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7节(1 / 2)

加入书签

宋鸣珂闻言,勉强平定的心潮又起波澜,在“不知廉耻”这件事上,她无法辩驳什么。

但宋显琛和静翕又好到哪里去了?

兄长与静翕同居同行,出双入对,就给她带来了好名声?

此时此刻,她的心凉透了。

她确切认识到一事——从前世到今生,母亲心中眼中,仅有哥哥一人而已!

自从皇长子意外离世,谢氏对宋显琛的保护和重视如陷入了魔怔,因而在他命丧于霍家广池后,她了无生趣,一蹶不振。

宋鸣珂自知幼时顽劣不讨喜,此后数年,和谢氏并无相依为命之感。

直至后来冲动下出言不逊,以致母亲急怒攻心而亡,她长年处在懊悔当中,导致今生的母女情份同样不尴不尬。

她忍辱负重,百般迁就,如同还上一世的债。

她受够了!

难道……因为她就一个人获得重生机会,就得把全天下的责任往身上扛吗?

近几年,她一心一意弥补过失,何曾想过,很多事情根本不是她造成的。

即便而今重来一世,太后依然是那个爱子成狂的深宫怨妇,只懂将过错往旁人身上推;宋显琛捡回性命,也如前世般仁柔怯懦,难担大任。

性格、思想,决定了命运。

他们想什么、做哪些决定,由不得她左右。

悲愤与恼怒糅合之际,她没来由记起,余桐向她复述过,宋显扬对乐平郡王的抱怨。

那是她重活后初次面见宋显扬后,为尚未发生的雪灾而流泪不已。

当时,宋显扬嘲笑的,是她所扮演的宋显琛,笑其“命中并无帝王之气,怕也承受不了这至尊之位”。

如宋显琛不能成为一代明君,皇位会旁落人手吗?

她曾对霍睿言说——帝位理应让有能者居之,江山社稷远比谢霍两家的荣耀重要。

可她真要把守了六年的龙椅,拱手让给宋显琛以外的兄弟?

不忍往下想。

沉香淡香柔柔渗入鼻息,宋鸣珂莫名厌烦,只想离开这硝烟弥漫的偏殿。

另一侧,太后犹自滔滔不绝,向宋显琛讲述宋鸣珂和霍睿言的种种亲密行径。

“母亲,”宋鸣珂打断这场无休止的指控,“你对我不满,冲我来即可,别诋毁二表哥!”

“呵,你把他看得比自己还重要?”太后不屑而笑,“不知羞耻!”

宋鸣珂盛怒:“我的确把他看得比自己重要!我的命是他用命换来的!没有他,何来现在的我!我若早死了,二位要如何圆这弥天大谎?谢氏家族还能否存活在世上?请您好好想清楚!”

她怒不可遏,起身拂袖而去,连道别的礼也懒得施。

“你!你这大逆不道的丫头!”太后呲牙怒目,一手捂住胸前,大口喘气。

宋显琛生怕她气急了,急忙抢上前扶住:“母女之情血溶于水,有话好好说,您何必跟她置气呢?”

太后磨牙吮血:“我没有此等利欲熏心、厚颜无耻的女儿!”

“晏晏不是您所想的那样!”宋显琛被二人搞得头昏脑胀,“她要是真有害我之意,直接杀了我就成,何苦费劲心机鼓励我、为我祛毒治病?”

太后眸底的哀怨愤恨油然而生,“说不定,她想夺取你应得的,又想让你心甘情愿辅佐她!届时,她因美色冲昏头脑,受人一哄,这天下得改姓霍!”

宋显琛被她阴森森的语气激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或许,事情并非您想的……”

“琛儿,”太后皱眉,“你十七了!心慈手软的毛病为何迟迟改不了?从今日起,你留在皇宫,不许再回长公主府!你真当自己是什么长公主?你是皇帝!”

宋显琛瞠目结舌,不让他回去?那静翕……

自知莫若母,太后冷笑道:“你别指望把那木族人接进宫!更别指望再见到她!”

宋显琛遍体生寒,颤声道:“您、您要杀了她?”

他从来没忘记过,太后曾派遣谢氏家族的堂兄弟杀害元礼的毒辣行径。

“我何必杀她?”太后唇角轻挑,“只需派人送她回五族!元医官不是巴巴盼着她回去么?我以举手之劳遂他所愿,有何不可?”

宋显琛嘴唇翕动,半晌说不出话。

相处一载有余,他了解静翕。

她虽柔善温顺,性格开朗,但自尊心不亚于他。

此番一走,今生今世,铁定不会返回中原。

他自觉一事无成,连心爱的女子也无力相护?

“母亲!您绝不能如此待她!”宋显琛哽咽道,“我好不容易说服她陪在身边,也答应过,一生一世会待她好的!您这是要陷我于无情无义之境地啊!”

太后久未听他的哭腔,再对上他被泪水花了妆的眼眸,心头大震。

方才宋鸣珂遭她一顿痛骂,再怎么痛苦愤懑,尚且坚忍地挺直腰杆子!

而她的好儿子,本该是风度翩翩、君临天下的少年君主!却为挽留一异族女子,泫然欲泣,苦苦哀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