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节(2 / 2)
郑通一想,顾明东不去是好事,他要是真的进了饼干厂,那地方距离上河村那么远,十天半月都不见得能回来一趟。
到时候他们的交易就不那么稳定了。
再者,明天整个生产队的目光都落到招工上,顾明东请假去黛山市也就不显眼了,到时候更好糊弄过去。
两只老狐狸对视一眼,都觉得明天这日子不错。
郑通笑着说道:“明天不错,明天是个万事皆宜的好日子。”
顾明东挑了挑眉,提醒道:“老爷子,在我面前就算了,在外头可注意些,否则你就得被打倒第二次了。”
郑通立马说:“也就是在你面前,在外头我就是个糟老头子。”
第二天一大早,除了顾四妹和双胞胎,老顾家其他三个人都收拾整齐要出门了。
顾三妹忍不住问:“大哥,你真的不去试试吗,万一进了呢?”
“不去,我今天还有事情。”顾明东一口回绝。
“什么事情这么重要,就不能等等吗?”顾二弟也问。
顾明东忽然说了句:“我去一趟你们嫂子家,看看他们。”
“嫂子家?”兄妹俩面面相觑,都怀疑自己听错了。
李丽娟是个好嫂子,但她嫁过来之后就跟娘家断绝了关系,逢年过节都不走动,她活着的时候从来没带丈夫和孩子回去看看。
当时她过世的时候,是写了一封信寄给娘家,但那边也没来人。
如今人都死了两年了,他们家大哥居然提出去黛山市看望。
顾三妹试探着问:“大哥,嫂子娘家那边不是断了吗,他们能欢迎你?”
顾明东只说:“我左思右想,总觉得别的事情可以不管,但你嫂子的死讯总得送到。”
“当初他们也没回信,说不准就是那封信寄丢了,所以我得去看看。”
这么一说,倒是也算合情合理,毕竟这年头信寄丢的情况也不少见。
涉及到去世的嫂子,顾二弟和顾三妹都没再劝。
出发的路上,老顾家兄妹遇上不少同行去参加招工的人,顾三妹跟顾保家顾卫国一道儿走,到了镇上跟孙淑梅汇合,四个人再一起去参加考试,倒是不必担心安全。
在岔路口,顾明东就跟他们分开了。
这一次,顾明东没专程找车,而是等到了短途客车。
这还是他第一次坐这个年代的客车,四面透风不说,客车压根没有超载的概念,人挤人也就罢了,甚至还有人把鸡鸭鹅都带上来的。
幸亏这时候天气冷了,要不然那味道想想都觉得崩溃。
客车走走停停,差不多三个小时才抵达黛山市。
下了车,顾明东忍不住舒展了一下筋骨,这才觉得活了过来。
他从口袋中翻出两张纸,发黄的那张写着李丽娟家的位置,另一张新一点的是郑通孙女的住址,巧合的是,两个地址距离并不算远。
在原主的记忆中,李丽娟跟娘家的关系极差,在家也不喜欢提起娘家的事情。
但临死之前,李丽娟寄出去那封信后,又将娘家的地址写下来,交给了原主。
只可惜原主沉浸在丧妻之痛中,又怨恨李家的人绝情,连妻子临死都不来看一眼,从未想过联系他们。
上一次来黛山匆匆忙忙,顾明东压根没来得及去,这一次他倒是想去看看。
一路问着人,顾明东很快来到了一片家属楼。
黛山要比溪源镇繁华许多,工厂也多了许多,成片的家属楼堆在一起,一走进去就能听见熙熙攘攘的声音。
这边的家属楼已经有些年头,这个点正是午饭时分,能看到不少人在家门口生煤炉子做饭。
【13栋,2单元,202】
顾明东没有冒然靠近,而是站在转弯角的地方往里头张望。
202门口也摆着一个煤炉子,上面压着一个锅子。
一个四五十岁的女人从屋里头走出来,她脸色黑黄,像是干体力活的工人,身上还穿着一件工服,眉间有一个大大的川字,瞧着像是常年因为什么事情苦恼。
掀开锅盖看了看,女人就端着锅子直接进去了。
那就是李丽娟的亲生母亲。
原主只在李丽娟带他回家,说要结婚的那一天见过一面,他们当天打完结婚证,李丽娟就直接带着行李跟原主回了上河村。
顾明东靠近了一些。
202敞开着门,屋里头传出来李家人吃饭的声音。
有个年轻的男人在抱怨:“怎么又是青菜粥,每天喝粥我干活儿都干不动了。”
“家里就这个条件,爱吃吃,不爱吃你就自己花钱去厂里头吃。”李母说道。
男人又说:“妈你做饭的手艺不行,以前我姐在的时候……”
“什么姐,你没有姐姐,我也没有女儿。”李母猛地拍下了筷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