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3节(2 / 2)

加入书签

可能是一时没想出好主意,接下来的几天,亲妈并没有上门,这让王家过了几天消停日子。

知道是杜乔帮了母亲,王振峰买来二斤槽子糕向她表达谢意,同时还夸赞她最近刊登的文章写得特别好。

面对自己这位忠实读者,杜乔犹豫半天,最终提醒道:“王婶是个老实人,她最近天天提心吊胆的,你和战友的情谊固然重要,但什么都没有亲爹亲妈重要,我奉劝你早日解决问题,不要再让他们操心了。”

王振峰一脸严肃,承诺说好。

随着天气渐渐炎热,钱媛和周远的婚期如约而至。

他们是在造船厂的食堂办得喜宴。一共四桌,低调而朴素。

除了杜乔一家,孙繁琛也在受邀当中。他们坐在同一桌,说说笑笑看起来很像一家人。

这是杨春梅第一次来造船厂,就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看哪儿都新奇。孙繁琛见状淡笑不语,他和她之间只隔一人,知道她喜欢吃鱼。他把鱼盘往她那边挪了挪。

坐在他们对面的梁温萍把一切看在眼里,趁杨春梅出去上厕所的功夫,也跟着去了厕所。

前段时间,她一直忙着帮儿子筹办喜宴,没空牵这条红线,如今有时间了,那就一定要把红线牵成不可。

“春梅,你等等我!咱俩一起去厕所!”

杨春梅闻声转过头,见来人是她,脸上露出灿烂笑容。

“今天这喜宴的菜是真不错,周远结婚把你忙坏了吧?”

梁温萍又跟她寒暄几句后,直奔主题。“我看孙教授跟你坐一桌吃饭,他那人真绅士,知道你爱吃鱼特意把菜往你那边挪。”

她说的这些,在这之前杨春梅都没感觉到,如今认真回想,好像…确实是那么回事?

见对方仍不明白自己的意思,她只能再接再厉,“刚刚吃饭的时候,有好几个人朝我打听孙教授的情况。我问过孙教授了,他对另一半要求不多,只要能陪他耍太极剑,还能给他做衣裳就行…我怎么觉得他意有所指呢?”

说着,她一脸暧昧地看向杨春梅,直白地问:“你觉得孙教授为人怎么样?如果觉得不错,要不要我帮你俩牵条红线?”

杨春梅毫无准备地愣在原地,她从没想过到了这把年龄还要发展一段婚姻。

她红着脸,抿了抿嘴唇,拒绝道:“我这岁数,黄土都埋半截了,可不敢让你帮忙牵红线。你的好意我心领了。”

见她拒绝,梁温萍也没急,她太了解像他们这种年龄段的人所考虑的那些现实。

于是继续劝道:“正因为咱们是黄土埋半截的人才更应该活得潇洒一点儿,多为自己着想一些吧,小乔也希望你能幸福。”

“小乔?”杨春梅有点明白过来,梁温萍为什么要帮自己说媒?

第68章 猪骨头

从喜宴回家的路上, 杜乔感觉到杨春梅女士怪怪的。

首先她没再像之前那样笑呵呵的,还避开孙繁琛不再与之说话。其次是对自己的态度,眼含怨念很暴躁。

孙繁琛也意识到了什么, 想和她搭话,她完全不给机会。

回到家, 杜乔想找她聊聊, 却被杨春梅捷足先登了。

“小乔,你过来我问你点事。”

几分钟后, 两人坐在缝纫机旁,杨春梅先开口问:“是不是你让你师母给我介绍对象的?”

见她是因为这个生气, 杜乔笑了。“对啊,她今天跟你说了?”

杨春梅见她笑得这么开心就更来气了, “你是不是嫌我在这里拖累你, 所以才给我说门亲事?”

“……”杜乔一怔, 随即噗嗤一笑, “妈, 你脑子里想的剧情好狗血, 你可别冤枉我, 我没那么想。孙叔叔是个好人, 我只是觉得你们不在一起有点可惜。”

啥是狗血?杨春梅不太懂, 可后面的话却是听懂了。

“我四十他五十岁,多说还有二十年可活,我俩这岁数还有啥可折腾的?再说我也不愿意让别人戳我脊梁骨。”

这么大岁数了还再婚, 说出去不好听……

“没人会戳你脊梁骨,院子里的人都知道我那渣爹什么德行, 他们如果知道你再婚, 只会拍手叫好。再说以后日子只会越过越好, 大家没准都能活到一百岁呢,你不至于想得那么悲观。”

“我说不过你,反正不是你说的那么回事儿。”杨春梅脸一撇,不打算再听了。

杜乔知道这个时代的人思想保守,想要改变她的想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怕她产生逆反心理就没再劝。

该说的都说了,还是顺其自然吧,如今捅破这层窗户纸,接下来只能靠孙叔叔自己努力了……

五月中旬。

家属院里又有一件大事发生:王振峰找到组织,决定把家里领养的女孩也给亲妈送回去。

当初是因为两个孩子没人照顾,他才领养的,如今亲妈回来了,他再继续照顾确实容易引非议。

组织上念他是单身,父母年龄也都大了,当初领养孩子是好心,便同意了他的决定。

怕父母舍不得又要哭,王振峰是悄悄把孩子送到组织的,然后再由组织把她交给亲妈。

说实话,把孩子送走他也难过。但架不住亲妈总以各种理由找到家里来,还只字不提把孩子领走的事。

家属院里的流言蜚语太伤人,他妈的眼睛都快哭瞎了。照这样发展下去,没准他真要把战友的妻子娶回家才能善终。

俗话说朋友妻不可欺,打死他都不能干这事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