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节(2 / 2)

加入书签

关谣想到褚明同他说的那些龙床凤椅,不由得心里讽笑。

“自是如此,当劝褚叔早些全身而退才是,何必争这一时权。”宋玉有些怨急。

关谣也不好回答了,“你我皆为门臣,悉听便是了。”

“若是他日褚明真坐上了龙椅,这苍生如何……”宋玉换之一种让对方生愧的眼神。

“帝王家事不是你我能左右的,褚明得道虽有我之手在助推,但天命有定,未到时候谁知他褚明就是明日天子。”关谣说着,就不由得讽笑起来。

宋玉沉了口气,“二哥,弃了褚明吧。”

关谣怔了怔,才说:“这,时候未到。”

“这世间之大,非要他那一碗符水才能保全你,如此受他之命,复病何异?”宋玉冷哼一声。

关谣明白宋玉的担忧,但实在不想说出心里的话,“我从他,自然有我的打算,你不必太牵挂我,我尚有分寸,褚明动不了我。”

“……”宋玉又是咽回去了一堆话。

“不过,倒也有好消息要告诉你。”关谣拍了拍被子。

宋玉浑不在意,主要是想不到这年头还能有什么消息算好消息。

“二哥请说。”

“朝中派赠了新兵到西北,圣上一道下了圣旨,要求在年关收北了。”关谣笑得极有深意,“若是收关成功了,明年开春,径云兴许就能回来了。”

听到肖阚的名字,宋玉的心空跳了一下。

“当,当真?”宋玉强压着心里的悸动。

关谣看穿了对方心里的小心思,“当真无误,不过,明年开春只是个预想数,什么时候能回来,还得看径云的本事。”

“嗯。”宋玉心里的喜悦又增加了几分担忧。

“径云这一走就是不长不短的两年,一纸家信也不曾传来过,也真是苦了义嫂苦了……你。”关谣特意说淡了最后一个字。

宋玉揉了揉后颈,“苦的是他,这两年我真是日夜担惊受怕,生怕大哥到梦里怪我没守好径云。”

“大哥若在,怎会怪你。”关谣安慰的话这两年说了不少,“对了,屋外那叫岳中行之辈是?”

“我在山下随手救回来的,他尚无去处,就此落脚了。”宋玉简而答之。

关谣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我看他,不像普通人。”

“估计会些本事的缘故吧。”宋玉没有深究过岳中行这个人,“我看寨里好像还挺喜欢他。”

“这姑且也是好事,这两年寨中俊才凋敝,全剩些孤老妇孺了。”

自从肖阚走后,像柳知节、李少游这一届青年也纷纷飞向了山外的世界,他们有的从商,有的浪走一方,都以各种憧憬闯荡着,把黑夭寨当做可栖的故乡。

…………

第二天,宋玉的烧总算是全退了,一大早他就起了床,刚打开房门就看到站在门外的岳中行。

“宋叔。”岳中行不慌不忙。

“你大清早站在我房外做甚?”宋玉问。

岳中行后退了几步,“我,我想着看你病转好了没,万一睡昏了。”

“已经好了,你不用费神于此了。”宋玉心里是有点感谢对方,但是又有点开不了口。

“那就好,我刚从伙堂回来,带了吃的,宋叔,一起吃一点吧。”岳中行晃了晃手中的东西。

宋玉看着天色,也才黎明刚过不久,这么冷的天,对方起这么早,也是有些不容易。

“好,多谢你了。”

岳中行从伙堂带回来的东西还不错,正对在宋玉的胃口上,病了这么一天多,宋玉也饿得胃卷了。

“宋叔。”岳中行掰着一个荞饼吃着,看着对方吃得很香的样子,手里的病也是越咀越甜。

“何事?”宋玉正低头吹着勺子的热汤。

“那个……”岳中行原本只是情不自禁想叫一叫对方,“这快过年了。”

宋玉依旧没抬头,“嗯。”

“过年,过年寨子里都会干些什么。”岳中行开始拉话题。

宋玉想了想,说:“吃饭、喝酒、载歌载舞、伐青灌壶。”

“那要提灯寻山吗?”

提灯寻山,即每户年内三日随选一天,傍晚提着灯笼到山上走一圈,告慰明灵。

不过这事一直都是肖阚去做的,宋玉也跟着肖阚去过两次,肖阚走后,就只能是宋玉去做了。

“要。”宋玉嘴里的东西好像味道淡了一些。

岳中行咽下最后一口饼,“那,我可同宋叔一块寻山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