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4节(1 / 2)

加入书签

他走过去, 拉了拉她的衣领, 将她的暴露在冷风里的后颈遮上。夏知予吓了一跳,猛地扭头,看到许京珩的时候才松了口气。

她手里捧着手机,看样子是在回消息。越过肩颈,他清楚地看到聊天界面,不是和他的聊天界面,而是厉修文的。

心里醋得很,但他从来分得清主次,这事可以放到之后再谈,因为他发现他的女朋友现在正受某些问题的困扰。

夏知予把手机揣进兜里,抬头问他:“你怎么来了?”

许京珩走到她面前,蹲下,将她领口处没扣好的牛角扣一一扣上:“坐这儿多久了,扣子也不扣,冷不冷啊?”

夏知予往右挪了挪,给他腾出位置:“没多久。就坐了一会儿。”

“刚从新闻学院出来?”

“嗯。”她轻轻点头,情绪显然有些低落。

看来新闻学院没打算给个妥当的说法。

“能跟我说说情况吗?”他不清楚夏知予在跟厉修文聊什么,但他总希望,夏知予如果碰上什么事,作为第一顺位,他能第一个知道:“当然,如果你不想说,那就不说。怎么舒服怎么来。”

夏知予看着坐在身边的少年,眼神干净又澄澈。一如初一国旗下讲话那般,直面寒风。那时候,她只敢站在主席台下悄悄地看他,从不敢奢望有朝一日,台上的少年能成为自己的男朋友。

她太知道这份感情有多么来之不易,这是两人在一起的第一天,因为足够珍视,所以她不敢轻易地向他传递一些负面情绪,怕给他添麻烦。

暗恋成真本来就是从天而降的惊喜,她很怕哪一头,上天突然从她那儿收回这份惊喜。

“但如果...你被我发现你只是因为害怕给我添麻烦而选择不说...”他伸手,轻轻捏了捏她的下巴:“你看我怎么让你开口。”

动作很轻,一秒就松手。

夏知予却有些怔忡,怎么这人,永远都能猜透自己的想法。

心里被暖流充斥,她壮着胆子,环住许京珩的胳膊,往他那儿靠了靠,试探性地问他:“我觉得我已经很勇敢了,我只是在捍卫自己的权益对不对?”

“嗯...”许京珩抵着她的脑袋,好想在想些什么。半晌,反问她:“你知道莎士比亚写过一句话吗?”

夏知予没说话,安静地等着他的回答。

“他说别替缄默辩护,因为你有力量。我的女朋友又勇敢又有力量,我实在不知道她哪里做错了。”

她鼻子一酸,有点想哭,额头抵上他的肩:“许京珩,你怎么这么温柔。”

虽然不是什么腻死人的话,但她发现,自己受许京珩的影响,慢慢地也会说一些甜言蜜语了。

“这就让你觉得温柔了?”他揉了揉她的脑袋:“你男朋友呢也写过一句话。哪有什么与生俱来的温柔,就像机关,总有一个触发机制。而那所谓的触发机制,不就是你吗?别的啊,都不灵。”

“什么时候写的,我怎么不知道?”

“刚写的。”

夏知予算是知道了,理科生缺乏浪漫细胞就是个伪命题,许京珩那张嘴,说起情话信手捏来,她一每天跟文字打交道的文科生都比不过。

然而听了许京珩这样一番话,她积压在心里的阴云被人拨开,突然有了倾诉欲,那些备受困恼的难题就没那么难于说出口了。

她记得大课间的时候,自己带着解决问题的态度敲响院长办公室的门,原以为学院调查结束,终于要公示处分结果,推门进去,才发现情况不如她预料的那般顺利。

里面站了不少人。

有当事人,还有当事人的父母,辅导员。

他们看到夏知予的时候,当事人的母亲膝盖一软,差点要给她下跪。夏知予搀扶住了,却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吓了一跳。

“姑娘,我知道我们阿汇做错了事,偷拍你,是他的不对。但是你看他现在这幅模样,教训也吃了照片也删了,姑娘,我瞧着你就是个心好的,你就当做做好事,给他个改正的机会行不行。”她语气中带着祈求,费心竭力地替自己的孩子周旋:“退学和公示怎么了得,他好不容易考到这么好的学校,一公示出去,他人都不用做了。”

夏知予茫然地看向院长,院长别开眼,跟她说:“这位同学情况有些特殊。”

“什么情况特殊?”

常汇的母亲把那诊断书递给夏知予,她首先看到患者主诉:情绪波动2年,加重半年。初步诊断上写着:中度焦虑抑郁状态。

视线下滑,建议处理上写着:心理测评示中度心理问题,偏执、抑郁、敏感,脑电图大致正常。

“姑娘。我只有这一个儿子,事情出了之后,他自己也有心理负担,我得知他住院,跟他爸连夜赶来京江,他在医院的这几天一天都说不动几句话。你说他万一想不开,结束自己的生命,你这不就是把他往死里逼吗?我们知道你只想替自己讨个公正的结果,你当然不是恶人,可他如果真的出事,你良心上也过不去吧?”

夏知予听出来了,中度焦虑抑郁状态不能解释他的动机,却能以此为要挟,承担他的结果。她如果不答应,自己不就成了间接杀死常汇的凶手了?

“阿姨。您这是道德绑架我。”

常汇的母亲没再说话,倒是院长,冷不防地提议:“其实,各退一步,对谁都好。”

院长估计也被这套说辞弄怕了。学校闹出人命,这可比偷拍事件严重多了。所以他说什么都要把这桩事压下去。他知道这件事常汇不占理,但他没有别的办法,只能通过道德绑架的方式,逼迫夏知予妥协。把加害人变成受害者,把受害者说成加害人。让她自己权衡,是否还要继续做一件自以为正义的事。

夏知予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超出预期的地步,一条人命,好像就在她的一念之间。可受害人明明是自己,她想让问题得到解决,可是在场的所有人都想把所有难题都丢在她身上。

常汇母亲在做让步:“留校察看处分行不行?”

夏知予问她:“以什么名义。”

“考试作弊。”

“您是想好了说辞找上门来的。”

常汇母亲不语。只是拿着诊断书,抽泣了一下。一副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模样。仿佛夏知予多说一句,她就能在办公室哭昏过去。

夏知予确实有点无措,所有人都在逼她做决定。良久,她才说:“还是偷拍的名义。我能做的最大的让步,就是模糊个人信息。而且也只是模糊一部分。”

其实常汇偷拍女生裙底的事已经在学院传开了,信息模不模糊的,大家心里有数。但是偷拍的名义绝对不能变,名义一旦发生改变,新闻部日夜赶出来的内容就失去了它的价值,那些呼吁大家勇于发声的倡议也失去了意义。学校更不可能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建立完善的性.骚扰应对机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