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4节(2 / 2)

加入书签

“只是一些小事,说出来也没什么有趣的。”

“既不有趣,为何要笑。”

慕书玉一顿:“大概是和好友相处,无需说些什么,总能会心一笑吧。”

她是不想向裴妙珩谈及有关于她亲事的问题,随口一答。

但听在裴妙珩的耳朵里,却是觉得她和关笙的感情不一般,青梅竹马,会心一笑……到底仍是不同的。

裴妙珩眼眸幽深,末了轻笑一声:“原来如此,慕大人既然不想说,本殿也就不逼你了。”

“本殿今日寻你,是为你的亲事而来。”

嗯?

慕书玉惊讶地抬起头,她不想说这事儿,怎么殿下主动开口了?

这应该是有关于她的亲事,而不是殿下的吧……

第110章 【一更】

马车晃晃悠悠, 没去任何慕书玉熟悉的地方,却是来到了京城外,来到一处山脚之下。

“这里是?”慕书玉掀开帘子看了看。

自从裴妙珩说为她的亲事而来, 之后就再也没有开口过, 闭目养神,直到现在才睁开眼睛答:“灵台山、灵台寺。”

慕书玉惊讶回头。

灵台寺乃是皇家专门礼佛的地方,灵台寺的住持大师更是经常受到陛下和太后的亲自召见, 每年, 太后都会亲自过来灵台山一次,可见这地方钟灵敏秀,不是普通的寺庙。

但殿下带她来这里做什么?

“我每年都会来灵台寺待上两天, 今年也是如此, 你与我一起。”

裴妙珩留下这句话后便率先下了马车, 紧接着一手掀起车帘,一手对慕书玉伸出:“慕大人, 可要我扶你?”

慕书玉回神,下意识道:“不、不需要, 殿下, 下官可以自行下去。”

裴妙珩从善如流地收回手,掀起帘子的手却暂未放下, 直到慕书玉也走下马车。

“走吧。”裴妙珩转身, 看样子是要带她上山去。

“殿下。”慕书玉顿住脚步:“为何要带书玉来这里?灵台寺应不是寻常人来的地方。”

既是皇家礼佛之地, 怎可随意踏入。

“慕大人觉得是为何?”裴妙珩勾了勾嘴角问道。

慕书玉闻言张了张嘴, 却不知该说些什么, 经历一些“事”以来, 两人独处, 气氛总是显得稍稍奇怪。

“书玉不知。”最终她道。

裴妙珩:“随我上山, 自会有解答。”

灵台山不算很高,但山路崎岖,是由无数蜿蜒向上的台阶组成,马车自然不可行驶而过,为保诚心,上山也要徒步。

只有天晟帝与太后有特权,疲惫可乘坐轿子上山。

慕书玉此时便是与裴妙珩一步一台阶地走上去,两人前方无人,后方也是,马车送到山脚便离开了,包括同行的车夫和侍卫等。

是以,现在除了两人的脚步声、周围风吹草动以外,分外安静。

慕书玉从天禄阁离开的时间已经不早,马车驶离京城来到山脚下更是占据了一部分,如今慢慢登山,天色便逐渐黑沉下来。

天一黑,脚下的路就会看不清楚。

慕书玉刚想要提醒裴妙珩,就见前方恰巧走到相对平缓的位置,台阶旁边便是一处平地,有可供休息的亭子。

裴妙珩走过去,慕书玉也跟着,亭子里的石桌上竟放着一些东西。

“灯笼?”慕书玉讶异道。

这灯笼是谁放的?旁边也有火折子,倒是齐全。

可为什么灯笼只有一个?

眼看裴妙珩用火折子点燃灯笼,一手提着,火光照亮周身等处,驱散黑暗,但慕书玉若不跟紧一些进入灯笼笼罩的范围,她眼前照旧漆黑。

还未等开口说话,裴妙珩空着的手便寻过来准确无误地握住了慕书玉。

手掌与手掌相贴,温度传递的刹那仿佛令慕书玉的心都不由得一烫,跳动加快,手要抽离,却抽不出来,可见眼前之人握得有多紧多牢。

灯笼往上提些高度,温暖昏黄的火光同时照亮两人的脸庞,灯下见美,有着无法忽视的心惊魅力。

无论是愣住的慕书玉,还是早有心机的裴妙珩。

而见慕书玉望着他愣住,裴妙珩更是毫不保留地弯起嘴角:“慕大人,天黑路尚远,小心脚下,记得牵紧我的手,不要放开。”

随即,裴妙珩带着慕书玉继续朝山上走去。

松不开,便只能如此了。

慕书玉老老实实地跟着裴妙珩的脚步,耳尖掩在黑暗中,那抹红色就也遮盖的丝毫不见踪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