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83节(1 / 2)

加入书签

明仪一路下了城楼,沛阳守将疾步跟着,与她简单说了现在的情况。

“还有兵马就好,我等下找你说。”

她赶着去看七王妃,七王妃已经知道她来了,十分不敢相信的抱着孩子出来,一看真的是明仪,当下就红了眼睛。

“姐姐。”她要跪下见礼,明仪一把拉住她:“手足之间,无需外礼。”

七王妃的生母也在,也是一个身子柔弱的妇人,直接跪在了地上:“妾身参见公主。”

“夫人请起。”明仪忙让承乐把她拉起来,她虽然是个妾室,但也是七王爷正儿八经的丈母娘。

七王妃哭起来,看她形容憔悴,明仪就知道被困在沛阳的日子让她有多么害怕了,忙让人把孩子抱走,自己扶着七王妃进屋坐下。

“老七平叛,脱不开身,但安全无虞,你不必担心。”

七王妃含泪点头,苍白消瘦的脸看的让人心疼。

“你出月不久,得爱惜身子才是。”

七王妃泪如雨下:“事发突然,王爷突围之时还受了伤,这四下兵马分散,叛军又来得突然,我实在担心。”

“老七有些功夫在身上的,他一定不会有事。”明仪握住她的手:“沛阳虽然被围,但我也问过,城中不缺粮食和水源,叛军一时半会儿也进不来,你且安心就是。”

她点头,声音哽咽:“姐姐来了,我就安心多了。”

“你安心养着,其余的都不要操心,把身子养好。”明仪替她擦了眼泪:“伺候王妃的嬷嬷是谁?”

立刻站出来两个和善的嬷嬷,明仪认得她们,萧夫人亲自选的陪嫁。

“王妃生产不久,看样子身体也是差的,务必小心照顾,着人仔细照料才是。”

嬷嬷们应了声,明仪也不与她多说什么,交代人扶下去小心照料。

明仪又出了门,她一口茶都没时间喝,就来到了大街上,百姓们都很害怕,以至于街上并没有太多的人,她一路过去,总共看不见几个人。

“公主。”守将跟了过来。

明仪四下看着:“夏侯家的老宅在哪?”

“臣带公主过去。”

他们顺着大街走了很久,在一处气派的宅子前停住,红漆木门上贴了封条,门前落灰不少,可见多年无人居住了。

守将着人上前撕了封条,一行人立刻进去,极大的院子,堪比行宫,即便多年无人居住,败落四显,也可堪见当年夏侯家的权势滔天与富可敌国。

“当真是越矩。”承乐惊了。

廊柱描金,琉璃铺顶,恨不得台阶都用玉砌。

明仪站在大门口冷漠的看着,对此并不意外,她虽然不曾来过这里,但也听仪庄皇后说过。

陇西夏侯家,地缝里的泥扫出来,都裹着二两黄金呢。

“仔细搜一遍。”明仪猜猜地上的石砖:“这里,有密道与城外想通。”

守将惊了:“是。”

他立刻招呼人掘地三尺的搜索起来,任何一个地方都不敢轻易放过。

第1637章 接地气的公主殿下

夏侯家有密道的事,是夏侯雍告诉她的。

那时仪庄皇后未死,后妃逗弄时,她说了一句喜欢妹妹,就被怀有身孕的仪庄皇后关进了黑屋子里反省。

仪庄皇后迫切的想要一个儿子,以此来巩固她的地位和夏侯家的地位。

她的出身让仪庄皇后心愿落空,为此并不喜爱,甚至还十分厌恶。

一句稚语惹来惩罚,年幼的明仪在黑黢黢的屋子里哭,夏侯雍找到了她,点起一根蜡烛,在黑暗中照亮她满脸是泪的脸,信誓旦旦的告诉她会在天下所有黑屋子里挖通地道,就像夏侯家的宅子一样,可以直接去城外玩,让她再也不担心被关着。

幼时的一切她都记得,她从小就知道,把所有事所有话都记在心里,自己才能活着。

他们四处搜查着,明仪也走了进去,夏侯雍带走陇西大军时,只带走了军饷,一眼都没有回来看过,尔后夏侯家分崩离析,宅子里值钱的东西也被哄抢一空,如今,只剩下一副空壳,内里什么东西都没有了。

“还真是一朝富贵荒唐尽,门前无人扫积尘。“承乐有些唏嘘:“看这架势走的也匆忙,否则,只怕柱子上的金粉都要刮了去。”

明仪拍拍雕花木门:“柱子上的金粉刮下来也不过十几两,富贵人家,哪里看得上?”

“公主,若是夏侯家走之前把密道毁了怎么办?”承乐有些担心,如果找不到密道,岂不是白费功夫。

明仪看着墙上高悬的落了灰土的绸面大屏,上面的一针一线,将大魏河山绣了个彻彻底底,气势磅礴,犹如夏侯家的囊中之物般。

她够着去摸了摸:“他们舍不得,陇西是他们家的根基之地,在此经营百年,岂会轻易就断了卷土重来的路?”

承乐看着绸面大屏,目光渐渐向上,只见房梁上悬着一块桌子方圆的铜镜,犹如一只眼睛,看着进入这里的每个人。

“怪不得这间屋子那么明亮。”

承乐说了一句,便跟着明仪去了别处。

夏侯家老宅极大,想要每间屋子都逛一圈,也得两三日的功夫,明仪没那个耐心,去了几处自己觉得有可能的地方走了走,便又去了城楼至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