的果树鱼池,大哥二哥也帮我不少,这银子也是我和向北共同商议决定的,您二老就不要再推辞了。”

两方又争论了好一会儿,还是唐晓福各种撒娇卖乖,手段尽出,唐老爷子和李氏这才摆下阵来。

事情确定下来了,上年就会到自个儿的屋里,便假借着屋子遮掩,将银子取了一百五十两出来,交给了李氏。

几人商量,明天赵向北跟着唐老爷子一起去县城,找唐老大,同那牙人去现牙过红契。

这办事都是赶早,没有赶午的。

一大清早的,李氏就起来了,烙葱花油饼,又熬了满满一大锅的羊肉萝卜汤汤。

把一家人都叫了起来,吃过早饭之后唐老爷子和赵向北就驾着骡车去县城了。

铺子里的生意,阳哥儿几个掌柜的干活仔细,唐晓福早已不需要担心,今儿就没有跟着骡车去县城,而是在家里面陪着儿子玩耍。

既然准备要去县城里边了,家中的二十亩地今年自然是要租赁出去的。

唐家放出去二十亩都是上等的肥田,村里边想要租用的人,那可是数不胜数。

这不刚吃过早饭,村里就有人提着鸡蛋上门来问这田地租赁的事情。

今儿来的是李大郎的夫钱氏,还有顾家三郎的远亲薛么么。

钱氏是个身材微胖的圆脸么么,性子爽直。

薛么么跟李氏的年纪差不多,但是为人能说会道的一双丹凤眼中,透出的都是精明之色。

薛么么:“哎呦,到底是当了举人姆么的人了,李么么这气色一看就好。听说您家举人老爷得到了府城莫大先生的赏识。你家三郎是有才学有本事,想来来年春围的时候也定能金榜题名。”

钱氏那边也是不甘示弱的猛夸了起来。

“我看看您家三郎肯定是要金榜题名的。不仅学识好,这人又长得俊俏,日后榜上有名,还不得找个官家的哥儿做夫郎,到时平度青云也指日可待呀!”

两个人都是人精,那说起话来彩虹屁简直是不要钱的往外蹦,人都是挺喜欢听好话的,但是李氏却更在乎唐老三。

连连谦虚的说道:“他一个小孩子家家的,可当不起你们这么多的夸赞,我看那孩子啊就是一门心思的喜欢读书,我做姆妈的自然都是依着他。至于他日后的婚事,他的先生可说了,要为他把把关,我可不敢随意的叉言。”

钱氏挤开刚想说话的薛么么满脸笑意的说道:“对对对,您这话说的对。这莫大先生是什么人呢?我可听说了是当时的大儒,那肯定是有学识有见识的人,有他老人家把关的婚事,那指定是错不了的。”

两人一顿天花乱坠的彩虹屁,只把李氏吹得晕呼呼。

唐晓福很怕这两位厉害的么么,直接就将李氏忽悠懵了。

于是呼救连忙上查,轻声说道:“姆么,两位么么喝茶,喝茶。”

前世连忙接过唐晓福手中的茶杯,看向唐晓福眼睛一亮对李氏说道:“到底是您家的哥儿养的精细,这福哥儿近几年啊,是越发的出,挑了生的娃娃也是玉雪可爱,聪明过人,一看就是学习的好苗子。”

唐晓福站在旁边听的,只感觉自己脚趾尴尬的能抠出三室一厅,连忙打了个哈哈退了出去。

到午后的时候这两位嬷嬷才离开,最后李氏决定一家分上十亩地。

租金就与村子里面大多数的人家持平,等到秋季的时候,租赁土地的人家,也会用一些粮食,来抵偿这部分租子。

这眼看就要尊重了唐家的人,在这个时候往外租赁土地,村子里边人得到了信儿,都在议论纷纷。

有人说唐家出了个举人,就不知天高地厚的,近年农人最根本的土地都租赁出去了,有人说唐家人心大了,这是要跟着举人飞高枝云云。

不过这些唐家都无人理睬,直到那边院子过红契完毕,唐老大又找人简单的修葺。

唐家人定下了举家搬迁的日子,这才在村里便摆了一桌席面。

倒也没有大办,只是请了最相熟的人家,算作告别。

这下所有人才知道原来唐家不声不响的,竟然在县城里边买了院子,而且是二进的大宅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