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节(2 / 2)
“恭喜啊寒星!”萧疏和周毅之说道。
“同喜同喜。”易寒星说着。
如果说易寒星这个第一名有占后世眼界便宜的嫌疑,那么萧疏和周毅之则是实打实的第一名了,有的人考满分第一名是因为她正好会这么多,有的人则是因为满分只有那么多。
“我们两居然是同一时间交卷的吗?”等激动过去之后,易寒星才反应过来,惊讶道:“不然怎么会并列第一?”
明明自己走到观众席的时候,周毅之已经在等自己了啊?易寒星不解。
“咱就是说……”萧疏用易寒星带歪地口癖说道:“你有没有考虑过,周毅之会等你的原因是因为他先走到我们的位置,他走得快的原因是因为你们腿长不一样?”
易寒星:???!!!“萧疏!!!”
闺蜜和损友的相互转化十分丝滑,只差一个话题的距离。
在众人哭过笑过闹过之后,颁奖典礼终于到来。
“不知道我们有没有升国旗这个环节啊。”有学生紧张说道。
“听说是没有的。”另外的学生回答:“不像体育比赛,我们只有个人颁奖,没有国家奖项的。”
“还好我早有预料!”另外的同学说着:“我带了国旗!到时候我们拿上国旗合影~”
“你可真是个小机灵!”众人纷纷夸赞,哪怕是遗憾自己不能披上红旗的易寒星,也觉得拿着国旗结束第一次国际奥林匹克中学生竞赛,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在现代自己连省队都进不去,民国却当了世界第一!要是当年能有现在这种学习劲头,何愁上不了顶尖名校?
易寒星感叹的时候,周毅之已经发现了她的走神,无奈带着她上了台接过金牌,让记者拍照之后又带着易寒星回了座位。
等易寒星反应过来的时候,奖牌已经领完,眼看着已经开始银牌的颁奖,易寒星偷偷地咬了金牌一口。
一名外国记者恰好拍下照片,快门声让大家直接把目光注射了过去。
被众多人注视着的记者摆出和善的姿势,解释道:“我是奇闻异事栏目的记者,刚刚看到这位同学咬金牌的举动很有意思,所以才拍摄了一张照片。”
记者这话一出,萧疏立马不可置信地问易寒星:“寒星你偷着咬金牌了?”
易寒星倒是不想承认,毕竟金牌上又没有牙印,可是记者手里有证据……寒星只能点头。
“你为什么会咬金牌啊?”萧疏实在是想不通。
“我就是想看看它是不是纯金的……”易寒星总不能说自己想到穿越前奥运,热搜抱出来有国家拿金含量极低的合金金牌滥竽充数吧?寒星举起了金牌:“它确实不是纯金的,不知道这个合金的含金量如何。”
“金牌重要的是含金量吗?!是荣誉啊!”萧疏表情绝望地一拍脑袋,往后一躺:“恭喜你,梅开二度,喜提奇闻异事栏目二轮游!世界人民都会记住你的!”
易寒星:tat
第145章
通过萧疏的话语,易寒星认识到一件事情:这个时代,还没有人会咬金牌。
这也就意味着,自己很可能真的会上奇闻异事!
难道自己的沙雕要闻名世界了吗?易寒星想着。
周毅之左看看稍微有点抓狂的萧疏,右看看沮丧已经具象化的易寒星,忍不住带着笑意安慰道:“其实还挺可爱的,应该很多选手都想知道金牌是不是金的。”
“但是会在公众场合咬一口看看的只有易小姐。”萧疏补刀。
易寒星:算了,一回生二回熟,咱和奇闻异事栏目又不是第一次合作了。
虽然这么安慰自己,易寒星的表情仍然出卖了内心。
在领完奖牌的第二天,易寒星果然看到了最新的报纸上有着自己的照片。
很好,这下世界闻名了!看看记者写的这些东西,什么叫做来自华国的学生好奇金牌是否由金子做成,所以咬了一口……这标题往上面一放,易寒星恨不得连夜扛着火车离开。
连夜离开是不可能的,大家滞留在参赛地,要等一个月也不一定有一次的轮船。
“你应该庆幸写报道的记者不是种族主义者。”赵教授也在教育易寒星:“不然今天这篇报道就是中国学生没见过金子,见钱眼开了。”
易寒星:……因为国家不够强大,咬个金牌都可能会有不良记者给我上纲上线?
其实不怪记者大惊小怪,这时代的运动员们比较矜持,即使好奇也都是回去偷着看是不是金子,哪有像易寒星这种直接在记者眼皮子底下咬的?
报道的记者扪心自问,自己如果拿到金牌也会咬咬看,但是肯定不会憋不住在场馆就偷咬。
为了感谢易寒星送到自己手里的新闻和稿费,记者的描写还是偏正面的:可爱的冷启动小姐在拿到金牌下场之后,并没有注意到记者的镜头,藏在她身材高大的同伴身后试着咬了咬金牌,正好被记者拍摄下来。
易寒星:……冷启动这个外号和我分不开了是吧?
赛后滞留在欧洲的时间里,很多大学都向这些获得了奖项的中学生们抛来了橄榄枝。
虽然萧疏和易寒星是本次大赛最出风头的两个人(易寒星:我的风头不说也罢!),但是在大学邀请上,两人就远远比不上队伍中的男同学们了。
当男同学们再次被叫去和某某大学的某位教授面谈的时候,萧疏气呼呼地说道:“他们是不是瞎啊?”
来自延安的女同学安慰道:“有些外国大学是这样了,他们自己国家的女学生都几乎不收,更别说我们这些华裔女学生了。”
“有些国家的性别歧视远比现今的华国要严重。”易寒星也劝道,直到现在易寒星还记得,哈佛耶鲁这些美国高校,也是到1950年以后才真正实现男女同校,男女学生才享有同等教育,易寒星当年参观的时候看耶鲁校史,直到1968年,耶鲁都还是一所纯粹的男校。
在现在的美国,女人想要获得大学学位,很多会选择史密斯、韦尔斯利之类的贵族学校,这些学校基本没有理工科类的专业,而类似哈佛附校的女校中则是很多牧师、医生、律师、教师这些中产家庭的女儿,身为附校,她们想要进哈佛的实验室,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对于理工科的教授来说,女学生就不在他们的招收范围内,整个实验室除了打扫卫生的阿姨,一位女性都不会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