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节(1 / 2)

加入书签

后面的易寒星不用多说,于复和柱子也知道她为什么猜人家是青帮或者南京政府的人,这必然是定期锻炼才有相应的肌肉的,而需要定期锻炼的人,除了自己这边的,也就是青帮或者南京政府那边的了。

“哦对了,其实也不能排除他是日本的情报人员。”易寒星突然想起来,于是提了一句:“只是我看他的脚,感觉应该不是。”

“日本人经常穿木屐,脚部会有一些变形,还容易扁平足,但是这人足弓很明显,而且他小脚趾的指甲有两瓣。”易寒星解释了一下。

“小脚趾指甲有两瓣有什么说法?”柱子不解地提问,于复也露出了疑惑的神情。

“不是所有人小脚趾指甲都是两瓣的,这是一种有遗传性的外貌特征。”易寒星解释着小脚趾指甲这一后世很多人都知道的常识:“这种特征在汉族群体出现的概率比较高,少数民族和东亚的外国人比较少见。”

于复和柱子都露出了一副竟然还有这种分辨方法的表情。

易寒星生怕自己把两人带进沟里,连忙解释:“当然这只是说大概率不是,但是不能排除他是日本人的可能,如果他真的是日本人的话,看他说话行事,应该是被重点培养的中国通了。”

“之前没听说过这种说法,说起来我还以为大家的小脚趾都是两瓣的,原来还有人不是?”

“那您平时可以关注下街头那些力夫们的脚。”易寒星笑了下。

“那那个男学生,你是觉得他哪里不对?”于复追问。

因为他拿的小册子不对啊!易寒星心想,我能说这是我穿越前读的小说告诉我的吗?!那个男学生拿的小册子在民国文抄公小说里面有出境,就是一个非常向工农党靠拢的学生组织做的啊!

然而易寒星只是看到了封皮的名字,这名字还特别正常,不能作为向于复和柱子解释的理由,于是易寒星开始苦思男学生的破绽:“这个嘛……”

第4章

既然敢提男学生,易寒星自然是不害怕于复等人追问自己为什么知道。

毕竟虽然按理说自己才来上海,不应该也不可能知道他小册子里写了什么,但是实在不行就说册子纸张不好,隐隐透出来的字被自己看到了。

但是同时,易寒星也有别的想法:“他袖子里揣着个小册子,经常会伸手摸一摸。”

“也许是因为放了钱呢?”柱子合理推断。

“神色紧张,确实也像是怕人偷钱。”易寒星说着:“但是书的轮廓很明显,册子封皮是字母不是汉字,如果不是见不得光的书,这些男学生应该是直接拿在手里,而不是学老一辈放到袖子里。”

“何况学生服的袖子本来设计出来,就不是适合放书的。”

“这也只是你的猜测罢了。”柱子说道。

“有疑点不就够了吗?”易寒星说着,还不忘提醒:“而且黄包车夫看起来是为了那男学生来的,他听我读书的时候,还和边上的人闲聊,说这里读书识字的人挺多的,旁敲侧击有没有学生经常在附近出没。”

这也是易寒星要在晚上和于复与柱子提起此事的原因。

按照易寒星对于小说的记忆,这些爱国学生在剧情中是被抓捕了不少,虽然有扛不住刑讯倒戈的,但也有不少铮铮铁骨的青年人,好在和组织有联系的只有其中一两个领导者,因为未被抓捕,没有让工农党的地下组织受到破坏。

国难当头,这些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人都是抗战的财富,如果有机会的话,易寒星还是想让组织上有所警惕,防止国内这些内耗。

于复听了之后,明白了易寒星的潜台词:“我这边会和省委汇报,看是否是其他线条发展的爱国学生。”

听到于复这话,易寒星也放心了下来。

听易寒星一通分析之后,于复原本只是听沙洲说易寒星的能力,还在将信将疑,此时却完全放心下来了,这女娃娃年纪虽小,但确实挺厉害的。

这么想着,于复也不吝于先做好自我介绍:“我的身份你应该听沙洲同志提过了,我负责上海地区运输线,主要转运爱国爱党人士捐赠的物品,以及采购一些紧缺的木仓弹和药品,主要是为大别山、皖南赣北、苏北、浙南等地活动的同志们提供后勤支持。”

“我代号云帆,这是我的警卫员,代号苍鹰。”于复说着,柱子对易寒星点头致意。

易寒星回以颔首。

“夜芒同志,欢迎你加入上海党组织!”于复伸出了双手。

易寒星代号夜芒,取得是谭嗣同《冬夜》中的“寒星动有芒”,虽然这个世界不再有这个名人和这句诗,但是易寒星也想试试,自己这颗异世界的寒星能不能像是夜里的光芒一样,做一些微小的贡献。

易寒星双手握住于复的手之后,又和柱子握了握手。

“这次你的任务,组织上应该有和你说明,这里我详细给你说说。”做完身份介绍之后,于复开始进入正题。

易寒星也严肃了神色。

易寒星这次的任务主要是帮着根据地转移人员,在人员转移完成之后,按照安排,易寒星就可以专心去读书了。

这次人员转移,本来走于复一直以来运输物资的线路就可以,但是棘手在于,在人员转移之前,他就被以前的同学认了出来,于是受到了上海方面和南京方面的关注。

怎么将一个饱受关注的人员悄无声息地转移走?这显然是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所以于复才打报告,要求组织提供一个短期内可以和需要转移的人员多次接触的人,方便工作的开展,最好这个人只完成这一项工作,而不是后期需要长期作为情报人员使用,这样更加不引人怀疑。

于是,经过对比挑选之后,易寒星就成为了这个任务的完成人。

于复和易寒星要转移的人员是一名武器设计专家。

按照党中央的规划,工农党组织也需要有自己的兵工厂,虽然后世游击队之歌说“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但是这显然只是激励士气的歌词罢了。

任何一个组织要守地盘搞建设,都不可能完全没有自己的兵工厂。

这名武器设计专家,就是旅欧党员发展的工农党员,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博士生,在党内外多方帮助之下,带着国外先进的知识,打算回工农党大后方支援兵工厂建设的技术专家之一。

本来该专家在上海下了国际游轮之后,应该休整一下就利用于复这里的运输线去往华东地区的根据地,再想办法转运至陕北,但是谁知道点背的就是,他只是休整期间出旅店吃个饭,就被以前的同学认了出来。

单纯碰到同学,那也只是他乡遇故知,执手相看叙旧,但是架不住这同学他在南京政府混地风生水起,并且特别积极地要给武器设计专家引荐上海地区的官员学者们啊!

武器设计专家既不能强硬拒绝同学的“好意”,也不能撒谎说自己在德国攻读的专业(很容易被揭穿),于是顿时成为了多方面关注的“人才”。

要是武器设计专家学的是什么文学哲学外语政治,那可能组织就让他顺势潜伏下来,当个在南京政府提供情报的钉子了,架不住他学的是武器设计,情报再重要,哪有实打实的木仓火包重要呢?!

用后世的话说,那就是不管日本如何智计百出,也架不住美国一颗“小男孩”,木亥实力是现代大国实力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