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5节(1 / 2)

加入书签

围观的人对着杨芙蓉指指点点,他们一个个躲在伞下,瞧着雨中的杨芙蓉,如同看着一个被轰出青楼场馆的下作之女。

杨芙蓉浑身颤抖,她几乎要被羞耻心淹死了,可是唐可寅还没出来,生死安危不知,她不敢倒下。

单薄的身子倔强的撑着,她转过身,继续高喊:“我家大人蒙冤,还请太后明察,还我家夫君清白公道。”

她的不理会,激怒了那些学子,有人气怒高喊:“唐可寅一个太监,巴结权贵才爬上今日的地位,他有什么清白公道可言?”

他们愤愤不平,仿佛卑贱之人压过他们就已经是不可饶恕的大罪了。

他们只晓得十年寒窗不易,只瞧见唐可寅钻营攀附,只瞧见他骗婚秽乱。

他们的在身后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一把利刃,将杨芙蓉捅的千疮百孔。

第1433章 还我夫君公道

偏殿里,他们将所有的证据都放了出来,铁证如山。

听着他们的言辞,唐可寅心里眼里都是冷意,他不禁反思,自己到底是做了多少十恶不赦的坏事,才会让他们这般咄咄相逼。

他也曾寒窗苦读,也曾少年中榜,也曾是风清明月之人。

他曾卑贱到尘埃之中,曾心怀恨意展开报复,曾满心猜忌警惕的提防明仪。

但他自问,自己一直心怀家国,不曾为一丝私利所困。

难道他错了吗?

服宫刑非他所愿,为何别人害他的,反倒成了他的错?

他不过是想为唐家留下血脉,不过是想找回自己丢失的儿女绕膝之乐,他的确对不起杨芙蓉,他也愿意用余生来对杨芙蓉好。

可为何,他们的私事,在这些人看来,却像是犯了触怒天地的大错一般不可原谅?

唐可寅沉默着,他想笑,笑自己命途多舛,笑老天玩弄。

“太后。”他们依旧在说:“还请太后做主,治唐可寅不曾恩科便入朝为官,秽乱后宅两项大罪。”

他们一起跪在地上,目光炯炯的看着赵秋容。

明仪不在,三王爷不在,小皇帝不在,只要赵秋容一声令下,就够了。

可赵秋容并不表态,她会保下唐可寅,但如何保下?

力证唐可寅并非太监?

她如何证明?脱衣核验吗?那样岂不是当场露馅?

承认他是吗?

那他的孩子怎么解释?

“希若。”赵秋容微微侧身:“你去吧。”

既然在这里寻不到突破口,不如看看杨芙蓉哪里如何说的,希若明白她的意思,颔首出去,直奔宫门。

雨势越来越大了,人群却不散去,杨芙蓉依旧高高举着手里的东西,声音嘶哑了下去,却依旧在不停的重复。

“姑姑。”

禁军的声音让杨芙蓉抬起头,宫门前,希若撑伞出来,到她跟前见了礼:“夫人可是有东西要呈送太后娘娘?”

杨芙蓉瞬间看见希望,她急忙说道:“我家大人是被冤枉的,他有功名在身,不过是被人冒名顶替了,还请太后明察,还他清白公道。”

她只为唐可寅一人伸冤,没有半个字是为了自己辩驳的。

“夫人把东西交给奴婢吧。”希若对她十分同情,接过她手里的东西,帖子外面已经湿透了,好在里面的字迹没花:“夫人回吧,下着雨天也冷。”

杨芙蓉一把拉住她的衣裳,张了张嘴,又松开重重磕头:“还请姑姑告诉我一声,我家夫君如何了?”

希若犹豫了一下,自作主张的告诉她:“状诉唐大人后宅秽乱一条大罪最难分辨,如今还未定罪呢。”

“秽乱后宅?”杨芙蓉喃喃自语,这四个字就像是一桶无法洗净的脏水,从头浇下,几乎压断她最后一丝强撑的意志。

希若拿着她的帖子进了宫,杨芙蓉依旧在雨中跪着,她不喊了,满身颓然,静悄悄的似乎一尊石像,身后,是冷眼看着她的学子和看热闹的百姓。

他们图一个礼法正道,图一个茶余饭后的乐子。

“嫂嫂。”

一声大喊,唐玉抢了一把伞冲了过来,他替杨芙蓉挡住冰冷的雨,十分着急。

第1434章 她非死不可

杨芙蓉看着他,脸色越发苍白。

“嫂嫂。”唐玉要扶她起来:“你回家去。”

杨芙蓉用力将他推开,十分抗拒:“别碰我!”

唐玉跌在地上,看着她不明所以:“嫂嫂,天冷,你先回去。”

“唐玉!”背后的读书人看见他便是一片哗然:“你与长嫂私通,还不速速谢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