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6节(2 / 2)

加入书签

怎么眼前这棵东西看上去这么古怪,也不像树,可是又比她高。

见宣瑶呆立在原地,世子上前低声问道,“瑶瑶,怎么了?”

“哥哥,你认识这个吗?”

宣瑶也同样小声地问着,看上去还有些不好意思,毕竟她好像真的不认识,或许哥哥会知道呢,毕竟哥哥这么聪明。

世子却是看着她手指的方向,那里分明是一小片空地,他还以为是宣瑶同他玩笑,但是见她这么认真的样子,不由得惊疑起来。

也是,瑶瑶一向不是喜欢搞怪的性子,是不会随意扯谎的,那么就是说,眼前真有什么他看不见的东西了?

太子站在一旁,虽然没听清楚他们二人在私语些什么,但是见他们站在那里,心里还是觉得有些奇怪。

“你说的这东西是什么模样?”

宣瑶听到这话,还有些不解,这东西不是就在这儿吗,为什么还要问她长什么模样。

不过她还是很老实地回答着,“就是长得有些古怪,比哥哥还要高一点,长长的杆子,上面还有好多细长的叶子垂着。”

“啊,下面这里还有长得不一样的,就这么高,”她比划了一下,还没自己高,“看起来没有能吃的,像是草叶子一样。”

听得对方这样仔细的描述一番之后,世子又仔细看了眼前的空地一番,却还是没看见什么东西。

太子这回倒是听清楚了宣瑶的话,他和世子面面相觑着,一照眼,两人便明白了,对方也不知道眼前有什么东西。

世子心中升起一阵古怪的安心来,还好,他还以为是自己出了什么毛病呢。

几人不由得将视线转回姜虞身上,却见对方粲然一笑,抬手将宣瑶唤来,“你看见了这些东西吗?”

宣瑶这时候仿佛也意识到,好像是自己出了什么状况,太子和哥哥都看不见,只有自己看见了。

但是这毕竟只是一株植物,还好不是什么神神鬼鬼的东西,因此她虽然心中忐忑,但是还算镇定地点了点头,“是,国师大人。”

下一秒便见姜虞朝着那儿一挥袖,然后世子和太子再转过身去看,便见到原本还是空地的地方,突然出现了几株正如宣瑶所形容的那种植物。

这一阵仗让世子不由得退了一步,神色间有些震撼和惊讶,难道这就是国师一点即长的仙术吗?果真神异。

不,不对,瑶瑶先前说她见到了这东西,那必定是本就在这里的了,难道会是什么障眼法之类的吗?

世子一瞬间的震惊之后,便立刻联想到了这许多事情,心中对于国师的态度又敬重了几分。

之前的态度其实大部分都是因为听来的那些不知真假的消息,以及皇帝和太子那样恭敬的态度,才让他也比对着尊敬对方。

但是这一刻,他是真实相信了,对方是真有实力的,起码这么一招,就没有人能展现出来,他方才可是左看右看,仔细端详着,都没有发现什么问题的。

姜虞却没有管他们想些什么,只朝着宣瑶点了一点,“看来,你与我确实有些缘法。”

“也是与它们有缘,”她指着显现出来的那几株玉米,和底下矮一些的土豆。

“既是如此,那这两样东西,便给你吧。”

宣瑶还不知道这两样到底是什么,但是既然这个漂亮姐姐送给自己了,她自然也乐滋滋地开口应下了,“是,谢谢国师大人。”

虽然如此,但是其实还是有些遗憾,不知道这两样东西是做什么的,能不能吃。

她怎么觉得看起来不像那些果子好吃呢,难不成要啃上面的叶子吗?也不知道这个叶子好不好吃。

吃货的脑袋一下子被这想法占满了,一旁的世子看她这副样子,就知道她是又走神了,上前拍了拍她的脑袋,朝着姜虞道了歉。

? 第81章

“抱歉, 是舍妹失仪了。”

姜虞却是一副并不在意的样子。

宣瑶这时候仿佛回过神来了,看样子也知道自己又走神了, 有些脸红, 开始想着要怎么转移话题来。

“国师大人,这些也是什么果子吗?”

她有些好奇,此话一出, 一旁的太子和世子也不由得静下来,想听听国师怎么说, 毕竟他们其实也很好奇这件事,更想知道为什么自己看不见这东西, 却只有瑶瑶能看见呢?

姜虞笑着, 深藏功与名,当然是因为我给你们俩单独开了视觉屏蔽, 让你们看不见眼前的东西啊。

她这些日子里来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积分, 甚至足够兑换两种作物,因此她经过一番思虑之后, 还是决定将土豆和玉米兑换出来。

之前的稻种虽然产量是很高, 但是限制也不少,基本只能在南方水源丰富的地方种植,不然的话就会很影响产量。

因此她原本打算的就是兑换一些高产又耐寒的作物,如此正好互补。

而土豆极为耐寒耐旱, 甚至可以在海拔极高, 坡度极陡, 贫瘠的盐碱地种植,生命力极其顽强, 非常适合那种没有良地, 到处是贫瘠土地的高寒山区。

玉米同样如此, 也是比较耐寒耐旱的品种,并且和水稻小麦一起并列世界三大粮食作物,同样也是个好选择。

只是东西拿到了之后,要怎么拿出来又成了一个问题,毕竟她总不能说自己心情好,所以将这个东西赐下来吧。

正巧她听说这次入京的昭王似乎在打听那个水稻的消息,估计就是想找到什么适合种植在昭地的作物,发展一下当地的农业吧。

而她也了解到,昭地正是属于比较贫瘠的地方,很多粮食在那里很难种植出来,产量也不高。

正因如此,这样贫瘠良田稀少的地方,人口也并不是很多,还是这几年昭王大力发展起经济来,来往客商多了,那里人口才多了些。

但是农毕竟是百业之首,总要让人们有足够的饭吃,有地种,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昭地,不然的话,何必要往那儿去呢?

因此昭王也同样在想办法,也尽力在当地发展水利设施,甚至还造出了一些能汲水上山的东西。

世子同样也知道这个问题,也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只是这实在是个大难题,从古至今也没人知道,该怎么在这样的荒地种出东西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