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8。跟着舟哥不用怕啊(1 / 2)

加入书签

别的学校运动会通常都办于秋冬之际,可市一高特别与眾不同,据创校初始的那位老校长所言,春天歷经了寒冬的洗礼,万物復甦、欣欣向荣,希望学子们也能感染到这种茁壮的生命力,在成长之路上生生不息。因此最后把校运会定在了四月初。

星期五的赛程只是预赛,真正的重头戏落在星期六,也就是校庆当天。

彼时高二六班的学生们在郑洋的呼吁下穿上班服,班服是唐初弦设计的,别看她整天跟郑洋插科打諢的模样,每个人总有一两项擅长的东西,她虽然书读得不怎么样,可技能却点在了绘画上面。

班服正面用206设计了一个俏皮的logo,背面写着「高二六班,才貌双全」,鹅黄色的底色衬得每个人容光焕发,就算在茫茫人海中也能一眼捕捉。

高媛看到这口号的时候,差点儿没一口水喷出来:「你们这脸皮还挺厚的啊。」

「老师,这您就不懂了,您看我们班男生有舟哥那张脸顶着,女生的话林诗是公认的班花,甚至可以跟数资班的柯筱筱拚一个级花。当然,还有您这个仙女坐镇,这貌不就是妥妥的备全了吗?」郑洋什么不会,最会鬼扯,他句句道理张口就来,「然后才吧,舟哥那种年级第一的神人就不用说了,还有枝枝她书法写得一流,唐初弦画画也不差,您看班服正面这个206多么有生命力啊!小鱼儿校外长笛比赛拿了第二名,大伦学期初领了个德育模范奖,当然还有我郑洋,老子球打得这么好──我们班这不是五育通才,什么才是五育通才?」

「郑洋,我建议你闭嘴。」高媛被他唸得脑壳疼,连忙打断他的单口相声,皮笑肉不笑。

「仙女,记得要穿上来见我们喔,我们在休息区等你!」郑洋把一件班服塞到高媛怀里,离开前还不忘送去一个飞吻。

高媛站在原地摇头直笑。

运动会这天是个大晴天,骄阳当头,日光穿透稀薄的云絮大把大把浇下来,蔚蓝的天连绵无际,清澈如水。

苏有枝坐在休息区,看郑洋带着几个同学捣鼓班牌和红布条,她吸了一口奶茶,跟唐初弦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班牌和班呼,红布条上写着的就是六班的应援口号:「高二六班,非同一般!才貌双全,气宇非凡!」

「这班呼谁想的啊?」苏有枝问道,「还押韵了,挺用心的啊。」

「还能是谁,肯定是郑洋那逼想的,还让我一定要放到班服上,看了都害臊。」唐初弦拿着圆扇搧了搧,虽是春天,可清明一过,天气也逐渐热了,「才貌双全?他可真有脸。」

见她懟郑洋完全没在客气,苏有枝笑得不行:「别这样,好歹也是在称讚我们班。」

等到高媛一来,应援物品也差不多整好了。

总是打扮得跟仙女一样的国文老师,现在脱去碎花洋装和雪纺衬衫,换上了明亮的鹅黄色t恤,下身穿着一件浅色丹寧短裤,一向散着的长捲发也罕见地扎起高马尾。比起平日的优雅,此时整个人都活泼了不少。

「我操……」郑洋转身看到高媛时,差点儿没认出来,「这开朗美女谁?」

「老师!老师你太适合这个顏色啦!」

「鹅黄色超幼的啊,老师你跟我们站在一起就像高中生一样。」

「高媛仙女下凡辛苦了──」

高媛被这几个学生被逗乐了,嘴上说着「你们再巴结我改考卷也不会手下留情」,实际上却是被哄得心花怒放。

「你们几个呀,难得的运动会好好比赛,如果拿了精神总锦标回来,我就自掏腰包请大家吃披萨。」

此话一出,全班都热烈欢呼,这赛程都还没开始,高二六班的士气已然高涨如热潮。

「听到了没,国文可以考不好,但仙女的披萨不能不吃啊!」郑洋吹了一声口哨,兴奋地大喊。

说完他就被一旁的高媛劈了一记手刀,在她「你下次段考国文再不及格试试看」的碎唸中,全班又再次笑倒了。

校运会一开始无非是各班进场和师长致词,今年比较特别一点,还多了个校友返校的环节,由于今年正好是k市一高的百年校庆,于是邀请了一些曾经为校争光的校友回来共襄盛举。苏有枝看着那些老爷爷老奶奶受邀上台,听他们分享学生时期的故事,眉眼一笑皱纹便漾了开来,她觉得岁月催人不手软,可在这座学校酿造出的青春又是独一无二的年少时光。

一些既定流程结束之后,体育竞赛也开始了。

其实基本上运动会和苏有枝没有太大的关係,因为运动细胞欠缺的缘故,她从小学开始就是纳凉加油团的固定成员,连大队接力都没她的份,唯一会参与的项目只有全班都要参加的趣味竞赛。

可她还是喜欢运动会,虽然基本上没她的事儿,但在孜孜矻矻学习的日子里,能有这样一个和同学放松玩乐、共同为了荣誉努力的机会,也是难得。

唐初弦在女孩子里面算是体育比较出色的类型,这次运动会理所当然也报了不少项目,没办法花太多时间陪自家闺密。不过苏有枝也不太在意,又不是小学生天天都要黏在一起,她让她好好去比赛,她负责为她加油。因此她大部分时间都坐在休息区,偶尔滑滑手机放放空,时不时为班上的同学应援。

除了苏有枝,长时间待在休息区的还有何木舟,由于下午才会举行一千六公尺长跑,上午基本上就没他的事。

少年戴着蓝芽耳机,坐在休息区的最后方,默不作声地打手游。

这会儿班上没什么人,有的去比赛,有的去别班串门子,还有的去招呼特地从外校跑来的朋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