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6节(1 / 2)

加入书签

明仪不吭声了,大伯哥还帮她打着仗呢,她在这里说大伯哥的坏话不太好。

与江氏坐了很久,陆姣姣才回来,一身风雪,明仪立刻起身去帮她摘了狐裘。

“大忙人,我一早过来就没见你,哪去了?”

陆姣姣冻得捂住耳朵,跑到地笼跟前了才停住:“我去外面的学堂瞧了瞧,母亲让我去的。”

“对,是我安排她去的。”江氏示意嬷嬷给陆姣姣换个热乎的手炉来:“咱们家的几个孩子都大了,也该是上学的年纪了,虽然一直请了先生来家里教授,但是小孩子一直困在家里,很容易被惯得无法无天,多去外面玩,才晓得好坏,所以,我就让她去学堂好好,是否多盖上几间屋子,多让些孩子念书。”

原来如此。

明仪坐下来:“前些日子,正好皇上准备挑选伴读了,太后的意思,是让锦臣和锦宁一块去。”

“不去不去。”江氏赶紧摆摆手:“我们家本就位高权重,祯哥儿如今是大元帅,阿珏是侯爷,你是执政公主,家门显赫,已经不敢有人来招惹了,再让他们二人入宫伴读,岂不是自找麻烦?

我们家的孩子,品行端正就好,虽说望子成龙,但富贵不可太过,如今就很好了,凭你们积攒下来的家业威望,也足够让他们吃喝不愁了,往后的儿孙让他们自己挣前程,别可着祖宗享福。”

第1507章 被婆婆塞了一嘴大瓜

江氏这样想,明仪挺意外的,虽说她先前也是这么想的,可是瞧着锦宁日渐大了,也会生出私心,想他前程似锦,在帮他一把和不帮他之间仿佛犹豫。

那日虽然拒了小皇帝的请求,可心里还是有这个想法,故此才问一问的。

没成想,江氏也会这么想。

“到是清梨,养的富贵些好,女孩子的眼光长远些见识多些,将来不至于看见什么阿猫阿狗就觉得世间再无第二人,混的被只晓得花言巧语的小子骗去。”江氏招招手,把自己的小孙女抱在腿上,给了她一块点心吃菜说道:“你可听说华家的事了?”

明仪坐下来:“华凌家吗?怎么了?”

江氏挺唏嘘:“华凌的七妹妹,虽然是庶出,可是生母也算是大家闺秀,因着华凌如今前程似锦,为此家里给说了盛京的亲事,是尚书府的公子,再过两个月就是婚期。

结果,她到寺庙还愿,遇上了一个书生,听人家念了几句诗,便芳心暗许,靠着丫鬟书信来往,竟然胆子大到与人家珠胎暗结,婚事自然不能成了,华家只能退婚,若非华凌的缘故,尚书府定要闹到皇上跟前去。”

“珠胎暗结?”明仪吃到瓜了,赶紧喝了口茶,抓了一把花生米在手里:“这也太大胆了,然后呢?”

江氏不紧不慢的抿了口茶:“事情出来,丫鬟被打死,本来可以瞒着的,结果因着丫鬟被打死,丫鬟的老娘哥哥不干了,在外面大肆宣扬,这事也就没瞒住,华家差点惹上官司,只能赔钱了事。

但事情都传出来了,华家姑娘的名声算是全都毁了,如今,也好些日子不曾听到那七姑娘的消息,只说是因着生母求情才保住性命,却也落了胎,好在华夫人不是个狠心的主,换做旁人,只怕已经悄悄处置掉了。”

“那个书生呢?”明仪更关心这个:“事情都出了,他若是来提亲,一切也都好说吧。”

江氏摇摇头:“跑了,事情发生就吓跑了,本来就没功名,老家在哪都不知道,那七姑娘只晓得人家的名字,说是叫王信,这天底下有多少王信,哪里找得到?”

明仪听得不可思议:“这就跑了?”

“这些日子,无论谁家有事,华夫人都推辞不来了。”陆姣姣接过话茬:“他们家其他几位已经出嫁的姑娘,若非还顾及着华凌与十公主的脸面,在婆家也不会有好日子过得,幸而七姑娘是他们家年纪最小的,下面也没有什么妹妹了,否则,姐妹牵连,也难嫁了。”

明仪唏嘘不已:“怎么会这样糊涂,我记得本朝六位尚书,家里的公子都是一表人才满腹文章的坦荡君子,这七姑娘有什么想不通的,和一个没有功名的书生珠胎暗结。”

“所以我才说,女孩子要富养,眼光见识长远些,才不至于被人家几句诗几幅画就骗了。”江氏抱着清梨亲了亲:“知书达理不过基础,胸怀坦荡目光长远更为重要,多少穷小子想着攀附高门贵女鲤鱼跃龙门呢。”

第1508章 孙玄策大捷

“嗯嗯嗯。”明仪乖乖点头:“昨日我还收到华凌的信,说景娴去了上雍,年底也要回来,大概是赶不上除夕了,但元宵也会到。”

江氏立刻提醒:“那你可要让人告诉十公主一声,华家留着七姑娘,难保是想借着公主的面子,找一门远离盛京的亲事。”

“嗯,我会告诉景娴一声的。”明仪口头上应了,心里却觉得即便自己不说,按照景娴的性子她也绝对不会去管。

定亲未嫁,与人外来。

这种事即便是景娴,也会被人暗地里说闲话的。

她在鹿京待了几天,除夕前三王爷和萧必明又来了一趟,来说年底官员政绩核查的结果。

“秦岭消息,谦王爷也从蜀国回来的,具体如何,要等他回来才知道,不过在秦岭监工的官员病了,吏部请旨,是就地提拔一位,还是另外安排一位过去。”萧必明把吏部请旨的名单递上去。

明仪翻了一遍:“先前是谁负责?”

“是唐可寅。”萧必明垂着眼:“可是,他因为门风不证,被贬黜回文书司做小吏了。”

明仪把折子放下:“他做小吏?那可真是屈才了。”

唐可寅是明仪一手提拔起来的人,萧必明误以为她是在责怪自己,赶忙说道:“如今已经过了数月,其实再提拔起来也没错。”

“你别急,我不是怪你。”明仪听出了他的不安:“唐可寅门风不正是事实,她夫人也是可怜人,他算是凶手了,贬黜也不为过,只是,蜀国既然与大魏玩阴招,还是得让一个有手段的人过去才是。”

三王爷放下茶盏:“薛卓去吧,他的才能不输唐可寅,也可重用。”

“也好。”明仪点点头:“至于唐可寅,明年年底有一场恩科,便让他主持吧,若能办的漂亮,便官复原职。”

萧必明点头记下了。

他们来说了政绩的事之后,除夕也就到了。

大年三十,边关捷报,孙玄策率兵大败齐国边关大军。

消息先到上雍再送去盛京,一时间整个上雍都沸腾了。

上雍小院里,大雪日里烟火袅袅,屋里,大驸马坐在火盆边上烤火,景娴裹得严严实实和他坐在一块,院子里的小厨房里,崇恩有些无措的看着和静忙碌,自己什么忙都帮不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