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0节(1 / 2)

加入书签

第1136章 事情暴露了

“我不管,反正我选好了。”承乐笑眯眯的看着她:“公主,给个口谕呗,我好把人送过去。”

明仪头疼:“你看着办吧。”

她懒得管,坐下梳妆,准备上朝。

“娘亲。”被裹在被子里的孩子轻轻喊她,生怕明仪把自己忘了。

明仪笑呵呵的过去:“你再睡会儿好不好?娘亲要去上朝了。”

“我也去。”他眼巴巴的看着明仪,扭来扭去的想要出来。

明仪想了想,让承乐把他抱出来去收拾,自己也赶紧梳发:“昨晚做了个噩梦,梦见景娴和兰儿都在我面前哭,和静也在我面前哭,把我哭的可难受了,我问他们哭什么,却都不说话,唉”

“这几日出了太多事,公主烦心,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罢了。”承乐替她揉了揉脑袋:“厨娘三更就炖上了百合雪梨汤,公主最喜欢。”

明仪摸了摸腮帮子:“要是有肉糜粥就着酸菜丝就更好了。”

“都有的,奴婢让人去拿。”

“这一胎太稳当了,没吐没晕,吃什么都香。”她瞧了瞧在乖乖换衣服的锦宁:“这两个孩子的差别那么大,可别生出个小魔王吧。”

她有点担心了。

收拾妥当,牵着孩子去吃饭,吃的饱饱的领着他一块上车准备进宫。

他依旧站在窗边看着外面,细细的能瞧一路,快到宫门口了,孩子叫起来:“好多人呀。”

“是呀,等下你跟着嬷嬷们去找皇上哥哥玩,好不好?”

“嗯。”他转过来:“好呢。”

他过来扶着明仪的膝盖,乖乖等车停下,承乐刚出去,他立马跟上,站在车辕上等着被抱下去。

“公主。”明仪还没下去就有人跑了过来:“公主,九王府可是出了大事?”

明仪心里一咯噔,面上强装淡定:“九王府喜事将近,能出什么事?”

那人踌躇半晌,说道:“民间传闻,九王爷与和静郡主有私,不知是否属实。”

明仪神色微微一僵,承乐更是登时脊背发凉,整个人僵在了一旁。

“这种话你们也信?”

那人急忙低头:“方才听同僚们说起,所以特来询问。”

“无稽之谈,这样的话都是谁说起来的?”明仪从容下车:“你去问问,事关郡主清誉,哪里能捕风捉影?前些日子是太后娘娘,今日是郡主,难不成再过几日就是本宫了?”

那人急忙应声,承乐来扶住明仪,十分紧张:“公主,这”

“庆王妃不是说发现同心锁的丫鬟已经被处置了吗?而且那把锁也剪下来了,怎么还会被人知道?莫不是府上的人传出了消息?”明仪皱着眉:“你去问问和静,除了同心锁,他们是否还落下了什么东西。”

承乐赶紧离开,明仪牵上锦宁领他进去,交代嬷嬷把他照看好,看着他走远了,忍不住叹了口气。

听见朝鼓响了,明仪这才走向大殿,三王爷也正好来了,他别有深意的瞧了明仪一眼,扶着她坐下后自己也才坐下。

他拿起桌上的折子扫了一眼:“漠北如何了?”

第1137章 公主先发制人

“回王爷,禀公主。”兵部尚书站了出来:“已经传旨李勋南扣留图里琛,必要时可就地斩杀,不留情面。”

明仪问:“金陵可有消息?”

“暂时未有。”

大臣们的神色有些不对劲,算着他们俩把关心的问了,正打算开口,明仪就拿起了一本折子:“如今已经五月,正月初国库拨银给工部,如今水渠道路修建如何了?”

工部尚书立刻站出来:“禀公主,水渠已经修建完毕,其中七成已经开始灌溉,尚有三成需修建水库配合,重阳之前就可使用,蓄水方便寒冬灌溉,道路完工六成,剩下四成,将在七月雨季前完工。”

他回答的事无巨细,明仪十分满意:“不错,既然已经把钱花下去了,就得多用几年,所有修建者的名字都刻上去,十年之内完好无损者,赏,十年之内除天灾外垮毁的,重罚。”

“是。”

她说完了,立刻就有人站了出来,是宗礼司执政,他一身正气,直视明仪,呈上一根红色的绸带:“臣有本,参九王爷长孙兰与郡主和静有违人伦,私相授受之罪。”

他的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明仪仿佛能听到天雷在自己脑袋上炸开了声音,她坐在椅子上,浑身僵硬,脊背已经升起阵阵寒意,蹙着眉,板着脸,强装镇定:“你说什么?”

“臣的夫人,携新妇往皇室月老庙为姻缘挂福,发现了这个,姻缘带子上,清清楚楚写着九王爷与郡主的名讳,臣特别核对了九王爷的笔迹,确认出自一人之手,为保万一,臣还去了皇寺,皇寺方丈作证,上个月,九王爷的确与郡主同去皇室,姻缘带子尚新,不会有错的。”

百官顿时议论纷纷,太监赶紧去把姻缘带子拿上来,略为扫了一眼,明仪就确定那是长孙兰的字迹,她的脸色白了几分,端起茶盏想要喝口茶压住情绪,手却止不住的微微颤抖。

事情泄露,已经不是清修和去往金陵就可以遮掩的了,怎么办?

当当当

茶盏在轻微颤抖,声音不大,却足够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众臣都看着她,有人震惊,有人慌张,有人六神无主,更有人嫉恶如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