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4节(1 / 2)

加入书签

彩云道,“许是一开始心存侥幸,想着不过说些小话,无人能发觉吧。”

凌霜摇头,“不是的,假如不让人发觉,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说,可她们既然说了就是想让人听见,只一旦让人听见了,她们的命也就注定了。”

彩霞道,“韦美人怎么想的奴婢不知道,那些小宫女的话,根本就没想到后果这么严重,她们就是想着不过说一两句闲话,便有银子拿,那就拿了呗。”

这个凌霜倒是有些信了,说到底有的宫女们年纪小,性子还没定下来,被人一哄一骗就上当了,没见那些积年的嬷嬷们就不会轻易卷入这种事情里么。

凌霜叹气,“唉,你们可得记好了,这种事千万别沾,平平安安过日子比什么都强,到了二十五,我给你们备些钱财,好好出宫过日子去,要是有看得顺眼的听话的就嫁,要是没有,守着钱财把日子过好就成,千万别傻兮兮把自己的钱交给男人。”

彩霞彩云一开始还有些脸红,过后都听住了,眼圈微红,“多谢主子!”

凌霜道,“谢什么谢,来这人世一朝,哪怕能过上一天舒心随己的日子也就不算白来了,其他的我也不敢担保,这个我还是能做主的。”

旁边的小宫女彩画低声道,“主子真好。”

凌霜道,“宫女二十五出宫是规矩,这又不是我定下的。”

彩画道,“规矩是一回事,不让出宫是另一回事,以前照顾我们小宫女的毛嬷嬷,原本家里还有个青梅竹马苦等她二十五出宫呢,只后来她主子喜欢毛嬷嬷伺候的好,不让她走,毛嬷嬷就留了下来,青梅竹马眼看无望,只能另外娶了人过日子,毛嬷嬷就一直留了下来,后来她病重,移了出去,我也就没见过她了。”

凌霜也只能叹息,何为深宫内院,这里不知道吞噬了多少鲜活的生命。

慕容霄听了凌霜这些话,他还有些不可思议,“她果真如此纯良?”

好新鲜好奇怪,一群黑乌鸦里居然混进了一只白天鹅?

胡公公没说话,不知道说什么好。

慕容霄自言自语,“再看看。”

京中自从得知绵州出土的石碑上有辱骂皇帝的话,深知慕容霄脾气的人已经在等着他挥下屠刀。

谁知道他贬了一个御史,抄了两家查实的贪官,然后居然没了动静,等到众人这颗心刚刚缓缓回到原位,慕容霄要去祭拜皇陵,文武百官追随前去。

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皇陵‘出土’了一块玉碑,上面把慕容霄夸的天上有人间无,说他可以同尧舜比肩,雄才大略,知人善任,勤勉执政,爱护百姓等等。

哪怕人人都知道肯定有猫腻,却一个个盛赞慕容霄得历代先皇庇佑,故此降下神谕。

慕容霄红光满面,非常愉悦的接受了,原本这件事可以到此为止,大家心照不宣,明白这是皇帝为了破绵州的局做出来的后手。

谁知道玉碑接一连二出土,每一块玉碑上都是歌功颂德,大臣们从一开始心照不宣,到后来茫然,再后来震惊,再后来无语。

慕容霄还不满,“怎么神谕接一连二出土,众位爱卿却无话了呢?”

继续赞美啊,我等着听呢!

可他么的咱们哪怕学富五车,歌功颂德的话在出土了三块玉碑的时候就已经穷途末路了,出土第五块玉碑时已经殚精竭力了,现在即便挖空心思,一个词也冒不出了。

慕容霄不满了,对礼部尚书道,“马尚书可有话说?”

礼部尚书无法,硬着头皮道,“陛下文治武略……”

慕容霄打断他的话,“碑上都写了,何况这个词刚才丁大人已经说过了。”

“陛下……英明神武……”

“这句话邓大人说过了!”

“陛下……怜爱百姓……”

“马大人你怎么回事,怎么老是重复玉碑上的话和其他大人的话,你就没自己的想法吗?朕英明神武怜爱百姓这是神谕上也写了的,你一个礼部尚书连贺朕的新词都没有了?”

让我死了吧,马尚书绝望的想。

慕容霄不满的瞪了马尚书一眼,去看其他官员,其他官员都忍不住瑟缩了一下,说好话拍马屁这应该是大人们最擅长的,但是变态慕容霄逼着他们不重复的一直夸赞,就是状元也词穷啊。

慕容霄冷哼了一声点了吏部尚书的名字,“闵大人呢?”

闵尚书吸了吸鼻子,勇敢道,“陛下,臣一开始也以为这是先帝们降下的神谕,现在看来,这应当是有人故意为之,虽然全是称赞陛下的话,但陛下也当警惕此人做下这件事的真实目的!”

“臣又想起绵州石碑之事,现在看来也是有人故意为之,故意抹黑陛下,这种人其心可诛,陛下应当彻查才是!”

众位官员目瞪口呆的看着闵尚书,闵大人真乃英雄豪杰,你就不怕陛下杀了你吗?

闵尚书神情严肃的看着慕容霄,不去理会周遭探照灯一样的各色目光。

慕容霄嘴角翘起,突然哈哈大笑,“朕还真以为朕的朝堂上全是酒囊饭袋一样的废物,没想到还是有人能看出这些事乃是人为的,区区雕虫小技,就让你们疑神疑鬼,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还想让朕下罪己诏,朕没夷高家九族已经是朕的仁慈了,要是今天还有人觉得这是什么狗屁神谕,你们这群尸位素餐的家伙可以统统滚回去吃自己!”

慕容霄一边无差别开喷,一边两手一抬,“都给朕出来!”

大臣们都缩着脖子在装鹌鹑,突然听慕容霄这么一说,茫然的抬起头,这时候只见四周又出土了好几块玉碑,上面无一例外都写了歌功颂德的话。

慕容霄转过去看了看,笑道,“多简单的事啊,不就是碑下做了机关么,还天谴神谕,我可去他妈的!”

大臣们呼吸都放轻了。

“等下次再出现类似的玩意,各位就来这里看看吧,也好让你们那被功名利禄塞满的脑袋清醒一下!”

慕容霄甩袖离开,剩下的大人们面面相觑,然后眼看着皇帝的仪仗辇驾慢慢走远,周边那出土的十二块玉碑就像十二张无声讽刺的嘴脸。

马尚书灰头土脸,身上的衣服也都被汗湿了,吏部尚书还端得住,他心想,“这位陛下的性子又不是不知道,是个神鬼避忌的人,虽然人人说他残暴,可他至今还未随心所欲冤枉处置各部官员,手段酷烈是真,以为他浮躁好挑拨那就打错了主意!”

京中六部官员在先帝时都养成了溜须拍马的性子,先帝晚年时只抓权,且喜欢听信谗言,如果慕容霄上台后不是雷厉风行的根除积弊,那么如今他将处处受到掣肘。

帝王树立权威靠的可不是温和驭下,只有官员们一心信服于皇帝,皇帝的命令不受阻碍,上下一心,那时候或许会出现温和的帝王,否则皇帝和大臣就如同后宅一般,不是东风压到了西凤,就是西风压倒了东风。

慕容霄用杀名血淋淋恶狠狠的告诉大臣们,休想压倒他,于是有些人就开始搞鬼,只可惜现如今慕容霄不是刚登基的小皇帝,他羽翼慢慢开始丰满,任何想要压倒他的人,都会被他大卸八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