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45节(2 / 2)

加入书签

黄有功很尴尬。

祝真学领着他去烧水给社员们送水。

这好歹也给生产队垦荒贡献力量了。

如此一来黄有功轻松下来。

王忆本来觉得垦荒个五十亩新田不是大问题,他们和大寨村不一样,别看大寨村名声响亮,其实当时他们垦荒的时候人口很少,总共才一百多人不到二百人,所以花费十年时间才完成那些成就。

像天涯岛是大生产队,王家人口在整个县里都能排上号,他们光是户数就有一百几!

这样他寻思着,哪怕能动用的劳动力只有五百,那五百人一个冬天垦荒五十亩新田,等于十个人开垦一亩地,这不是简简单单的事?

有手就行!

但下午真开始干活了。

王忆眼神直了!

海岛怎么垦荒?他们要先开山,问山和石头要田地!

外岛的岛屿都是千千万万年形成的,无数岁月的积累,让岛上聚集了泥土。

但百万年的时光长度里,总会发生点山崩地裂的事情,导致岛屿上山峦崩裂,一些石头落下占据了土地。

他们要做的就是先把这些石头全给清理了,找到土地,然后再用打地机开垦土地。

这家伙工作压力可就来了。

他估摸着别说一个冬天了,就是一年能收拾出五十亩地来也算是好本事。

主要问题就在于找土地!

社员们辛辛苦苦的翻石头,有时候花费几天工夫翻下去,最终却翻出了山石层,这样就等于几天工夫全浪费了,得重新找一块地方再翻石头、再找农田。

王忆搞清楚这回事后当场就一个反应:

闹么?

这不是开玩闹么!

他赶紧开始开动小脑瓜子想歪脑筋,22年开荒的事他大概了解,那都是上大机器的,推土车、铲车、排石车等等,全靠机器来干。

这方面在82年是别想了,他不可能真弄一台汽车来天涯岛,影响太大,没法解释来路!

王忆挠挠后脑勺,还真是想到了一个主意:

岛上开荒的难点在于什么?在于不好确定田地位置,这样的话自己干嘛不去22年直接看看后来的天涯岛上都在哪些地方有新农田呢?

以生产队上下对农田的这个执念,王忆相信就算没有自己介入,那未来生产队也会开垦出新农田。

这事是肯定的。

因为王忆把22年的天涯岛都逛遍了,他记得岛上的田地比82年要多,只是22年农田都荒废了,他也没有重启农田的心思,所以便没有在意22年岛上到底都是哪里有农田。

有了这想法,王忆便放松下来。

他先跟着社员们收拾石头,有的用铁镐、有的用锄头、有的用撬棍,一块块石头被敲出来搬出去,堆积在一起很快摞起来。

王向红没干活,他游走在各个小队之间强调安全:“一定注意撬起的石头情况,有连带的不要随意乱撬,特别是邻近山的地方,小心山石滚落!”

开荒是体力活,干了半个钟头小队长们就吹响哨声示意休息。

王向红回到一小队给社员们分烟,一些汉子凑上来共同吸烟放松力气。

王忆去给秋渭水送水,问道:“累不累?”

秋渭水笑道:“不累,我小时候跟着我爷爷他们在农场开荒过,当时是在西北,那地方条件才苦、干活才累呢!”

王忆问道:“你们当时是去了西北呀?我没怎么听你们说过。”

秋渭水倚在王忆背上跟他摆了个背靠背的姿势,轻轻叹息道:“我爷爷不愿意提,以前我父母坟墓在那边,我爷爷还领我回去一趟,77年的时候迁回老家去了,于是我们就再也没去西北。”

有人听到他们的话后好奇的问道:“小秋老师,你还去过祖国的西北边疆?听说那里可美了。”

王忆正要制止社员们提及秋渭水过去相关的话题,秋渭水自己倒是不在意的笑了起来:

“嗯,我们农场当时在一条大河旁边,周围长了好多的野麻、梧桐、杨树、红柳。你们见过须要两人环抱的梧桐树吗?我们农场那边好多的。”

看到她侃侃而谈,又有人好奇的问:“你们在西北开荒土地?西北啥样?是不是不用像咱岛上这样撬石头?”

秋渭水笑道:“确实不用,那里石头不多,草多,要开荒就得锄草和砍树。”

“我当时就跟着我家里人锄草,那里的草特别密集,春夏秋三季都有蚊子和虫子,我最讨厌的就是牛虻,它们吸血太可怕了,很疼还容易造成感染。”

“小秋老师,给我们讲讲西北啥样吧,讲讲你们那时候怎么开荒的。”学生们感兴趣的围到她四周。

秋渭水抱着膝盖笑道:“好呀,我们当时是跟部队一样的编制,团、营、连、排、班,一层一层的安排任务。”

“当时活很累,可是大家工作热情很高,都会尽量的超额完成任务,如果谁白天无法完成任务,那还会晚上偷偷去干活。”

“我们开荒的地方隔着农场有段距离,每天干完活大家太累了,没人还愿意回农场,于是就会找平整地方拉起个帐篷,割来野麻铺好当床。”

她抬起头看向天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