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3节(1 / 2)

加入书签

二人边扯边入了殿阁,宋鸣珂屏退左右,神秘兮兮解释道:“是我皇长兄昨夜给我报了个梦……告诉我,行宫有个藤萝花瀑布可好看了!未没想到,花没来得及看,倒是看了出好戏!”

她发觉凡事向早逝的长兄处甩,大伙儿往往无话可说。

心中祈祷:抱歉啦!大哥!您再原谅小妹一回吧!我这是替咱们一脉守护江山呢!在天之灵请多多包涵!多多包涵!

霍睿言见她嬉皮笑脸,不由得将信将疑。

他直觉她时间地点掐得太准,但她又像灵机一动,心血来潮,而非蓄意。

宋鸣珂见他沉吟未语,呵呵而笑:“你我都是男子汉大丈夫!这种风流韵事,见多了就不害羞啦!”

她边说边摆出老成之态,猛力在他背上拍了两下:“对了,上次既明堂兄赠予的册子!精彩至极!我看完,就轮到你啊!”

“……”霍睿言不知该给她哪种表情。

宋鸣珂自顾“哈哈哈”笑了一阵,不晓得自己在傻笑什么。

内心有个缩小了的她在捂脸嚎哭——底脸皮多厚才能说这样的鬼话?千万别被他知道她是晏晏!否则以后嫁不出去了!

待霍锐承喜冲冲归来,并让宫人端来一大桌菜时,霍睿言眉头一皱:“哥,你整那么多,姑且不谈咱们仨吃不完,你看人家北海郡刚被剥夺亲王爵,咱们这厢搞得跟庆祝似的,合适吗?”

“难得在陛下这儿用膳,一时忘形,有怪莫怪啊!”霍锐承挠了挠头。

宋鸣珂叹了一口气:“无妨,坐下吃吧!那人多行不义,算不到咱们头上。”

霍睿言料想她那句“多行不义”另有所指,暗暗摇头,撩袍坐到她身侧,习以为常为她布菜。

宋鸣珂见他如常把她最爱吃的优先夹到碗里,而后浅笑递给她,柔声说一句“请陛下享用”,莫名由这份小默契,想起下午手牵手的场景。

他那会儿一路牵着她,不说话,直到碰见宁王与霍锐承,方悄悄松开。

当时她满心找园子,无暇多想;如今细细回味,竟有点甜滋滋。

霍家兄弟道别后,宋鸣珂单独召来了先帝身边的老内侍刘盛。

刘盛早在先帝驾崩时猜出她是宋鸣珂,宋鸣珂明白他知道内情,但双方三年来均未道破。

“刘总管,有件事,朕需要你隐秘调查。”宋鸣珂压低了声音。

“陛下尽管吩咐,奴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你去查一下,二十年前的奔龙山行宫赴会之期,为何年何月何日起,至何年何月何日止。切记,保密。”

对于她突然追究二十年前的陈年往事,刘盛不明所以,应声允诺。

然而接下来,她补了一句。他只稍加一想,理解了她的动机。

“还有,回宫之后,把先帝当年临幸嫔妃的记录,全给朕拿来,务必掩人耳目。”

“遵旨。”刘盛闻言,垂目应对,眸底狂澜迅速平复。

定王……不,是北海郡王宋显扬,时年十九。

龙椅之上的小皇帝指明要二十年前的记录,针对谁,不言而喻。

是夜,待众仆侍退下后,宋鸣珂亲自研墨,提笔修书一封。

笔锋蘸墨,毫尖随心尖而动。

前世的今天,她于落魄中听了墙角——等秋来风高物燥,便不会惹人怀疑,澶州雪灾后,太仓义仓本就不充裕,若桓城……

因此后发生了一大堆事,导致她惊恐、羞愧,过后将听来之词抛在脑后,连何人背后议论,也忘了查证。

那一年,谢国公领地,秋天无任何异象,她更无戒备之心。

次年春夏,桓城一带,洪水大水决堤,沿岸民不聊生。

朝廷派人彻查,才查出早在去年秋,桓城军粮库与太仓相继失火,损毁严重。

由于执政者宋显扬一直伺机打压谢氏外戚,谢国公为免遭罪,力压此事,不曾上报。

见持续天旱,谢国公将修筑堤坝的银钱挪用于填补军资,导致改修的堤坝没修,第二年水灾,牵连极广,扯出一系列瞒报、挪用公款等罪名。

宋显扬接人员伤亡惨重为由,将谢家人削爵、流放,以至于身子虚弱的太后谢氏重病不起。

宋鸣珂不懂事,被中宫饶蔓如挑拨了几句,跑去顶撞母亲,使谢氏怒上加怒,没几日,回天乏术。

此番宋鸣珂旧地重游,记起当年听到的“风高物燥”,才清晰明了一事,桓城的失火,非天意,而是人为!

既然目下为夏天,一切还来得及!

第四十五章 ...

斜阳映照重峦,霞光倾泻于奔龙山行宫各处,却未能为宋显扬惨如死灰的面容增添一丝暖意。

清风徐起,穿过层层叠叠的枝叶,散去夏日的炎热,也吹得他心微凉微颤。

他承认,愧对生他育他、予他厚望的赵太妃,愧对相知相伴多年的好友乐平郡王,愧对心心念念的饶千金……

但龙椅上的那人,非要借这点可大可小的不雅之事,将他逼至离京数千里的北海?

自古帝王多无情。

千错万错,错在他于风头最盛时藐视一切,并暗中起过觊觎之心。

红霞渐散,宋显扬黯然转身,正欲回殿阁准备撤离行宫,忽见栀子花树丛边的小道上,几名丽妆贵女相携而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