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节(2 / 2)

加入书签

到了除夕前一天,秦绍延去码头接秦老爷子。

老爷子六十多岁,身体特别硬朗,看起来更像是五十多岁的人,坐这么久的火车竟看不出一丝疲惫。

怕秦绍延那里住外人不方面,这次出行他没带警卫员,只是一个人来的。

“你怎么没说要自己来?早知道这样我该去车站接你。”秦绍延拿过他手里的行李,脸上尽是无奈。

秦正卿是个不服老的人,他挺直脊背,背着手走在前面,首先问的是杜乔和孩子们的情况,紧接着又打听一番杨春梅在岛上生活如何?

而秦绍延像是在给上级做报告,认真的,一一作了解答。

他们回到家时,两个宝宝刚吃完奶,杨春梅正晃动着拨浪鼓逗他们开心,见老爷子来了,她立马放下手里的东西出去迎接。

秦正卿看着她,就如同看到了没能再见的老战友,不禁眼眶有些湿润。

同样的,杨春梅也很激动。她鼻尖儿发酸出声劝慰道:“秦大伯,我爸在去世之前总念叨您,如今我帮他和您重逢,相信他在天有灵一定特别高兴,您也别难过,小心他在天上看到了笑话您。”

秦正卿被她逗笑,没再继续缅怀故人,而是跟在她身后进了屋。

这是杜乔第一次见到秦老爷子。和想象中的不同,老人家看起来没那么严肃,还笑呵呵的,显得平易近人。

她礼貌起身打招呼,希望能给对方留下一个不错的印象。

在这之前,秦正卿看过杜乔和秦绍延的结婚照片,如今见到真人才发现眼前这姑娘要比照片上还好看。

水灵灵的,一看就是个好孩子。

他冲她点点头,并拿出了见面礼。

这次来除了见孩子,也是为了把象征秦家媳妇的首饰交到杜乔手中,不值什么钱,只是一点心意而已。

杜乔接过巴掌大的首饰盒打开来看,瞬间被里面的翡翠坠子和镯子晃瞎了眼。

碧绿清透的颜色,留到后世必定价值不菲。

这一刻,她觉得自己离富婆之路又近一步!

她下意识地看向秦绍延,见男人示意她收下,这才开心地把首饰盒妥善收好。

除了首饰盒,秦正卿还送给每个宝宝一个平安锁,寓意他们能平安健康长大。

来之前,他已经想好两个孩子的名字,哥哥叫秦乔阳,妹妹叫秦乔雪。

希望他们长大之后能做个不随波逐流,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第二天是除夕。

清早起来,杜乔便听到屋外“哐哐”剁肉的声音。

等她给孩子们喂完奶出来,就看到秦绍延在扒鸡毛,杨春梅在剁肉馅,而秦老爷子在写春联。

她好奇地凑过去,不得不佩服老人家的字写得是真好,如果把这一手字拿出去卖春联,一定会被人抢着要。

杨春梅见她起来了,便指使她去鸡窝里捡几个鸡蛋,凑十个蛋一会儿给姜婶送过去。

外面风硬,秦绍延怕她吹着冷风,连忙放下手里的活儿,替她去捡蛋。

这番举动引来秦正卿的注意,他停下写字的动作,愣怔出神。杨春梅以为他是见自家孙子干活不高兴,便堆起笑容解释道:“绍延是心疼小乔刚出月子,平时我家小乔也是干活的。”

老爷子终于回过神,却没听清她的话,而是指着窗户说:“岛上风大,这窗户哗啦呼啦的响,你们半夜听着不害怕?这房子只做一层窗户可不行,等哪天我派人来看看,该修的地方都得修,绍延这小子太粗心,真是让人操心!”

“绍延还粗心?”杨春梅张了张嘴,想问他刚刚出神就是因为这个?但想了想没问出口。

她算是知道为啥她家女婿这么好了?原来是随了爷爷……

东北的除夕离不开饺子,这个年代也没有春节晚会,大家吃过饺子便准备休息了。

刚收拾完碗筷,就听到屋外传来“砰砰砰”的敲门声,声音很急促,像是有什么着急事?

这大过年的,听得人心直突突。

秦绍延披上衣服拿着手电筒出了屋,打开门一看,竟是蒋卫。

“你快跟我走一趟,我爸最近常头疼,刚刚休克过去快不行了。”

“他人在哪儿?”

“被警卫员送去医院了!”蒋卫喘着气,已顾不得曾经的恩怨。

身为医生,无论对方是谁都要救。秦绍延对屋里的杜乔交代一声,便紧跟着蒋卫身后,两人朝医院跑去。

“头疼有多久了?刚头疼的时候,你们为什么不去医院检查?”

蒋卫的父亲是军区参谋长,平时工作很忙,只是偶尔头疼根本没引起重视。

此刻,蒋卫非常自责,面对这样的质问,竟无言以对。

很快,他们来到急诊室,病人仍在昏迷中。

值班医生见秦绍延来了,只是惊讶一瞬,便开始汇报当前的情况。

如果想了解休克的原因还要做进一步的检查。

此时,在家属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