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节(1 / 2)
吃过夜宵,神宗起身走了几步,又回去坐下继续批折子。
见状,首领太监退出来,朝小太监摆摆手。
小太监有些急了:“公公,皇上都几个月不近女色了,这不遭罪吗?伺候的人夜夜都等着呢。”
“怎么?就那么想攀高枝了?”首领太监训道:“舒娘子过世,皇上连皇后娘娘都冷落了,还会看上那些人?别操歪了心,送去行宫的娘娘,哪个不是国色天香,你看皇上提过谁?”
小太监苦了脸:“奴才也是没办法啊。”
“皇上忙着国事,你可别找事。”警告了他一声,首领太监忙进去继续伺候着。
一直到后半夜神宗才闭了闭眼,天未亮就咳了起来,他没当回事,继续去上朝,下朝之后把三王爷和陆相叫到御书房帮他看折子,他让人去凤来殿把如意抱了过来,抱着如意在自己的寝殿补觉。
他发了火,粮草才送到边关去,世家与寒门的矛盾才勉强平息了几分。
只是,三驸马依旧在牢里关着,狱卒不敢对他用刑,却也没在吃食上善待他。
把硬邦邦的隔夜窝头丢给他,狱卒故作谄媚:“驸马爷,委屈你今日用这个填饱肚子,小人们也想好好孝敬你,可是这公主对你不管不问的,小人们也不敢,你见谅。”
三驸马不语,完全不受挑拨。
他心里清楚,虽然灵善对自己不冷不热,自己强了她之后,她更是冷淡到不愿意和自己说话,但是绝对不是落井下石的性子。
不管自己,就是保自己的命。
否则,一旦她对自己多了关心在意,难保自己就成了拿捏她的把柄,在这个时候,活命都难说。
他没去碰那个馒头,靠墙坐着,对狱卒的话也置若罔闻。
盛京城内,唐可寅登了长孙宏的府门。
这是他昔日高攀不起的人,但现在,却主动递贴结交。
明仪接二连三的打压,把长孙宏压死在了君伯的位置上,他对此十分有意见,但是根本无从反抗,所以才会按兵不动。
可现在,在外有齐国柔然进犯,在内有世家和寒门对立,明仪窝在鹿京不出来,神宗根本应付不过来。
所以,长孙宏想反击了。
和他闲聊了许久,唐可寅随口问道:“崇恩长公主,是不是极为聪明?”
“她?”长孙宏嗤之以鼻:“她就是个泼妇,有几分心思,全用在了和家婆争执上了。”
“是吗?”唐可寅觉得不可思议:“我还以为,她极为聪明伶俐呢。”
长孙宏喝了口茶:“若说聪明,她女儿和静,那个黄毛丫头才是小狐狸转世,心眼不比长孙明仪少,可恨的紧。”
第687章 高家满门抄斩
郡主和静?
唐可寅想起来了,崇恩进宫前一天,十公主景娴与郡主和静入宫请安。
“郡主不过十二岁罢了,小孩子机灵吧。”他喝了口茶,故意套话。
长孙宏皱眉:“你还真别不信,和静这丫头,年纪虽小,但是聪明的出其。”
他这么肯定,唐可寅多少有些怀疑,唐嬷嬷被赶出宫,自己与唐玉会突然进了暴室,大概都与和静有关。
只是,他十分好奇,和静是怎么说服赵秋容一下子处置了他们的。
第二日,唐可寅特意在学堂对面的茶楼上坐着,等学堂下学,可容人进去之后,他便混在人群里面进去。
学堂院子里都是丹青书法,学子们还没走,有的在挂画,有的还没出来,唐可寅找去了学舍,果然瞧见了和静。
她还在画画,脸上沾了颜料,拿着一根极细的竹笔,认真勾边。
十二岁的女孩儿还没长成,脸颊带肉,青涩稚嫩,继承了皇室出众的相貌,即便穿着脏兮兮的布兜,也出彩的显眼。
屋里,和静笔尖不可查觉的停了一下,她感觉到自己再被人看着,那是一种打量的目光,要看透她的打量。
一瞬间的迟疑,她继续描边,恍若没有察觉,描边完毕,解下身上的布兜,吹了吹画,她抱着画出来,小跑着去人多的地方,全程不去看唐可寅的方向。
一头冲到有很多人的院子里,和静看看自己的画,眼睛一转,顺手揉成纸团,从人群里穿行,随手取了一张旁人刚挂上去的画,绕了个圈,在唐可寅看得到的地方,把顺来的画挂上,故意认真欣赏了一下才走人。
她一离开,唐可寅就来到的她的画跟前,摸了上面的墨汁轻轻一碾,墨汁还没干透,他把画取了下来,走人。
转眼就是秋后,高维问斩的日子。
行刑前,高维在狱中写了一封长信,委托狱卒呈给神宗。
时到今日,受尽重刑,他也没有说出国库里的银子去哪里了。
但君臣一场,神宗到底是接了那块血迹斑斑的破布,寥寥百字,如下所言:
“皇上仁德,心怀良善,未曾苛待臣下,愿重用寒门,破天下数百年寒门子弟低贱之旧俗,从不视宫人奴婢低贱,断先帝滥杀之风,止宫廷虐杀之气,若安平盛世得此君王,乃百姓臣下之福。
可叹生不逢时,遇权臣干政外戚涉权,臣下如虎,皇亲为狼,环环而饲,时时摄于谋算之中,仁厚心怀,一无是处,可效仿先帝,杀伐果断,铁血无情,否则,亡故于仁厚,时日矣。”
这是他最后的话,神宗看了许久,让人把东西拿下去烧了。
高家满门抄斩的那天,艳阳高照,人血馒头的事再一次上演,这一次,却多了欢呼的世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