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大理寺后街的小食肆 第18节(1 / 2)

加入书签

临安人舌头灵,没有不识货的,光几个熟客就把溪鳗吃得七七八八,除去眼下要做的一条,缸里还余下一条最大的。

钱阿姥瞧了眼,有些犯愁,这条鳗鱼肥硕,近乎半丈长,少不得要做席人家才肯要。

若是养了多日,养瘦了倒是亏得少,养死了岂不倒亏!?

鳗香和梅干菜的香气渐渐充斥了整个后厨,钱阿姥留了一点小火慢慢收汁,渐成焗烤之味,让梅干菜吸了鳗鱼的黏糯,也让鳗鱼得了梅干菜的馥郁。

这道菜一上桌,主的辅的食材,都是没有,概没有一丝剩下的。

昨个新杀的两只水鸭,用酱油、蜜糖、酸梅卤了,皮肉滑嫩,甜酸入味一股果子气,好吃的吮指。

三两下就卖得只余下一只肥腿,晚市又有客人听了介绍要来买,钱阿姥还想恭喜客人走运买到最后一份,岑开致却说有人订了。

钱阿姥还以为是熟客订了,歇了市,却见她用油纸裹要送去给那文婆子,真是把一副心肝都疼抽。

钱阿姥本以为自己已敬过仙,岑开致此番进门就不必再给供品,却没想那守门的小童把鼻子一歪,就要关门,幸好缝里挤进鸭腿,滋出一股香气,这才引得门大开。

门开却撞上两个人,双方齐齐一愣。

“是你。”嘉娘有些不自在的抿了抿头发,恨不得往里藏一藏。

岑开致略略一笑,她挽着个钱阿姥,老妪迷信,来这也不奇怪,可嘉娘年纪轻轻,衣食无缺,双亲齐全,来这问什么?

岑开致并没有窥人私隐的毛病,往边上撤了一步,容嘉娘先行。

嘉娘与她颔首致谢,倒是身后侍女用鼻孔看人,“哼。”

岑开致不明白自己何曾开罪于她,实在是莫名其妙。

连嘉娘也不甚清楚,上了马车蹙眉问她,“人家带着个老人还让了路,叫你这样哼来哼去,嫌鼻子不够大吗?”

“娘子您不知,这厨娘与泉九那些个交好,他们总去她的食肆吃喝,想来是一个鼻孔出气的,既如此,咱何必给她好脸色?”

东海商行的大管事是杀蕃商的凶手,这个消息早就传开了。

东海商行总有近半生意是同蕃商做的,如今一个蕃人也不见,余下汉人买卖也寥寥无几,勉强谈成几桩,佣钱被压了又压,连伙计都要倒贴养活,日日开门时,还要留心门口无有屎溺。

如此这般,可不要将江星阔泉九一干人等恨煞!侍女自以为是,却不料并没讨着嘉娘的好。

“一码归一码,你少给我结仇,还嫌自家太清净吗?”

钱阿姥见岑开致回眸看嘉娘,神色有些疑惑,就道:“听说仙婆算孕事也准得很,这小娘子是不是久婚未孕呐?”

“求子不是该去观音庙吗?”岑开致有些不解。

“仙有仙道,鬼有鬼途。”引路的小童道。

“也不怕求得鬼子?”

“人总是鬼魂托生,若是鬼子,还更精乖哩!”

真是人活一张嘴,怎么说都行。

不过这话倒也不算小童强辩,一般妇人临盆若逢鬼节,便是忍也要忍过去。可岑开致也曾听说过某地有俗,并不厌鬼节出生之子,正如小童所言,喜其精乖有本事,能逃过鬼门。

也亏得文婆子能在闹市之中找到这间僻静宅邸,前门出去是条狭长里弄,后门接河。

这河经过佑圣观,文婆子家宅在下游,一河信徒供奉的香火,也比不过这宅子里熏人呛鼻的烟气。

今晚月明,可屋里闭塞,帷帐沉沉,像是从未洗过,满目皆是诡异的血色。

钱阿姥紧紧抓着岑开致的胳膊,喃喃道:“夜里瞧着更吓人了。”

小童倒是一副先生口吻,“噤声!”

钱阿姥够做人阿太的年纪,还被如此训斥,不由得惴惴。

漆黑八仙桌上立着一只红烛,文婆子老得都看不出年岁了,脸皮一层摞一层,下巴堆叠沟壑。

在这屋里更是憋闷,岑开致没忍住轻 咳一声,引得文婆子翻了眼皮瞪她,眼珠上满是白翳,果然这种窥听鬼神的差使,非天残地缺不能为。

“丧父缺母,杀夫祸妻!”

岑开致劈头盖脸遭了一句骂,倒还淡定,挑眉道:“倒准。”

后一句且不细论,阿爹身故,阿娘改嫁,的确吻合。

“近日总梦见阿爹,却又无嘱托,特来一问仙婆。”

话音落下渺无声息,钱阿姥轻碰了碰她,岑开致做恍然大悟状,将银子投了进了一只骨碗中,随即报上生辰八字。

文婆子眼皮不停颤动,颠了一阵,再睁开双眸时,却是一双再寻常不过的褐瞳。

岑开致牢牢盯着,就见自己的身影坍缩在瞳仁之中的一点红蕊里,似被地狱烈火裹挟,文婆子张口露出满口黑牙,哑声道:“阿致,你可知错?!”

声调仿佛中年男子,这一句呵问倒让岑开致神思澄明起来,她垂下眸子,掩住怒意道:“阿爹何意?”

“害夫至此,我在底下无颜见他。”

“他死在桐乡,葬在城郊,与阿爹和干?”

“明州西望,咫尺之遥。”

“我明白了,回明州将阿爹坟头调个方向就是。”

该说是文婆子还是她爹,噎了一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