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节(2 / 2)

加入书签

他还是比较欣赏这人的。

尹煜之不禁问道:“那姜游的人品如何?”

关笙迟疑:“这倒是不知。”

林兴:“自从我们来到京城以后,还没有见着姜游一面呢,都是从他人口中听说,姜游一直未曾出现。”

“听旁人说,姜游不爱聚会之类,有空就去看书,倒是好学得很。”

“不过书玉,今天没准你能见到他,就在这墨客茶楼里,也是赶巧了,今天楼里举行诗会,得胜者可将诗作挂于茶楼三个月。”

“姜游便是以诗词闻名江州,有人说是请了他过来,姜游并未推拒。”

“哦?那我要听一听他的诗作了。”慕书玉感兴趣道。

尹煜之:“……书玉,你可千万别和他比作诗,说不准、不,是肯定会输。”

慕书玉作诗就是普通人的正常水平,中规中矩。

在江南五年,尹煜之可算充分的见识到书玉作诗的水平还及不上他画画天赋的一星半点。

慕书玉不由地摸了摸鼻尖,道:“有那么差吗?”

“有!”尹煜之斩钉截铁地说道。

“……”

林兴、赵俭和关笙三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关笙问道:“你们一路从江南回来,还不知江南此次院试的案首是谁?”

他们在京城没怎么听说,实在是才子太多了。

慕书玉:“是……”

她尚未说完,就听楼下突然传来一阵喧哗之声,似乎是一下便来了很多人的样子。

“诗会难道开始了?”林兴道。

他起身走到窗前,打开一点窗户向下望去,随即道:“还真是,底下人可不少了,关笙,你要不要下去参加?”

关笙也走到了窗边,道:“不了,这种场合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

没必要,他诗作并不是顶尖水准。

“那就看着好了。”慕书玉笑道:“我想知晓一下谁是姜游,谁又是薛文礼。”

慕书玉想要知道这两人都是谁,倒是很好分辨。

薛文礼由关笙便能够指认出来。

而姜游,不一会儿后就有人喊了他的名字,姜游转头回应,就令慕书玉认出来了。

薛文礼身着一袭蓝色衣袍,长相文弱,倒也算是一个俊秀的书生模样。

但姜游的样貌就有一点普通了,穿着灰色布衣,头发全部束起,没有佩戴额外的装饰等,造型简简单单。

可听他谈吐的确不俗,话语间礼节周到。

之后又听他作诗,可谓行云流水、挥洒自如,也确实不禁令人拍手称赞。

慕书玉都忍不住鼓起掌来。

一楼的其他学子们更是连连赞叹。

“姜兄好才气,于诗赋一道果然厉害。”

“是啊,有幸拜读过姜兄的诗集,辞藻华丽、浑然天成,我可是甘拜下风,比不过姜兄天赋出众。”

“这点比我们要强太多了,怪不得能得小三元。”

“没错,姜兄的诗做得好,文章写得也好。”

“说起小三元,即便那慕书玉从小被誉为神童又如何,他都已经沉寂五年之久,说不得现在怎么样了,必然是比不上姜兄的。”

姜游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但话音未出,立即又被其他人抢先回答。

“兄台说话好没依据,凭什么认为慕书玉沉寂五年之久。”

“要知道他在江南一带可是非常有名的,师从简墨先生、尹道元尹大家,尽得真传,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慕书玉因书画极其出色,在江南也是被称为凝烟先生的,我便是出自江南的学子,你若不信,可以问一问其他人。”

这说话之人就是江南院试的案首,江子仁。

他说完后,同是来自于江南的学子们便点头作证。

“没错没错,虽然姜兄的诗作的确很好,但慕公子的书画却更加值得称赞,你们未曾见识过,就不能妄加议论他人,怎能如此作比较。”

“这位公子说得对。”姜游这时道:“读书人需时刻警省自身,虚怀若谷,如此才能不作为井底之蛙,须知人外有人,我……”

“嗤,那慕书玉值得什么称赞,还凝烟先生呢,不就是一个破画家么,这也感到骄傲?”

姜游的话还未说完,就听有人登时嘲讽道:“书画再好,也不代表书读得好。”

“他小时候读书是不错,可这都已经过去五年了,书画令人称赞,可学问让人夸奖了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