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8节(1 / 2)

加入书签

第1619章 主神庙得寸进尺

刚出来,唐可寅就被人拉住,是内廷的主事太监,他一脸苦相,差点给唐可寅跪下。

“唐大人救命啊。”太监看似要急哭了:“这奴才们给太后娘娘送新的首饰,可是这都几回了,太后娘娘愣是没一样能看上的,奴才现在都不敢进去了。”

唐可寅扫了一眼他身后:“太后并非难说话的人。”

“是啊,所以奴才才会为难不已啊。”太监忙把身后的托盘掀开给他看:“如今吴越蜀国臣服,这打制首饰的东西多了,能工巧匠也多了,可太后娘娘就是不喜欢啊。”

唐可寅看着那一托盘金银珠宝装点的首饰,似乎有点明白赵秋容为何都看不上了。

“太后装扮历来素净,不好这些华丽金贵之物,不如免了这些东西,用珊瑚珍珠这类轻巧素雅的来做。”

太监一愣,想到了什么,急忙从另一个托盘里面拿出一支红珊瑚的簪子:“唐大人看这个。”

“这个就不错。”唐可寅点了点头:“你可以拿去试试。”

太监些许放心了,道了谢,急忙领着小太监们进去。

唐可寅如今是帝师,妥妥的御前红人,他的话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没一会儿太监出来,见唐可寅还等着自己,顿时喜笑颜开的上来见礼:“多谢唐大人指点,那么多首饰,太后唯独看中了那只珊瑚簪子,若是今日一样都没入太后的眼,奴才可要被总管打死啊,多谢唐大人。”

“小事而已,不必谢。”

唐可寅这才走开,他就是等在这里听结果的,晓得赵秋容喜欢的与自己喜欢的一样,心里不但欣喜,还有一丝感叹。

当年赵秋容给还没出生的小皇帝取名时,他们俩似乎也是这般默契。

怀瑾握瑜。

这个词唐可寅记得很清楚,只是从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会来教导这个孩子。

他出宫回府,在宫门前遇上了正准备进宫的丞相萧必明,萧必明看起来很不悦,唐可寅与他打招呼,他也阴沉着脸没有如平时那般说几句,这让唐可寅不免有些担心是朝中出事了。

次日早朝过后,唐可寅这才知晓萧必明恼怒的原委。

近些日子,漠北那个主神庙又派人来了,自从他们见过大魏富庶之后,便三天两头的让人过来,一下要这个,一下要那个。

大魏不缺钱,对比起打发他们,打仗更费钱,所以只要他们要,户部也会考虑考虑就给了。

但是,他们此次来只为一件事。

要在盛京建主神庙,并且要让小皇帝成为他们神明的信徒。

这事绝对不可能,以至于礼部尚书那个好脾气的老头儿当场发飙,谈话不欢而散,从没被老头儿喷过的神庙使者当时就懵逼了,还跑去找萧必明告状,果不其然又是一顿喷。

早朝结束后,礼部尚书去找被晾在驿馆的神庙使者,意思就一个,给神庙的东西每年定额,神庙爱要不要,想把神庙修到盛京来,做梦,想让小皇帝成为信徒,然后做什么都要听一群神婆安排,更是白日大梦。

绝不可能!

第1620章 三公主的小暴脾气

大魏态度强硬,完全不在神庙使者的预料之内,毕竟这几年他们找大魏要东西,大魏给的都很爽快。

在萧必明这里碰了灰,他们转头就来了公主府找明仪,正赶上明仪约着崇恩灵善和福龄一块搓牌九。

她们姐妹四人就没坐一块玩过,要不是灵善和周玉清吵了一架,带着女儿离家出走,然后小甯儿被清梨拐来玩,赶去劝架的崇恩和来充人数的福龄也不会来。

“幺鸡。”

“碰!”崇恩啪啪点牌:“吵架也就算了,你还带孩子离家出走,没志气,怎么也轮不到你离家出走啊。”

灵善拉长了脸不吭声,摸了张牌,一看不是自己想要的,丢了出去。

明仪眼睛一亮,赶在福龄说话前一声大喊:“糊了,拿钱,翻了八番,每人二十四两,快快快。”

“不玩了。”灵善堵得慌,撂了牌走去一旁。

崇恩见状,一声不吭的把面前的牌一推,也走了。

“哎?哎,哎!”明仪看着她们俩:“拿钱啊,嘿!”

她们俩不理她,像是耳朵聋了一样。

福龄见状,也赶紧起身走去一旁坐下,默不吭声。

明仪:“”

混子,都是混子,输了就耍赖。

正喝着茶,清梨拉着小甯儿跑进来,看见桌上没关上的盒子,清梨好奇的走过去瞧了瞧,指给明仪:“娘亲,有金子。”

“嗯,娘亲赢了,可是她们不给钱。”明仪一脸伤心。

旁边蹭着灵善的小甯儿一听,立刻跑过来,挨个的把桌上没收走的盒子抱到明仪跟前:“六姨,快藏起来。”

“哈哈哈好孩子。”明仪恨不得把她抱起来亲两口。

灵善只是瞧了一眼,完全不管。

把自己应得的拿了,明仪又让清梨把盒子放回去,盖上自己的匣子问道:“三公主,我听大公主劝了你那么久都没明白你是怎么和周玉清吵起来的,说出来,让我乐呵乐呵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