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6节(1 / 2)

加入书签

“木君,阿翕,你们要走了?”

宋显琛从宋鸣珂处了解了来龙去脉,听闻他们兄妹要离开,急急忙忙带人追出。听说元礼要成为木族王,他依照对各族的王的称呼,尊对方为“木君”。

元礼目视他赤红的双眼,淡笑道:“长公主殿下亲来相送,我们兄妹二人感激不尽。”

“……那,你们……还来中原吗?”他说的是“你们”,眼光只落在静翕的俏丽娇容上。

静翕一贯在他面前穿得朴实无华,此番一打扮,清丽可人,牢牢吸引了他的视线。

“山高水长,待五族平定后,必定有机缘的。”

被忽略的元礼暗暗生闷气,死活不肯告知他事实。

宋显琛急了,满头大汗:“阿翕……我……你……真的……?”

静翕知他一着急就说不出话,连忙瞪视元礼道:“哥哥!”

“好啦!阿翕还会在京城多住数月,”元礼莞尔,朝霍睿言一努嘴,“住他那儿!”

霍睿言暗自磨牙——这元礼!成天无事生非!日后木族在他手里,铁定得闹个鸡飞狗跳!

“交给我,”宋显琛平静凝望元礼,语气郑重,不容置疑,“何须我二表哥费心?”

“这……”元礼眉头一拧,张口欲辩。

宋显琛亲热地拉起静翕的手,笑得如春光明媚:“五族的木族长公主,当然要由我这“长公主”来照顾!”

(?.??)

第一百一十二章 ...

腊月初,京城最轰动的,莫过于城西那座华美府邸落成后,悬挂了“熙明长公主府”的横匾。

偌大的府邸,楼阁高低错落,极尽奢华,庭院幽静,精巧细致。

长公主府的选址,离镇远候府只隔了半条街。

一时间,满城臣民无不热议——看来,此前有关“皇帝要将长公主赐婚给霍二公子”的传闻,十之八|九要实现。

万众瞩目中,宋显琛领着昭云宫的心腹,搬进了宋鸣珂为自己日后恢复身份时所建造的府邸,并为静翕僻出了一座院落。

最初,外界均不知这位常穿绿衣裙的少女为何人。

直到“新任木族王就是前御医官元礼”的消息传遍了大街小巷,静翕贵为一族长公主的事实也总算浮出水面。

表面上看,木族长公主住在熙明长公主府,见证的是两国的长公主情同姐妹,友好相处。

实则内里有多少猫腻,唯独二人清楚。

腊月中旬,宋鸣珂与霍睿言换上私服,在一众便衣侍卫的护送下,前往长公主府,探视刚搬进去数日的宋显琛。

屏退闲杂人等,暖融融的偏厅内,只剩下宋显琛兄妹、霍睿言和静翕。

霍睿言开门见山:“长公主……”

话刚出口,其余三人的眼神均略微异样。

诚然,宋鸣珂为真正的熙明长公主,宋显琛是假冒的长公主,静翕则是未册封的木族长公主,他这一句“长公主”到底在喊谁?

静翕见他悄然转眸望向自己,笑道:“二公子,您还是唤我‘阿翕’好了。”

她此言一出,轮到宋显琛微露不悦——他的阿翕,岂能让别的男子直呼其名?

静翕有所觉察,补充道:“在我们五族,没那么多讲究。“

霍睿言从怀内取出一封信,递至静翕手上:“上月,我们以庆贺令兄登位、与五族建立邦交的名义,派去了数十人。现今,木族平稳如旧,无咱们先前所担忧的变故。昨日接到的飞鸽传书中,夹带了给您的信,请您过目。”

静翕双手微颤,小心翼翼展开。

信为元礼亲笔所书,简略提了他已正式接任,讲述木族面临的形势,重点问候关心她的近况。

见字如见人,静翕笑时,眸泛泪光。

兄妹二人流落他乡多年,最大的希望是融入中原的百姓生活,开家小医馆,济世救人,默默无闻过一辈子。

未料命运突转,他们夺回了该有的地位和荣耀,也肩负起所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五族的文化受中原影响,但不局限于此。

早从数百年前,女子已能为官,甚至能掌政,地位并不输于男子。

倘若静翕回到五族之境,她大可以长公主的身份站在朝堂上,或是统领医药局,或成为两国交流的大使,不论任何岗位,都能发挥巨大作用。

不似中原的皇族女子,只能养在深闺,或成亲生子,传宗接代。

元礼这封信,一是为报平安,二是意在提醒静翕,早日作好回岛和从政的准备。

宋显琛接过信,翻来覆去地看了两遍,心下不是滋味。

自从被静翕发现身份的秘密后,他软言相劝,勉强让对方原谅他,接受他的“友谊”。

当惊觉静翕并非普通孤弱女子,宋显琛更是喜出望外,认定他们姻缘路上的阻隔大大减少。

然而,待他无微不至、有君臣兄弟之谊的元礼,似乎没把妹妹留在中原的打算。

宋显琛唯有先发制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