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节(1 / 2)

加入书签

但更多的则是动作神态不一样、刚出世的石猴。

慕书玉与书坊的买卖合作总得走可持续发展战略。

这样钱财才能够源源不断、持续的进入她的口袋里,保持购买系统书库的书籍和练习空间时长的资金启动储备。

因此,就在《西游记》快要全部说书完毕、所有小册也都快卖出后,慕书玉向关笙的父亲关文才提议,在书坊里可以进行售卖《西游记》相关的文房用品。

比如,毛笔、笔筒、木雕的书签等。

这些文房用品上面都可以雕刻出《西游记》里的故事情节图案、人物经典形象。

主要消费者则面向孩童、少年。

另外,书坊里面也可以实行一下改造。

——划分出不同功能的区域,例如售卖文房四宝、或看书的区域。

买卖东西的区域较为吵闹,那就隔离而出。

此外,还可以在书坊的书架间放置桌椅板凳,划分出阅读区,一角落里则能够售卖点茶水,以供看书口渴时饮用。

书坊有二楼,上面就弄成“安静读书学习区”,有屏风隔断或者独立小房间,专门用来友人聚众,可读书、下棋、或彼此文章交流等。

总之,怎么吸引读书人就怎么来。

慕书玉只给出大概的描述,剩下的就需要关文才自己思考改造。

而关文才才思敏捷,不愧是曾经考中秀才的人,真给琢磨出来了,并且布置的更好。

如今,轻舟书坊可算是县里读书人最爱去的地方,没有之一,有人还时常为预约不上书坊二楼而扼腕叹息。

但这种经营模式很容易就会被人模仿了去。

没多久,青州县里的其他书坊就照样改造了,无疑分流了一部分读书人。

不过,有些东西对于轻舟书坊来说却是独一份,那就是其他书坊赶不上的“创意”。

关笙说完。

林兴一听,眼睛都立即放光了:“你怎么不早说。”

他当然要去看一看,还必须得买回去几个笔筒放在房间里天天欣赏。

关笙笑道:“因为其实你们不用非得去书坊挤着亲自购买。”

“我留下了三个雕刻最好的笔筒,本来想要作为惊喜,送给你们当礼物的。”

“不过,既然书玉想要去书坊里面看书,你们就可以自己去拿礼物,提前开心开心,怎么样?”

赵俭垮着圆胖圆胖的脸道:“说来说去你就是也想看书,你和书玉真是掉书堆里了。”

关笙笑而不语,不否认。

还能怎么样,去呗。

慕书玉四人一到书坊附近,抬头望去,书坊门口的位置果然挤着很多人,不少都是冲着买笔筒来的,看情况显然已经开售了。

关笙见状道:“我们走偏门。”

那是专门留给他们的“小通道”,进去后直通书坊二楼,一个偏僻安静的小包间独属于四人。

慕书玉三个跟在关笙的后面。

进去读书包间后,赵俭将买来的零食小吃搁放在矮矮的方桌上面,整个人则是躺倒在矮榻上,倚靠着柔软背垫舒服地呼出一口气,然后道:“小竹子,口渴,想喝茶。”

“小竹子”是慕书玉给关笙起的外号,说她第一眼看到关笙时,就觉得他以后定会有翠竹那般高风亮节、清秀俊逸的君子之风。

关笙被夸奖的脸红。

林兴当时就坐在旁边,听见后哼了一声,揭穿慕书玉实际就想给人起外号的小心思,别以为这样巧舌称赞他就看不出来。

慕书玉则对他扒了扒下眼皮,略,你就是羡慕嫉妒。

林兴气得,一节课没理慕书玉。

轻舟书坊是关笙的父亲开的,因此,书坊里不仅有他们专属的小包间,还时常备着茶水。

关笙刚出去一会儿就回来了,端着托盘,其上是一壶沏至正好的茶。

没等关笙将托盘放好,林兴和赵俭就立马扑上去拿杯子,等待着喝茶解渴。

慕书玉:“……至于么。”

赵俭喝下去一大杯茶水,正在倒第二杯,这才有空回答:“怎么不至于,书玉你也太着急了,直接从集市的西面一路走来书坊这里,都没有停下来休息过,可累死我了。”

“加上我。”林兴也抽空说道。

慕书玉:“你们两个真是欠锻炼,我和小竹子怎么不累。”

林兴闻言翻了个白眼,道:“你们是想要快点看书,当然不嫌累。”

“尤其是你,书玉,走得仿佛时间不够用一样……”

这个用来读书的小房间是慕书玉提议布置的——矮桌、矮榻、摆放在墙边的书柜、柔软靠垫。

窗户半遮半掩,阳光明媚之下,再来点茶水点心,一边安静看书一边享受,真是舒服又自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