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2节(1 / 2)

加入书签

有人高喊,越来越多的人冲了进来,屋里乱作一团,有人倒在了脚前,唐嬷嬷刚要出声就被赵秋容瞬间捂住嘴不让她出声。

她靠着柜子,默不作声,破天荒的冷静自持,任由多少人死在脚边,依旧一声不吭的躲在哪里。

过了许久,大概近半个时辰了,屋里亮了灯。

“娘娘,娘娘。”是唐可寅的声音:“娘娘!”

唐嬷嬷手脚酸软的赶紧爬出去,唐可寅看见,急忙过来掀开帘子。

只见赵秋容靠着柜子坐在地上,手里拿着剪刀,见了他们,眼睛里面是努力压制住的惊慌。

“娘娘。”唐可寅自己也是满身血迹,却赶紧去扶她,她身子沉重,自己站不起来,在地上坐了一夜,腿脚已经麻木了,看着满屋的尸体和血迹,唐嬷嬷脸色煞白,赵秋容的脸色也不好。

可她没有无措的大叫晕倒,强撑着坐到床边,声音微微发抖:“淳贵太妃他们可好?”

第478章 神宗难得有良心

她太过冷静,让唐可寅都觉得不可思议,却也心生敬佩。

“淳贵太妃他们都没事,娘娘放心吧。”唐可寅垂手站在一旁:“华将军在外面请罪呢。”

赵秋容微微摇头:“不必请罪,传本宫口谕,行宫守卫和禁军护驾有功,皆赏,死者不论宫人守卫还是禁军,赐各自十个月的月钱给家里抚恤,着人速速收拾干净报盛京,就说就说”

她突然不知道要说什么了,受了惊,她也想见神宗,可神宗靠不住,还不如不见。

“娘娘。”唐可寅垂着眉眼:“不如说行宫进了刺客,但娘娘和太妃王爷还有十公主都无恙,让皇上不必忧心。”

只说事情,让神宗自己去决定要不要来一趟行宫。

赵秋容静默的点点头,算是允了他的话。

唐可寅立刻去办,他出去传了赵秋容的话,等华凌谢了恩,他便和华凌一块,一边收拾行宫的狼藉,一边仔仔细细的找有没有遗落的刺客。

晓得行宫出了事,第二天早上神宗就来了。

他这般迅速,把唐嬷嬷高兴的不行,感叹了好多遍。

唐可寅亲自去迎神宗,而且很知趣的走在首领太监身后。

首领太监十分欣慰满意,故意问道:“娘娘如何了?”

“娘娘安好,太医问诊过了,腹中皇嗣也无恙。”他在神宗瞧不见的地方,恭恭敬敬的给首领太监见了礼:“娘娘很记挂皇上呢。”

他故意提了一句,神宗听见,走的更快了。

到了赵秋容的屋子,淳贵太妃和景娴都在,唐嬷嬷更是亲自在门口相迎。

神宗大步进去,屋里还有一股淡淡的血腥味,太医们都在外间候着,他进了暖阁,赵秋容就靠在床上正在喝药。

“皇后受惊了。”神宗有些尴尬,不知道该说什么:“有没有受伤?”

赵秋容态度很冷:“多谢皇上关心,臣妾无事。”

神宗坐下来:“刺客的身份可查明白了?”

首领太监从外面进来:“皇上,奴才问过了,这些人身上没有线索。”

所以就是不知道身份来历?

“都下去吧。”赵秋容把药碗给唐嬷嬷:“贵太妃也回去休息吧。”

她有话要和神宗说,其他人也就识趣的退下了。

“臣妾无事,皇上不必走夜路的。”她依旧冷漠:“皇上也不必去查是谁安排的刺客,想让臣妾死的,只有夏侯家了,琼妃母子俱亡,夏侯家如何会放过臣妾与舒氏腹中孩儿,臣妾这里无事,还请皇上回去,多多看顾舒氏吧。”

神宗背对着她,手放在膝上握住:“舒氏总有千般不好,可她在朕最无助的时候陪了朕,朕不会负她,更不会让她去给夏侯华琼抵命。

你是皇后,你顾全大局,可朕从没想过自己会是皇上,朕也看不到你们说的大局,即便那日是其他人,或者是你撞上了夏侯华琼,朕一样会如此,明知是嫁祸,难道还要顺着他们的意吗?”

他太耿直,犟着不愿转弯。

赵秋容看着他:“敌强我弱,不能一招制敌,只能韬光养晦。”

第479章 敲醒他的白日梦

“忍忍忍!”神宗猛地转过来看着她,隐有怒意:“大魏历朝君王,除了太祖和先帝,哪个不是在忍?朕还要忍吗?”

赵秋容冷静的看着他:“那皇上觉得,不忍还能干什么?”

“朕想好了。”神宗有些迫切:“让定北侯府出兵陇西,一举灭掉夏侯家,我见过穆祯了,他和穆珏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穆珏只是有几分小聪明罢了,他哥却十分能干,我也打听过了穆祯很强。”

赵秋容点点头:“那皇上可想过,定北侯府的兵力如果被陇西拖住,谁来守大魏国门?齐国,柔然,谁来抵御?”

神宗愣了一下:“让三王爷和七王爷去。”

“三王爷和七王爷的确能干,但他们从未经历大战。”赵秋容说的一针见血:“定北侯只有两个儿子,长子掌权,次子成了驸马,大魏驸马不能参政领兵,定北侯不亲自出马,穆祯一个人也是没办法灭掉陇西的,若他们父子俩都出马了,大魏国门无人守。”

神宗眼底神采暗了下去:“可是大魏武将上百人”

“他们有忠君之心吗?他们愿意为了家国抛头颅洒热血吗?他们都听谁的?”赵秋容继续问:“君王不能号令大军,与手中无权一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