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5节(1 / 2)

加入书签

灵台寺建在半山腰,隐没林间,而不是山顶,拿到灯笼后没爬多久他们就来到了寺院门前。

大概提前有人过来通禀,寺庙大门敞开,有小沙弥在此迎接。

临靠近前,裴妙珩松开紧握慕书玉的手,两人一前一后进入寺庙。

慕书玉走在后面,被一路握紧的手掌缩回袖子,只感觉两只手的温度都不一样了。

到了寺里,慕书玉才发现凃卓竟也在这儿,还带了可令她换洗的衣物等。

慕书玉眼底的疑惑有如实质。

凃卓看了眼裴妙珩,垂下头说:“少爷,是殿下提前差人去伯府……”

早、有、预、谋。

慕书玉脑海里冒出这四个字。

裴妙珩道:“爬了这么久的山不饿么,随我去用斋饭吧,用过饭后,带你去见一见天水大师。”

天水大师便是灵台寺的住持。

“嗯。”来都来了,慕书玉点点头,她也确实肚子很饿了。

而且不得不说灵台寺的斋饭非常美味。

待吃完饭,裴妙珩和慕书玉两人来到了一间厢房,房间里盘腿坐着一位慈眉善目,胡须皆白的老和尚,正是天水大师。

他穿着一身白色僧衣,一手敲着木鱼,一手转着佛珠。

听见脚步声,天水大师睁开眼睛,眉目仿佛染着慈悲:“殿下,慕大人,请坐。”

慕书玉略微诧异:“大师认识我?”

天水大师笑道:“有此独一无二风采之人,京城里怕是没有几个,更何况是与殿下一同前来,不是慕大人又是何人。”

慕书玉明了,看来天水大师也知晓她今日会来灵台寺。

就是不知道殿下带她见天水大师是要聊些什么。

慕书玉坐在裴妙珩的身侧,天水大师为两人各倒了一杯茶,随即竟开始讲起佛经来。

虽然老和尚讲佛经挺有深意,但慕书玉却听得云里雾里,捧着茶杯好半天都没有喝一口,眼神迷茫。

天水大师似乎注意到了慕书玉的情况,讲解一段佛经后,对裴妙珩道:“殿下将人带来,却好像没有做出解释。”

裴妙珩:“不急。”

慕书玉转头,表情不解。

天水大师:“如此,老衲再讲解一段佛经,殿下和慕大人便可自行前去休息了。”

下一段佛经很快讲完,天水大师离开这间厢房,先去休息了,剩下裴妙珩和慕书玉两人在这儿。

这里应该是天水大师日常诵念佛经的地方,充满檀香味,布置简单,桌案上还摆放着金色佛像,几根佛香缓慢燃烧着,沉静安谧。

“殿下不解释一下吗?”慕书玉蓦然开口询问,打破这气氛。

裴妙珩:“缘由在马车上我已经说过,慕大人的记性应该不会如此之差。”

慕书玉一愣,随即蹙眉想起——

‘本殿今日寻你,是为你的亲事而来。’

“我的亲事……”

“没错。”裴妙珩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天水大师佛法高深,灵台寺更是百年来为皇家祈福之地。”

“但是少有人知晓,其实天水大师对八字命理更是有几分研究,命理,即批解命,当中自然也包括,姻缘。”

说到最后一句话时,裴妙珩看向慕书玉:“慕大人在与我相谈时提到最近伯府要为你定下亲事,可是你却极为苦恼。”

“我便提出带你前来灵台寺寻天水大师,求大师为你解惑,看八字与谁相合,谁是命中注定之人。”

“但天水大师却言,以慕大人的命理不该也不能在此时成婚,否则于自身也于成亲之人无益,恐有克妻可能。”

“所以,慕大人的亲事方得等到及冠后才能定下,这些话,会在我们离开灵台山后传出去。”

“有了天水大师亲自为你批命,想必安定伯也不会勉强你一定要在这时定下亲事,及冠后便可再做打算。”

“你觉得如何,慕大人。”

这理由自是比她想到的更好。

不可去青楼,断袖之癖或身有残疾都于名声有碍,但如若有了天水大师的批命,眼下的困难就迎刃而解了。

何况,尚有裴妙珩做见证,天水大师又是亲自为陛下和太后服务的,他说出的话旁人不可不信。

如此一来,确实没有什么问题了。

可是,伴随着裴妙珩的话语,慕书玉的心脏却控制不住地砰砰跳起,越发剧烈不安,头脑思绪也在来回纠缠。

她似乎没有对殿下诉说亲事的烦恼,也并没有对殿下表现出不想定下亲事的意愿……

那么,为什么?

是啊,为什么殿下会觉得她不愿意成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