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4节(1 / 2)

加入书签

唐玉退了半步:“不了,恭喜哥。”

恭喜他心愿达成,唐家有后。

“唐家血脉,大可多些。”唐可寅笑看着他。

唐玉摇头,转身离开,他不愿意,这本就是有违人伦的事,若是露馅了,杨芙蓉唯有自尽这一条路走,即便她活着,她的孩子也将时时刻刻提醒她,她身上发生过不堪的事。

一个孩子,就足够了。

他不配合,唐可寅也不说什么,他知道唐玉的脾气,执拗无比。

若非唐玉的身份不够出众,不足以维系与陇西世家的关系,他更希望这门亲事真的是给唐玉娶得,最少这样名正言顺。

杨芙蓉有了身孕,唐可寅却更忙了,三天两头不能回家一次,起初唐玉还没发觉什么,可是单独与杨芙蓉吃了几次饭后,他就明白唐可寅的打算了。

他想让他们独处,想让自己陪着杨芙蓉安胎,看着孩子在她肚子里一天天长大。

杨芙蓉却没有任何察觉,她还沉浸在有了身孕的喜悦中,得闲时,唐玉在院子里练剑,她就在一旁给小孩做小衣服小鞋子。

唐玉有时也会坐下来看看那些东西,小巧的不可思议,慢慢的,他也有些好奇杨芙蓉生下的孩子会是什么模样了。

若是个女孩子,必定如她一样温婉和顺。

冬月中旬,因原文书司监察使渎职,唐可寅升任补缺,为正七品。

新法成效显著,下朝后,五王爷就赶紧去风来殿给赵秋容报喜,三王爷心里牵挂着有孕后百般不适的三王妃,也就不与他一起了。

到了凤来殿,却不见赵秋容,她身边新来的嬷嬷希若出来见礼:“王爷,今日淳贵太妃与赫连公主一块进宫请安,太后带着皇上到御花园去了。”

御花园?五王爷找了过去。

院子里,淳贵太妃与赫连公主都在暖阁里坐着,外面雪大,他们不出去。

院子里,小皇帝正拉着赵秋容堆雪人,他不会堆,又想要,还只要赵秋容堆得,为此嬷嬷们都被赶到了一边不许插手。

“听闻先帝年纪不大,虽然只有两个孩子,但后妃不少,怎么不见接几位进宫来陪陪太后?”赫连公主抱着手炉:“太后这般年轻,想来在宫里也闷的慌。”

淳贵太妃喝了口热酒:“诸位太妃在行宫静修呢。”

第1038章 柔然公主口无遮拦

赫连公主看了她一眼:“大魏真是一点也不好,在我们柔然,若是丈夫死了,儿子,兄弟都可以嫁,从不会独守空房,要是大魏也有这个习俗,太后这个年岁,诸位王爷正”

“公主,大魏与柔然民俗不同。”淳贵太妃打断她:“慎言。”

赫连公主撇撇嘴,有些不甘愿。

“王叔。”小皇帝喊了一声,她们看去才发现五王爷来了。

他还穿着朝服,小皇帝扑上去抱住他的腿,亲昵的不行。

“臣参见太后。”

赵秋容抱着个雪球,鼻尖冻得有些泛红:“王叔免礼。”

“王叔。”小皇帝伸着手要他把自己抱起来,成功之后就抱住他的脖子:“王叔,你看。”

他指着赵秋容堆得雪人,她堆得一塌糊涂,根本看不出人形。

“王叔。”小皇帝趴在五王爷耳边小声和他商量:“是不是很丑?可你不能说,我们就说很好看,好不好?”

他说得极为认真,说完后就直勾勾的看着五王爷等他答应。

“好。”五王爷笑起来:“太后堆得极好。”

小皇帝连连点头:“极好呢。”

赵秋容有几分不好意思,擦着手站起来:“王叔可是有事?”

“是,新法成效显著,特来给太后报喜。”他放下小皇帝,把手里的折子递过去:“亩产比去年总计多了三百万石,蚕桑门户多了上千家,工部提报修水渠一千零二十八条,朝中已经议定修建,因今年不收赋税,为此这些全都归百姓所有,合计下来,百姓买地的钱不但回本,还有盈余。”

赵秋容看了一遍折子,同样笑了:“真好,你们都辛苦了,可把消息送去金陵了?”

“已经着人送去。”

“那就好。”她把折子还给五王爷:“朝中的事我不懂,有劳王叔费心了。”

五王爷微微低头:“臣应尽之责。”

暖阁里,淳贵太妃些许听到了一些话,知道新法成效显著,笑意浅浅:“真好啊。”

赫连以为她说五王爷和太后站在一起看着真好,也不管有伺候的人在旁,跟着接了一句:“郎才女貌,是挺好的。”

闻言,身边的人都吓了一跳,淳贵太妃立刻变了脸色:“公主,慎言。”

“你不也说了嘛。”赫连公主毫不在乎,见她接连阻拦自己,起身走开,不愿意在这里坐着了。

淳贵太妃看着她,满心不悦,也总算明白恪王妃为何不喜欢她了,口无遮拦,到大魏数月,竟然连这个规矩都不懂。

她们闹了不愉快,外面到是挺愉快的,小皇帝拉着五王爷给他堆个好看的,赵秋容则站在一旁看着他们。

如意也喜欢堆雪人,入冬后五王爷在家里堆过不少,为此很快就弄好一个了,还顺手把赵秋容堆得那个修了修,小皇帝自己也捏了个雪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